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汉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卫长公主(汉穿)》 40-50(第3/31页)

经多次大吵,感情也吵散了。

    他余光见卫子夫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神色微缓,柔声道:“子夫,你快回去吧,阿瑶、阿珏她们还等着你呢。”

    陈阿娇听到这话,眸中闪过一丝艳羡。

    在这孤零零的皇宫,有人等着自己回家,真好。

    卫子夫轻轻摇了摇头,“陛下,妾身打算等事情解决再回去,阿珏有阿瑶看着,暂时不会有事。”

    刘彻欲言又止,见对方神情坚定也就不再说什么。

    快到傍晚时,临华殿的这场摩擦也解决,刘彻训斥了陈阿娇一顿,罚其禁足三天。

    对于陈阿娇来说,禁不禁足对她没区别,皇帝不去她那里,她在椒房殿与坐牢没有多大差别。

    ……

    等陈阿娇回到椒房殿,让人一打听,得知陛下与卫子夫一起回了昭阳殿,刚刚才平复的戾气又从心底蹿起,气的砸碎了好多东西。

    ……

    十二月,在一片白白皑雪中,张苒、王容进了宫。

    两人一个六岁、一个九岁,张苒站在王容身侧,看着身边衣着华贵,还涂着胭脂的小姐姐,目露艳羡,学着她努力也端着脸。

    刘珏一手抱着刘瑶的胳膊,另外一只小手牵着刘小黑,戒备地看着面前两人。

    她怀疑她们是来抢阿姐的。

    如果她们敢动手,她可是有黑□□忙。

    刘瑶拍了拍刘珏的小软背,指了指王容,“阿珏,这是阿父给你选的侍读,以后她陪你读书。”

    刘珏迷惑,“读书书?”

    “就是认字!”刘瑶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字画。

    刘珏一听,立马不感兴趣地撇嘴,“不要。难!头头疼。”

    王容见状,微微蹲身,“公主,我们可以一起玩,公主还小,不用这么早认字。”

    刘珏眼珠子转了转,“你认,我不认,一样。”

    王容愕然:……

    “一样什么……”刘瑶轻轻拍了她一下,“别人吃饱了,你不吃能饱吗?”

    小家伙抱着肚子想了想,最后奶声奶气道:“我不饿。”

    刘瑶确定以及肯定,不能和小孩子讲道理,“不行,三餐定时,字要认,认多字,不容易被阿父骗。”

    作为父母的乐趣之一,就是糊弄小孩子,她一个伪小孩不好糊弄,但是阿珏一个原生态的真懵懂无知孩童,逗起来可有趣了。

    这也是目前刘彻的乐趣之一。

    “真的?”刘珏还在思考。

    “真的,你看我就没被阿父骗过。”刘瑶用力点头。

    “那好吧。等我长大……就学点。”刘珏犹豫了一下,最终选择相信刘瑶。

    王容艳羡地看着互动的两姐妹,他们王家现在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可是她身边大多是奴仆,阿母一心与其他姬妾争宠,阿父沉迷酒色,她平时与祖母一起住,与其他孩子不熟,不似两位公主间这般温馨。

    刘瑶看向张苒,“阿苒,你在宫中如果受到欺负了,告诉我,我给你出头。”

    刘珏插嘴,“出头!”

    刘瑶反手堵住了她的嘴。

    “嗯!”张苒听到“阿苒”这么亲切的称呼,眼睛乍亮,连连点头,心中的忐忑散了一些。

    王容与刘瑶他们见过面后,就去了临华殿去看皇太后。

    刘瑶则是带着张苒前去刘彻那里,给他“炫耀”一下子,他为自己挑选的侍读。

    刘彻背着手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孩子,看到一脸稚气,与阿瑶看起来大不了多少的张苒,顿时有些头疼,他有些后悔让阿瑶自己选了。

    刘瑶:“阿父,你别看张苒小,她已经能识一百多个字,会背论语。”

    张苒闻言,有些结巴道:“都……都是阿父教的,阿父……阿父说,陛下让学儒学,大家都要学,我也一样。”

    “哦?张汤……”刘彻挑了挑眉,仔细打量了小孩的眉眼,微微笑道:“你的眼睛似乎有些像张汤,对了,你可有兄长或者弟弟?”

    他记得不清楚了,好像见过张汤……吧?

    “阿兄叫张贺。”张苒乖乖道,“阿父叫张汤,阿母叫罗叶,家里有四个奴仆……”

    “好了,不用说了。”刘瑶踮脚捂住她的嘴。

    现在又不是做人口普查,不用这般详实。

    刘彻忍俊不禁,“那就这样吧,你在宫中好好看着阿瑶识字,不能让她偷懒。否则真让张汤打你。”

    张苒连连点头。

    刘瑶翻了一个白眼,吓唬小孩子,小心老天爷打雷谴责你。

    傍晚的时候,刘瑶原打算派人将张苒送回家,回来人禀报,说是出宫就见到张苒的兄长带着两名忠仆守在宫门口等着,询问刘瑶人还要不要送。

    刘瑶:……

    既然家长来接,她还能说什么,听闻张贺他们带的有马车,刘瑶才放心。

    ……

    因为张苒的缘故,张汤时常被刘彻想起,交给了他好几个案件,张汤也不负众望,做的都很好,所以到了元光二年三月,张汤就由御史提升到廷尉左监,乃廷尉副手,秩禄千石,这速度可谓是飞升,让不少人眼红,暗自懊恼自家为什么没有抓到这个机会。

    元光二年,三月底,匈奴再次派使者讨要赏赐。

    刘彻:……

    去年才来过,今年又来,真当他好欺负啊!

    朝中了解刘彻的大臣也暗呼不妙,去年好不容易才将陛下的念头打消了。

    匈奴现在过来,是觉得陛下刺激的还不够,嫌弃自己的日子过的太好,所以来找打吗?

    刘彻也知道即使他们已经被匈奴欺负到这个份上了,但是对于朝中许多年没和匈奴打过仗的大臣们来说,现在还是不宜动手。

    就在他烦躁时,事情有了转机。

    王恢献上了一计。

    确切来说,不是他想的,而是雁门郡马邑的一名豪绅聂壹献上来的计策。

    马邑曾经是韩王信的国度,后来因为受到高祖的猜疑,被逼投降匈奴,马邑也成了匈奴属地。

    地处雁门郡,马邑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刘彻登基后,就发兵将马邑夺了回来。

    但是匈奴并不甘心,总想夺回来,经常派兵侵扰马邑,虽然不至于成功,但是给守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而聂壹就想利用马邑这一块肥肉,给匈奴设计。

    第42章 我反对!

    聂壹是马邑当地的豪绅,之前马邑被匈奴侵占后,他一心汉室,帮助汉朝做了许多事,而且聂壹与匈奴有长期的贸易来往,和军臣单于熟悉,算是军臣单于为数不多信任的汉人商人。

    马邑被刘彻夺回去后,军臣单于经常派细作去找聂壹打探消息,想要重新霸占马邑,聂壹也与其虚为委蛇,经常给些不重要的小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