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340-356(第22/29页)
粮草运输粮草的任务他都能圆满完成,还都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在军中任劳任怨,一次长假都没有请过,这么多年下来,熬到了五品的位置。
苏袖如今已经从军营中退了下来,宋成之前写信给宋声,让他帮忙收个尾,不然以后苏袖的事情暴露于人前,总是不好的。
京城中宋家的宅院赵氏之前就写信告知过宋成,他从济州赶来,归家心切,进了城门就开始奔着宋家的宅子过来,京城这么大,稍微问一问就知道宋府怎么走。
到了宋府门口下了马车,宋成有些呆愣住了,眼前这么气派的宅子真是他们老宋家的吗?要不是上面写着宋府两个字,他都以为自己找错地方了。
给了车夫这次的车马钱,他就把人打发走了。宋成牵着苏袖的手走上前去敲门,手刚抬起来,门突然从里面打开了。
赵氏和林氏今日正准备出门去集市逛逛,听说集市从西域来了一批稀罕物件,她们从前没有见过,别想着去开开眼界。没想到这一打开门,自家儿子正直愣愣的站在她眼前。
赵氏眨了眨眼睛,差点怀疑自己的眼睛出现了幻觉,怎么这一大早的看到儿子了?
宋成也愣住了,好几年没见过自个儿的亲娘,感觉他娘比他走的时候老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变多了。
双方都站在那儿没说话,苏袖看了看宋成,在旁边悄悄的拽了拽他的袖子,宋成回过神来,轻声喊道:“阿娘,我回来了。”
真的是自个儿子,赵氏听见这一声熟悉的阿娘,眼里的泪瞬间涌了出来。
母子两个抱在一起眼里都泛着水光,林氏一看这场面就知道今天这街是逛不了了,赶紧在旁边说道:“弟妹,先让四郎进屋吧,站在门口让别人瞧见了不像话,还有旁边这位,都一块进来吧。”
林氏不确定宋成身边这位站着的是否就是赵氏之前收到的信里面写的那个苏袖,只是在大门口站着人来人往的确实不好看,苏袖闻言也赶紧说道:“成哥,咱们先进去吧,有什么话进屋再说。”
李氏从屋里出来看到自家婆婆和二伯母又回来了,正要上前问你们怎么回来了,就看到他们身后的宋成和苏袖。
她脸上浮现一片喜色,原来是四弟回来了,想必身边这位就是带回来的四弟媳了。她赶紧转身又进屋报信:“阿奶,四郎回来了!”
张杏花正在屋里头逗孩子玩儿,听到李氏的话,径直站了起来走出了屋子,看到院子中正在跟二儿子说话的四郎,眼里满是高兴,还真的回来了。
当时年前的时候就听他在信里说年后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宋成跟自家爹娘说了几句话,看到张杏花出来了,赶紧迎了上去,手上还不忘拿着苏袖,一脸高兴的跟她介绍道:“阿奶,这是我媳妇儿苏袖。”
然后又跟苏袖介绍:“阿袖,这是我阿奶。”
从进院子开始,每看见一个宋家的人,宋成就给苏袖介绍,完全不把他当外人看待。
张杏花不错眼儿的看着宋成,难得夸赞道:“四郎真是长大了不少,变得成熟稳重了。”
想起从前年轻的时候他干的那些事儿,让人气的牙痒痒。现在说话行事都稳重了不少,看来参军是对的。
她又打量了一下苏袖,这孩子模样长得清秀,眼神清澈,应该是个好孩子。
张杏花让他俩都到屋里来,宋老大和宋平他们都去了制炭厂,宋声有公务在身,也不在家,陆清则是去巡查铺子了,宋家剩下的人听说宋成回来了,没一会儿都过来了。
屋里张杏花问了苏袖一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家常,就是问他家里几口人,父母都是干什么的,济州那边风景怎么样,跟京城相比有什么不同的之类的。
看苏袖的谈吐,十分有教养,不像是乡野出身,像是从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哥儿。
果然仔细问了之后才知道,苏袖出自济州大户苏家,怪不得周身的气质与旁人不同。
赵氏越看这个儿媳妇越满意,懂事知礼,还会说话,看着比他那不着调的儿子靠谱多了。
如今心心念念的儿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儿媳妇儿,赵氏心里就乐开了花。儿媳妇儿都有了,过不了两年她应该也能抱上孙子了,到了这个年岁,就想过儿孙绕膝的日子。
宋成这次请了很长时间的假,毕竟要成亲,这可是大事,再加上这几年他从来没离开过军营,这次请假跟顶头上司说要回家成亲,上司很大方的给他批了半年的假。左右他是后勤人员,现在边界太平,不需要打仗运送粮草,他休半年的假也无碍。
“我大哥和二哥呢,他们怎么也不在家?”
李氏道:“你还不知道呢,咱们家在京郊外开了个制炭厂,他们都去制炭厂了,年后有大批的订单,他们俩不放心,还有大伯,他们几个都在制炭厂呢。”
“制炭厂?你们都把烧炭的窑开到京城来啦?”
赵氏听到他话里的震惊,捂嘴笑了笑,“你还不知道呢吧,咱们家现在这个炭卖的可好了,多少人上赶着来买呢!”
宋成有些傻眼,本来三哥当上了首辅就已经让他很吃惊了,他跟张杏花的想法一样,都觉得他们家祖坟真是冒青烟了才出了这么一个大官,还是个首辅。
如今告诉他家里面都把原来宋家村的老本行搬来了,大批量的烧制银骨炭,这生意肯定相当赚钱。
毕竟银骨炭的确好用,以前在宋家村的时候,这种炭对于他们家的人来说,那是顶金贵的东西,没想到现在也稀松平常了。
“你姐也在京城呢,跟咱们家隔了两条街,就在那边的薛府。”赵氏说的这个姐姐,就是他的亲姐姐宋英。
这些年没少跟家里通信,对他姐的事儿也了解不少。哪想到他姐在和离之后竟然还能嫁到京城来,而且丈夫能干,上头又不用伺候公婆,放在从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玉哥儿和阿满呢,他们在京城哪个地方住?离咱们远不远,好长时间没见了,不如晚上把他们叫来一块吃个饭。”宋成说道,“他们还没见过阿袖,正好让他们都见见。”
“刚才就让下面的人去你姐家还有玉哥儿那里报信儿去了,不用到晚上,估计等一会儿就过来了。”赵氏说道。
林氏看话都说的差不多了,插空问道:“四郎,袖哥儿,明个把你俩的生辰八字给我一下,我出去找个道士算一算日子,把你俩的事儿给办了。”
苏袖有几分羞涩,脸蛋微红的点了点头。宋成那就更不必说了,连忙说好,高兴的看谁都恨不得说上一嘴来喝他喜酒。
由于离得太远,宋成年前去苏袖家里的时候就把聘礼准备好了,都是他这些年在军中攒下的银钱置办的,没问家里要钱。
苏家在济州城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宋成刚去的时候还因此被看不起。不过相处了几天,那边对他的印象倒是还不错。再加上苏袖铁了心要跟他走,苏家虽然生气,但还是放他们走了。只是这个嫁妆,那是不会给他准备的。
苏袖把这个情况如实跟宋家的人说了,都说娘家人给嫁妆是为了给家里的女儿或者哥儿傍身用的,有嫁妆在夫家也能有底气。
可苏袖连嫁妆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