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end】(第3/4页)
程亦珊抬头看着纪元的侧脸,虽说两人成亲也有十年了,可纪元这张脸,却是怎么也看不够的。
三十五岁的纪元,比之前更加成熟,但怎么看也就二十七八的模样。
这样的脸,蓄什么须啊!
两人说话间,走到栖岩寺的山脚。
如今的栖岩寺已经不是当年冷清的模样。
人来人往,游客如织。
后山提供给贫寒学子读书的地方,也几近荒废,更多像是景点。
因为建孟府的府学开了好几个分校,学生们都有住宿的地方,朝堂每年发的补贴也到位了,不必再住到这里。
但不少男女游客口中念念有词,站在纪元,蔡丰岚,白和尚白法彬他们当年住的禅房前念道:“三位学神在上,保佑我一定考上官吏,保佑我一定通过医学考试,保佑我科举必中。”
纪元听的好笑。
程亦珊也觉得好玩,跟着拜了拜。
谁料旁边又有个女子道:“程议员您也保佑我吧,求求了,我真的想考上您办的女学。”
她都没在这住过!
这也能拜的吗?
至于方才说的三位学神。
纪元不用讲,天下学子,甚至海外学子,都以他为榜样。
蔡丰岚当年,先在肃州,后在整个西北都做过官,所在之地,各项科技全都居于领先。
之后各地起义,他也按住了西北那边的局势,甚至抽空协助当地指挥营,让西北关外的蠢蠢欲动的异族安分些。
等正式的起义爆发,他更是稳住整个西北,让各地平稳渡过这次变革。
白和尚白法彬。
从他考上进士之后,被分到刑部,之后外放做官,也是在刑部。
很早开始,他在纪元的提议下,便结合天齐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他在外做官的经验,写出如今的宪法。
白法彬因此,差点被多方势力暗杀,幸好宪法写到最后的时候,纪元直接把他安排到一处小庙的禅房里,躲过多次毒手。
考试的时候,不拜这三个人,还拜谁?
程亦珊在栖岩寺逛的很是有趣,一直到寺门即将关闭,还有些意犹未尽。
当年的纪元,就是在这考上举人的啊。
一晃神,纪元跟栖岩寺的高僧眼神对上了。
沉稳的高僧眼神写满吃惊:“纪元?!”
这哪是沉稳的高僧,分明是当年吃纪元他们糕点的小沙弥!
再见故人,纪元嘴角也是带着笑了。
从栖岩寺出来,要去的便是东市第一街了。
此地如今大名鼎鼎。
也因为天齐国取消了宵禁,此地竟然也成了建孟府府城第一个“夜市”。
晚上灯火通明,不少学生都在这里逛街。
这里也跟当年一样的热闹。
各家书坊的营销活动看的人眼花缭乱。
里面最热闹的,还是书画竞技台。
如今的竞技台跟之前大不相同,增加了不少位置不说,还设了门槛,只要能上台的,基本都是优秀的作品。
可当年纪元一幅画三千两的奇迹,谁也没能复刻。
这次来建孟府,唯一遗憾是没见到殷博士。
殷博士全家已经回了江浙,随着殷博士职位调动,以及如今火车的便捷,他们商议过后,还是在老家余姚定居。
反正如今回家方便的很,全家老小也不必跟着他跑来跑去。
至于殷博士本人,他则在天齐国各地辅助办学,各地的学校都抢着请他去。
在建孟府正荣县里,罗博士跟房老夫子也是这样的存在。
但罗博士今年都八十八了,听也听不到,说话也慢悠悠的,大家只能放弃。
差不多年纪的房老夫子身体依旧很好,他今年八十六,却颇有些健步如飞的感觉。
估计跟他年轻的时候,走遍天齐国大部分地方有关。
如今年纪上来,竟然把剩下没去过的地方都走了走。
钱飞还派人亲自保护,好在老爷子身子硬朗,火车上也安排的卧铺,让他不会太累。
不过房老夫子知道纪元年末回来,这次也就没走,就等着纪元呢。
这些年里,纪元陆陆续续也回来过几次,但这还是头一次带自己娘子回家。
没想到的是,他还带着那头牛,小黄。
众人围上来的时候,房老夫子欲言又止,想说纪元让他名声大噪,引来不知多少人,又觉得在他媳妇面前多说,反而不好。
再看纪元对自家牛儿都那么好,心里又软得很,算了,自己的学生也没做错什么。
等一起去了罗博士家中,见他悠闲的晒着太阳,谁说话都听不到,房老夫子又笑:“这老头,也不知道是装做听不到,还是真的听不到。”
他们两个,都因为学生的名声,被骚扰的厉害啊!
纪元带着珊珊。上前行礼:“罗博士,学生纪元带着娘子回来了。”
罗博士的大儿子如今也是老头了,惊喜地看着纪元夫妇两个,不住的点头。
这两人,看着就般配,郎才女貌不说,相处的神态也骗不了人。
那边罗博士慢悠悠睁开眼,明显带了惊喜。
罗博士,还真是选择性的听人说话啊!
他那性格,还跟当年一样。
纪元在正荣县,也见了不少以前的同伴。
钱飞不用说了,他早就接管家业,孩子都一群了。
许春,李勋,李廷,甚至还有跟他最开始不对付的刘嵘。
最后还趁着学生们上课,去了趟县学。
县学扩张了不少,但看着,还没有记忆里那样大,就连他经常去的尊经阁,似乎都不算太大。
当时的他,却觉得这里已经是广阔的天地了。
纪元跟程亦珊讲了很多。
讲在这里练字,讲当时给房老夫子做茶点,又讲每次放假他们都会在门口吃碗面,再加个鸡腿。
还有抄书的时候,那字丑到不能看。
不过外面的蹴鞠场,却是他“毕业”之后新建的。
上面依旧写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这字每年都会重新描写一遍,已经成为县学校训了。
程亦珊只觉得感慨,心里更是觉得说不清的感受。
纪元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估计是看出珊珊的表情,纪元道:“还有最后一站呢。”
“我是从村子里出来的。”
不管是这辈子的他,还是上辈子的他。
都是从村子里出来的。
此刻也要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