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醉卧关山》 110-120(第10/20页)

可就慢得很了。

    调兵令发出十日,传令队伍居然至今还未出关拢道……

    被他们顺利堵在兰州地界内,追上了。

    天光大亮,山崖下方的山道远处传来一阵轱辘滚动之声。

    内廷出身的监军受不得骑马奔波之苦,弄来一辆小车,躺车里不动弹。传令信使还骑着马,领七八名官兵,满脸晦气地跟车慢行。

    嗡—— 弓弦轻响。

    谢明裳盘膝坐在山崖边,居高临下,对着拖拉缓行而来的传令队伍,食指扣弦,轻轻地试了试弓弦松紧。

    “还有点远。等他们再近两百步。”

    在她身后,蹲着十名王府亲卫,各个体格健壮,虎背熊腰,身上的行头早换过一身,都穿起山中猎户常见的粗布短打衣裳,配毛皮坎肩,兽皮靴。

    大白天的脸上蒙布,手提砍刀,一副拦路剪径的山匪架势。

    谢明裳逐个打量过去,并无破绽,满意地挪开目光,视线继续盯下方。

    下方山道的车马队伍正在缓缓驶进弓箭射程。

    三,二,一。谢明裳弯弓搭箭,对准队伍马背上的传令信使。

    嗡——羽箭离弦。

    精准命中目标。

    传令信使后背中箭,一个跟头摔落马下,躺在山道边不动了。

    前后跟车的官兵惊慌勒马大喊!

    嗡——又一支羽箭扎在小车木壁上,震颤不休。

    拉车的马儿惊得嘶鸣而起,往前乱冲,掀翻前方两三个骑手。

    手持砍刀的“劫匪”轻骑在一片混乱中现身,从山坡上旋风般冲下山道,把队伍冲散成两截。

    小车里传来内监变了调的尖声怒吼:“何方大胆蟊贼!你们要造反不成?!我等乃朝廷派——”

    鲜血溅上车窗。车里人被惊吓过度,倏然没了声音。

    山道里响起一阵连续的闷哼声、惨叫声。短暂打斗声响很快停歇下去。

    一名亲兵弯腰搜索片刻,从传令信使的怀中摸出细长竹筒,快步上山坡,双手奉给谢明裳。

    “娘子查验下,是不是这个。”

    谢明裳揭开竹筒漆封,从里头倒出一封敕令,打开略读了读。

    果然是朝廷调令。却不是调兵令。

    凉州大营兵马原地不动,只调主将谢崇山一人急返京。

    从头读到尾,谢明裳漂亮的嘴角一撇。

    打突厥人哪有不调兵的?凉州大营兵马不动,只调爹爹一人回京……明显没打算打突厥吧。

    谢明裳扫过末尾的朱红印章,合拢敕令,原样塞回竹筒里,随身携带。

    “就是这封调令,拿到手了。首尾打扫干净,我们走。”

    射出去的几支羽箭被全数取回,包括射中传令信使的那支箭,也被血淋淋地拔出。免得被人追查军械来源。

    谢明裳擦拭干净箭头,把羽箭又放回箭筒,挂去马鞍边。

    她一箭射中传令信使后背,避开了后心致命处,人落马昏迷没死。运气好的话,能留下一条命。

    谢明裳牵着得意绕过茂密松林,边往山下走边想。

    在关内追上信使队伍,伪装山匪劫道,劫走调兵令。镇守凉州大营的爹爹压根没有收到调兵令,自然不会回京。

    以最小的损失,避免最坏的结果,这是设想里最好的局面了。

    她叮嘱:“活着的马儿我们牵走。空车和尸体推山下去。”

    “传令信使丢了朝廷调令,这是掉脑袋的大罪。他和剩下几个官兵侥幸能活,也肯定不敢回京复命。必定会找个地方隐姓埋名躲一辈子,别管他们了。”

    “至于马车里的监军……”她还没想好如何处置监军。

    内廷出身的太监,除了宫廷无处可去。把人放走倒是个大祸患……

    下方的山道传来砰砰的闷响声。

    亲兵们按她的叮嘱清理痕迹,马车和尸体都被推下山崖。

    山道上空荡荡的,只剩几摊血迹。亲兵们正在四处撒沙土,掩埋血迹和打斗痕迹。

    谢明裳起先没留意,瞥了一眼便收回,牵着得意往山坡下走几步。

    脚步忽地一个急停。

    她吃惊地几步转回山崖边,瞠目望向空荡荡的山道。

    没有监军。

    车里还活着的监军,随马车一起被推下了山崖。

    也没有信使。

    中箭昏迷的信使,几个剩下的活口,和尸体一起被抛了下去。

    只剩几匹马还活着,被王府亲卫牵着走回山坡高处。

    为首一个亲兵带几分歉意,把缴获的最健壮的一匹马儿领来谢明裳面前,抱拳低声告罪:

    “娘子见谅。严长史临行前吩咐过。紧

    要大事,不留活口。”

    “若早知道信使队伍走得这么慢,至今还在关内,没惊动谢帅那边,弟兄们来就好了。”

    亲兵越说声音越小,“惊吓到娘子,是我等的过错。……坏了娘子的心情。”

    谢明裳没应声,接过缴获的马儿缰绳,抓过一把豆子喂食,摸了摸马脑袋。

    牵马下山途中,她回身深深地看了眼被彻底打扫干净的山道,踩镫上马。

    众轻骑无声无息地返程。

    刚刚发生一场血腥截杀的深秋山道静悄悄的,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第116章 第 116 章 蹲路边,看一眼。……

    出征第二十五天。清晨。

    萧挽风取出贴身收藏的薄册子, 翻去末尾,在四个完整的“正”字旁边,第五个“正”字重重划下最后一横。

    晨光渐亮, 今日无雨。涛涛大河在远方奔流不止, 彻夜回荡。

    自从朔州大营增援的兵马会师后,战局大变, 前锋营开始主动追击。四日七战,七次大捷。战线往北推进四百里。

    水流汹涌的黄河渡口边, 身后的主力兵马追上了前锋营。

    这次出征的领兵主帅:裕国公, 传信要见萧挽风。

    中军帅帐临时设在山谷间,萧挽风带来的三百亲卫被拦住。他只带顾沛一个随身亲卫, 掀帘子走进大帐。

    大帐里站满了这次出征领兵的大小将领。

    裕国公坐在虎皮帅座上,神色笃定。他手里握住了萧挽风的软肋, 不怕对方不服软。

    “河间王,好胆略。好战功。呵呵,好大的胆子啊。”

    萧挽风站定中央, 目光扫过大帐, 没给他准备座椅。裕国公坐在大帐中央, 抬手笑指他:

    “镇守朔州大营的铁甲重军,无诏令而被你私调出朔州, 证据确凿,按军法当斩首。河间王有何解释?”

    萧挽风挑眉:“老国公打算治萧某之罪?”

    “犯下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