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380-3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380-390(第4/31页)


    现在这个罪人还是个重新回到阶下囚的状态。

    乔琰看着对方这张依然不失枭雄本色的脸,对于他们势必会因汉室立场而出现的对立,在心中闪过了一丝遗憾。

    刘备的入伙虽然不是她直接促成,可她将对方送到长安来的举动里,本就有这样的意愿,如今她棋高一筹,也不能全然将刘备和王允等人放到一处去。

    可惜,这不是刘备能够得到赦免的理由。

    她开口说道:“你为汉室宗亲,我不能动你,但会有人对你该当面对何种下场做出判断的。”

    刘备没从她这话中听出什么宽仁怜悯之意,便已知道她的态度了。

    他答道:“大司马说的不错,陛下会给出一个公正裁决的……百姓也会。”

    他实在是走出了最错的一步棋!

    可事到如今,再去说什么其他的狡辩之词,也着实有悖于刘备自己的良心。

    错了便是错了,没有什么乔琰的确权柄气焰太盛的说法。

    他唯独觉得遗憾的只剩下了一件事。

    他缓缓地转向了同样被扣押的关羽,不免想到了他还在涿郡时候的过去。

    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刘使君,只有个在同乡之中聚集游侠,在街市上闯荡的幽州子弟,因为两个中山商人的资助有了招募豪杰的资本,其中有个在他这里表现得最为出色的家伙,一个叫做张飞,一个叫做关羽,还有一个叫做简雍。

    可现在,张飞早已在徐州之战中身殒,以一种将军征战宿命一般的姿态,而关羽和简雍……

    以眼下的情形来看,他们只怕是要和他一般走上死路了。

    但当他对上关羽的眼睛之时,看到的却是他对自己投来的毫无怨尤的目光。

    这目光中的意味已不需过多解释,无论是作为下属还是兄弟,关羽都对刘备的选择没有任何一点埋怨。

    此刻的结局临头,也没有例外。

    刘备忽然慨然一笑,“请大司马先将我等押解下去吧。”

    乔琰摆了摆手,遵从了他的意愿。

    她目送着对方的背影消失在了她的视线之中,这才收回了视线重新落回到了皇甫嵩的身上,“走吧,请皇甫将军随同我一道面见陛下。”

    在这出仓促发动,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的叛乱之中,刘虞简直像是个置身于局外之人。

    就算是对着乔琰说出陛下对于这番惊变并不知情的皇甫嵩都难免在心中有几分微词。

    刘扬能对自己有着这样的信心,甚至拉拢到了王允等人作为他的帮凶,刘虞是否当真对此一无所知呢?

    光熹年间的凉州征战之时,皇甫嵩曾经亲眼见到过刘虞在袁绍的利用之下前来凉州,意图阻遏乔琰急速进攻长安的脚步。

    固然这其实是刘虞仁善之心的表现,但他那决策犹豫、举止失当、难以狠下心来做事的特质,已然在彼时有了一番表现。事实上,若不是他在并未交接妥当的情况下离开了幽州,也不会给公孙瓒以趁机掠夺这片州郡的机会,为随后的幽州争锋埋下了伏笔。

    他当日不能解决袁绍在幽州放出的种种流言,被裹挟着做出了一个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太有利的结果,今日也不能解决长安城中关于乔琰意图越权自立的流言,让时局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这分明是一个无能的天子才会做出的表现。

    也便是因为皇甫嵩世代蒙受大汉恩典,才让他在此时还是选择了先劝谏乔琰收手。

    不过等到重新见到刘虞的时候,皇甫嵩又实在是不忍心对他再做出任何一点指摘了。

    王允身死、刘扬被擒后,都不需要有人再说出什么威逼的话来,王允的下属便已极主动地将刘虞的下落给说了出来。

    故而在乔琰和皇甫嵩在刘备这里耽搁的一点时间里,刘虞已经被人从囚禁的宫殿之中带了出来。

    在皇甫嵩与刘虞打一照面的那一刻,他便陡然惊觉,刘虞此刻的精神状态实在是太差了。

    就算他不像是张仲景一样,还见到了刘虞在被转移阵地之前的养精蓄锐和意图反击,看到了一种更加明显的对比,他都不得不承认,不过是短短数日的时间而已,他竟像是已经完全认不出刘虞了一般。

    反抗的失败和对这大汉前路的猜测,让刘虞将原本还提着的一口气彻底散了下去。

    也像是在一瞬间抽走了他的精气神一般,让他直接便衰老颓唐了无数倍。

    皇甫嵩甚至觉得,刘虞此刻的模样竟是单薄到了被一阵风都有可能直接吹走的样子,看起来何其伶仃。

    他抬了抬自己苍白的面容,在看到乔琰依然一副精神抖擞面貌地朝着他走来的那一刻,才终于在脸上显示出了几分恍惚的笑意,也终于在此刻长出了一口气。

    没等乔琰对着他行礼,他便已当开了口:“烨舒啊,我那逆子给你实在是惹了大麻烦了。”

    乔琰定定地站在原地,没有做出任何一点回应。

    在场之人却谁也无法对她做出什么苛责。

    谁都看到了那火药的威力,也都看到了刘扬等人的态度,即便是在阴谋告破的时候,他都还想着对乔琰做出控诉,希望皇甫嵩能替他们结束这出未尽的事业。

    此等表现,甚至压过了乔琰射杀王允和鲜于银的过错。

    而此刻刘虞的这句话,到底是要秉公办事,给乔琰讨还一个公道,还是想要给他这个唯独剩下的儿子求情,让乔琰对其网开一面呢?

    在没有听到刘虞给出的明确答复之前,他们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猜测。

    若是后者的话,那就实在是太让人觉得心寒了。

    但还没等刘虞接着开口,自宫城方向便忽有一骑朝着乔琰飞奔而来,在行到近处后翻身下马快步走来,小声地向着乔琰说出了两句话。

    他们没能听到这话中说了什么,却都看到乔琰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又以急促的语调做出了两句指令。

    刘虞也顾不上管刘扬的事情了,能让乔琰有这等反应的明摆着是军情,还应当是刻不容缓的军情。

    “烨舒,发生了何事?”

    乔琰迟疑了一瞬,还是开口回道:“坐镇右扶风的士孙瑞响应皇子扬征调起兵朝着长安而来,光禄大夫淳于嘉早在两日前便去与之会合了,有哨骑探得其行踪汇报到了长安,我让子龙先行去平叛了。”

    士孙瑞起兵?

    这话甫一说出,便已如同一道炸雷一般投在了此刻簇拥在刘虞身边的人群之中,尤其是砸在了刘虞本就已情绪复杂的心中。

    固然她没有多说,但刘虞实不难听出她这话中的潜在意思。

    士孙瑞为何要从右扶风调兵,还要有淳于嘉在他的队伍之中为他传讯谋划?

    那分明是刘扬希望在长安宫城之中将乔琰诛杀后,进一步瓦解乔琰遗留在长安城中的势力,这才将这样的一支势力调度到了长安来!

    有了这样的一出紧随宫变之后的兵变!

    可为何士孙瑞也要遵从于刘扬这等荒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