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咸鱼被迫考科举》 110-120(第1/13页)

    第111章 比较 钟离嫉妒了

    五两一次,绝对是巨款了,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五两也足够去最好的酒楼大吃一顿。

    但是在光州、在宋允知治下,五两只能在大象背上坐一坐,还不能过长,只有半炷香的功夫而已。半柱香一到,不等他们仔细回味,就得轮到下一个。

    最关键的是这种抢钱的卖卖,每日名额却有限,只有三十个,名额用光了之后,大象就得休息了。

    有人提出不满。

    对此,衙门也早就准备了一套说辞:“这头大象是不远千里来到光州的,连日跋涉,不宜劳累。且如今光州之气候其实不适合饲养大象,须得精心照看着。我们知道诸位着急,但是再急用还得顾忌一下大象的体力,等明儿再牵它出来吧,今日到此为止了。”

    冠冕堂皇的一番话说完了,大象便被重新牵回园子里,隔着栅栏还能看到,但是却摸不着了。

    总有人觉得没坐够,虽然确实贵得慌,但是来都来了,总不能不体验一番就走。况且如此巨大且温顺的动物他们也是头一回见,都当成稀罕物件。可是衙门的人不松口,他们也只能等明日再来。

    原本准备看过兽骨就离开的一群人,愣是又耽误了好几日。

    黄绕其实也想过去骑一骑,但一想到这大象是宋允知弄来的,还是特意弄过来为了赚取他们的钱财,他这心里就觉得膈应,怎么都过不了这一关。

    特别是等到第二日,黄绕发现除了骑象之外,光州衙门又弄出了花钱喂象的活动,明明只是几只寻常的果子、萝卜,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而已,价钱便翻了十几倍不止。

    黄绕忍不住跟身边人鄙视光州衙门敛财无度。

    一旁默不吭声地孔员外看不下去了,他之前就觉得这人对光州似乎有些意见,不止一次听他大放厥词。孔员外这段时间在光州住得舒心,自然愿意替光州分辩两句:“这喂食与骑象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谈何敛财?先生若是觉得贵,大可以不去体验,光州上下又没逼着你花钱,何必眼馋别人赚了多少呢?”

    这象的确少见,都说物以稀为贵,他们这些旅客与光州衙门只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再说了,除了这象,光州其他东西可都划算得很,没必要只盯着这一处。

    黄绕运了运气,忍下了。但他心里已经笃定这群人没救了,等到时候被宋允知卖了还替他数钱呢。

    按理说这巨骨都已经被证实了身份,没了那层虚无缥缈的神秘感,本不该有这么多好事者源源不断地跑过来。可偏偏,光州热度不增反减,等到第一批人离开光州之后,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来。

    有的人是冲着兽骨来的,有的人是冲着活象来的,有的人是冲着光州所谓商业街来的,还有人则是冲着温泉来的……自打光州的口碑传出去后,每日旅客便络绎不绝。

    这里头有不少文人,游览时少不得要作诗,州衙选取了其中脍炙人口的几首,镌刻在商业街前的巨石上,还给作者赠了不少润笔费。

    不光有面子,还有钱拿,口口相传之下,那些文人更乐意去光州写诗了。

    黄绕在光州待了几日,越看越眼红,越看越不忿,最后直接把自己给气跑了。

    眼不看心为静,离了光州总行了吧?

    他前脚离开,宋允知后脚便收到了消息。

    说实话,宋允知也没想到建康府学的人竟然闲成这样,竟特意赶来光州一探究竟。究竟是为了给他捧场也好,砸他场子也罢,反正是给他赚钱了。

    “若是这位黄先生能把府学的其他人给招来,就好了。”宋允知呢喃。

    程武笑着回应:“兴许真有这一日呢。”

    宋允知失笑,其实他也不抱什么指望的:“这个黄先生一直不待见我,他这回过来本是想看我出丑,如今好戏没瞧见,想必他离开后多半是去了庐州寻钟离。我这光州,他此生怕是不会再踏足半分了。”

    人一旦有了偏见,是很难被改变的,就像黄绕,他不喜欢自己,连带着光州也不喜欢。不过,宋允知也同样不喜欢他们。

    如宋允知所料,黄绕果真去了庐州。毕竟是师长,钟离听他过来之后很是热心地前去接待。

    钟离再能干,也不过才二十好几,骤然来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庐州,也觉得孤单得很。庐州比他以为的要好,上一任知州厉害,任期五年,庐州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这固然是好事,但恰恰因为对方太过优秀,无形中给钟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日日小心,事事谨慎,生怕自己一个不好,便输给了上一任知州。同时,钟离的属官与他也不是很合拍,这些人能力太过出众。当属下厉害时,钟离这个知州必须比他们更厉害更有主见,才能压得住局面。

    日子过得不算顺遂,如今遇上了师长,钟离便想着同他说几句贴心话。可他没想到,黄先生三句话不离宋允知。

    虽然黄绕的本意是痛斥宋允知,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情。但只要旁听者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来宋允知跟光州这回究竟有多出风头、多显赫一时、多声名大噪。对比起来,庐州则显得黯然无光。

    钟离甚至已经支撑不住脸上的笑意了,可黄绕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他摆出先生的谱,对钟离谆谆告诫:“如今两地打擂台,陛下对你们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你可千万不能输给宋允知。宋允知那家伙是个能折腾的,不能用常理去推断,为了赢,你只能比他更折腾,哪怕照葫芦画瓢,也得弄出点东西来。”

    钟离闻言没吱声,他其实不觉得宋允知那一套能够在庐州复刻。

    可黄绕不考虑这些:“宋允知身边的属官都是些废物,你身边的却是吏部精挑细选出来的有识之人、有能之辈,你处处都比他强些,如何能比不过他?满朝文武可都盯着呢,不可短了自己的威风。”

    句句都在迫使钟离做事,钟离听着,难得起了些逆反心。为什么都要逼他呢,又不是他心甘情愿想要来赴任的?

    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被黄绕不讨喜的念叨给搅得一干二净。这几日,钟离脸上都没了笑模样,直等到黄绕离开之后,钟离才像终于缓了神色。

    没了黄绕,钟离总算是不用听宋允知的一切消息了。光州风光,钟离能不知道吗?不仅他知道,衙门中的属官们也都一清二楚,甚至他们还常跟钟离禀报,说他们庐州境内有多少商户也跑去光州的商业街做生意去了。

    可钟离又能如何呢?他只能装作没听见,否则,日日都得嫉妒难眠。

    兽骨一事传遍大江南北,光州也第一次入了许多人的眼。据光州回来的人吹嘘,那光州简直就是他们第二个故土,百姓热情好客,商户与官府大开方便之门,甚至他们还听说,那光州的宋知州准备在商业街附近弄一个更大的园子,饲养各地罕见的动物,据说园子已经选址了,明年便能开园。

    议论的人多了,去光州的人自然更多。这一波下来,直到腊月光州的旅客才渐渐少了起来。

    商贩们赚得眉开眼笑,普通百姓也跟着蹭了几口汤喝,至于衙门,之前花出去的钱也收回了不少,若是再算上今年还没收回来的商税,只怕赚的更多。

    李家祥跟林度一左一右牢牢占据宋允知身边的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