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50-160(第15/32页)

彻底平推都城。

    罗马进攻迦太基,为永绝后患,将此地彻底毁去,居民尽数发卖为奴。

    几时有中原正地、礼乐之乡,出过这种把城池推平的事啊,当真令人发指。

    正因为隋一统天下的种种行为不甚光彩,贞观年间,李延寿修《南史》、《北史》,将隋列入了北朝的一个部分,续在北齐、北周之后,而非一个独立的大一统王朝。

    李延寿乃是古往今来最牛逼的史学大佬之一,一人修了四本史书,占据二十四史的六分之一,其中两本是唐太宗钦点官修,另两本南史与北史是其纯然独立完成,一人之力独修巨史,堪称震古烁今。

    总而言之,陈朝众人看到建康城的结局之后,尽皆魂飞天外,官员为了自保,百姓为了活命,统统选择了团结起来抗争。

    陈叔宝已经登基了好久,该做的恶事也都做得差不多了,因为之前遇刺受伤,还没来得及亲政,由皇太后柳敬言暂代朝政。

    众官员一看,喜上眉梢,什么,病没好?那就一直病着,死了最好!

    因为有天幕上明朝孙太后的「佳迹」在前,官员们唯恐柳敬言一心保护儿子,执意捣乱,暂时将她禁锢在宫中,快刀斩乱麻制止了一切对外交流途径。

    一面以大将萧摩诃为首,在天幕上精诚恳求,飞羽传讯,请本朝世祖文皇帝来自主持大局。

    至于为什么不请先帝,陈叔宝他爹,陈宣帝陈顼,是因为众人心如明镜,对此门儿清。

    眼下亡国在即,强敌环伺,文帝陛下来还能带领大家跟北边的隋掰掰腕子,换作宣帝,那纯粹就是过来送的。

    陈顼比较擅长捡漏,陈蒨英年早逝,驾崩得过于仓促也过于遗憾了,太子即位时只有十二岁。

    陈顼心想这不是天赐良机,不造反篡位都对不起自己啊,当即就来了一套架空朝政、弑杀幼主、自立为帝的流程,那叫一个丝滑。

    这皇位兄长能坐得,为何他坐不得?

    对不起,还真坐不得。

    陈文帝在世时,收复了江北、淮泗之地,到了陈顼起兵作乱的时节又不幸丢了。

    陈顼稳定政局之后,派萧摩诃、吴明彻等继续和北齐作战,想将土地收回,不料行军惨不忍睹,一败涂地,太建十年尽丧淮南之地。

    淮南乃建康城门户,此地一失,整个陈国政权宛如被拔了牙的老虎,几无与北方抗衡之力。

    ……

    之前的参赛副本抽奖,陈文帝喜提位面联通卡一张,续命药丸一板,又垂钓上了武器若干、火药若干、骑兵军团若干。

    陈茜茜所在的位面,当即就和陈后主联合了起来。

    他虽素有武略,气吞山河、胸怀百川,但为人亦甚沉稳多思。

    由于本位面也在北伐、精力受到牵制的缘故,并未第一时间点齐兵将,贸然杀至,而是带了一支亲兵,准被先来探听一番后世情况究竟如何。

    萧摩诃并一众文武光开太庙,跪地迎朝,文帝丹霄着锦,手按佩剑,信步而入。

    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了如今的形式,那双好看的远山翠眉便一下蹙紧了。

    看史书和听亲历者的控诉,这感觉到底是不一样的。

    饶是陈蒨生于南朝之末,经过了五胡十六国并南北朝一干暴君荒主的精神冲刷,也是没能猜到,本国后世竟然还有人能荒淫无道到一种全新的高度。

    陈叔宝啊陈叔宝,你可真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什么沉迷女色、嗜酒如命、大兴土木,那都是他作为昏君的常规操作。

    大将萧摩诃在前方浴血奋战,他在后方强迫人家的夫人侍寝。

    最离谱的是,隋将高颎率军南下灭陈,敌军都打入皇宫了,告急文书还在陈叔宝的床榻底下,封皮都没拆。

    最后慌不择路之下,一溜烟带着宠妃张丽华躲进了胭脂井。

    这种混账玩意,他不亡国谁亡国?

    陈蒨听到这里,眸中杀意一掠,正要宣布陈叔宝的死法,忽见宫门大开,柳太后一身缟素,散发奔入,脱簪待罪,连连叩首,请世祖放她儿子一条生路。

    她泪水涟涟:“陛下,先皇当年起兵非是谋逆,不过是国失其鹿,强者自为之,我儿、我儿也是无辜之人啊……”

    陈蒨都快被她气笑了。

    且不说陈顼上任之后都做了什么好事,屡战屡败,把他打下的土地又一一还了回去。

    咋滴,就你儿子的命是命,陈亡之后被隋文帝“平荡耕垦”、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万建康百姓的性命就不是命了?

    你还能在这里涕泣垂泪,那些凋零的百姓们的眼泪又有谁知道?

    “传令下去”,他眸光陡转凌厉,发出了来到此间的第一条指示,“柳氏无德,性情荒谬,日月滋甚,废为庶人,永不复起——”

    柳太后面色灰败,不敢置信地看向他,目光又扫向周围的一众陈朝老臣,期盼着有谁能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

    众人或怒目而视,或神色冰冷。

    片刻后,在柳太后不甘的呼喊声中,侍卫便将她客客气气地请了,不对,绑了下去。

    陈蒨自令将陈叔宝送走凌迟,又道:“后主皇后沈婺华品行端肃,宜德中闱,暂代宫内宫外朝政诸事。”

    未料自己忽然被点到名,沈婺华眸中惊讶一闪而过,旋即恢复了平静如水。

    她衣衫俭素,眉眼澹然,极为庄重地应了一声:“臣妾遵旨。”

    文帝陛下一来就让皇后参政,众人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只是因他素来积威,倒也人人肃静,未敢有反驳者。

    萧摩诃等人更是怀着迷之自信,陛下的决策一定是对的!

    为什么他让沈婺华理政,一定是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原因我们没发现,还是陛下高明啊!

    陈蒨确有一番深入的考量。

    他是两朝位面之主,无需再立新君,但这个位面却要一位足够稳得住的帝室高层坐镇中枢,平静朝野,掌机明断,绝不能在他征战的时候给他添乱。

    传统意义上来说,陈朝的硬实力肯定是不如隋国,落后一截,但架不住茜茜他开挂,有精兵,有火器,还有江南之地充足饱满的士气可用。

    所以,这个坐镇者无须冲锋陷阵,最重要的就是能稳得住,要心性过关。

    沈婺华可谓完美符合这个标准。

    不仅年少夙成,聪敏强记,且素来节俭,心性超然度外,堪称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纵是在乱兵中依旧“安居如常”,

    也因此,深得陈叔宝厌恶,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废后。

    陈叔宝宠妾灭妻,捧起贵妃张丽华,洋洋得意,殊不知沈婺华心怀恬淡,跟他的思维根本不在一个维度,看他好像在看猴子演出。

    她历经动乱,见朝纲败坏,屡次上书劝谏,言辞皆颇有见地,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救国策。

    结果呢,笑死,陈叔宝一个字不听。

    沈婺华一生历经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