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汉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卫长公主(汉穿)》 60-70(第8/32页)

臣单于,这次攻陷了龙城,看来卫青克匈奴啊!

    只是……待看完下面的战报,刘彻唇边的笑就止住了,瞪大眼睛。

    ……

    卫青至龙城,斩虏七百,俘虏两千,小胜。

    公孙贺无所得,无功。

    公孙敖遇到白羊王、楼烦王,斩首三千,阵亡七千骑,可谓是大败。

    李广亦被匈奴所败,并且被擒,可谓是惨败。

    卫青拿下龙城出乎大家的意料,只是他没想到李广居然被擒,堂堂大汉有名的“飞将军”,此次居然是他表现的最差。

    刘彻心情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脸色也是一会儿红,一会儿青,最终长叹一口气。

    这次四路大军虽然只有卫青获胜,但是对于刘彻已经足够。

    卫青用下龙城,此次相当于朝着军臣单于的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匈奴作为草原霸主,在许多人眼里,是无法获胜的高山,现在卫青以他的胜利告诉其他人,匈奴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告诉天下百姓,与匈奴决战,并不是穷兵黩武、做无用事,此后他与匈奴决战到底的意志会成为大汉的国策,日后军民一心,一定能让将匈奴彻底打败。

    ……

    刘彻拿到战报后,迅速命人传往各地。

    朝野知道战报后,瞠目咋舌。

    一则是卫青首次率兵,居然一举攻陷匈奴的龙城。

    二则此次李广居然狠狠摔了一个大跟头,被匈奴给擒获了,还好逃回来了。

    刘瑶知道战报后,得意地看向卫子夫,“阿母,你就放心吧,龙城只是舅父的起点,日后他会让匈奴闻风丧胆的。”

    外加一个霍去病。

    说起霍去病,自从与曹襄一起入伍后,她就很少知道消息了。

    两个十二岁的小孩,阿父居然狠心将他们送入军营。

    刘瑶默默撇了撇嘴。

    卫子夫仔细看着战报上的内容,感慨道:“卫青真的长大了。”

    小时候粘着她的臭小子居然立下了如此大功,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刘瑶:“阿母,舅父不小了,他都快要当爹了。”

    卫青虽然没有成亲,但是有一名姬妾,他出征前,姬妾有了身孕,卫子夫经常派人去照看。

    卫子夫听到这话,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自己的腹部。

    刘瑶没注意,继续看战报,问道:“阿母,公孙敖、李广怎么办?”

    其实她觉得公孙敖虽然大败,可是也斩首三千了,只不过倒霉,遭遇了白羊王、楼烦王的双面夹击,他也没有投降,而是拼死抵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上面说了,若不是匈奴突然退兵,公孙敖一定全军覆没。

    比其他,公孙贺寸功未立,一个匈奴都没杀,无功无过,啥事没有。

    而公孙敖却要担责。

    卫子夫叹气,“公孙敖率领上万骑兵,损失了七成,几乎全军覆没,此等大罪,他逃不了。至于李广,他也是在劫难逃。”

    “啊!”刘瑶张大嘴,连这些日子遮掩的缺牙豁口也不主意了,她侧头,不解道:“贬为庶民吗?”

    这两人都没有爵位,只能一撸到底了,最严重,估计在监牢里待一段时间。

    按照历史进程,公孙敖与李广现在可死不了。

    “……”卫子夫摸了摸她的头,并没有回答。

    刘瑶就以为她猜对了,也就不怎么担心了,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

    前线有了喜事,工官那边也有了成果。

    擅长冶炼的工匠经过两个多月的琢磨,终于摸清楚二次炼铁法,有了焦炭后,他们将原先的一些地炉弄成了竖炉,至于刘瑶期待中的高炉,还在摸索中。

    为了早日研制出鼓风机,刘瑶画了简易图和原理,在百金悬赏的刺激下,古人的潜力不可估量,悬赏张贴出去的半月,就有人弄出了鼓风机。

    有了鼓风机,可以降低对地势、环境的依赖,不用弄个窑炉,还要让术士或者方士进行勘探,又不是挖坟。

    站在刘瑶身边,听着她如此吐槽的桑弘羊忍笑,用手遮着嘴,小声道:“我听说那些方士做什么事用的都是一套学问。”

    刘瑶瞪大眼睛。

    居然这么不讲究。

    桑弘羊见她信了,唇角笑意更加深了,想着长公主还在掉牙阶段,就故意逗她说话,“长公主,你上次说,等铁矿能炼成铁水后,就开始炼沙子?”

    什么炼沙子,她那是要弄玻璃。

    刘瑶无语地看着他,从身侧的布袋掏出一个放大镜,“诺!就是这东西。”

    桑弘羊眼睛一亮,连忙接了过去。

    他前段时间看陛下摆弄这玩意,听陛下说,这叫放大镜,将其放在物品上,能将其放大数倍,陛下说过,等到车船税结束后,就赏他一个。

    现在看来,这东西是长公主做的。

    他随手从身边捉了一只蚂蚁,放到掌心,经过放大镜,原先细如米粒的蚂蚁一下子变成了胡豆大小,连身上的触须都清晰可见。

    刘瑶见他喜欢,虽然想大方一些,但是这个放大镜是她手中最后一个,给了桑弘羊,短时间内,没有材料做第二个。

    等她将玻璃弄出来后,到时候给桑弘羊一堆。

    此时,有经验的工匠经过观察,觉得其中一炉生铁练炼好了,吩咐徒弟打开竖炉,现在经过二次炼制的生铁已经能到达液体状态,将滚烫的铁水导入模子里,然后进行敲打锻炼,索要耗费的力气比以前要少□□成。

    所谓百炼钢,就是折叠锻打一百次,当然这并不是严格要求。

    能折叠锻打一百次的武器已经是极好的武器,普通士兵拿不到,也不需要这种武器,越低档的武器锻打次数越少,一般情况下肯定不低于二十锻,随着锻打折叠次数越多,后面锻打难度增加。

    原先一名工匠需要四五天才能做一把剑,现在力气大的熟手两天就能成品。

    不过对于后勤军队,剑并不是快消品,箭矢需求才大,一次战役最低要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现在炼铁更方便,无论是剑还是箭矢,都降低了压力。

    刘瑶离开时,看到几十名工匠举着铁锤奋力敲打铁胚,角落里则是堆积着一些半成品剑身,她看了看,好奇询问桑弘羊,“桑弘羊,咱们有刀吗?”

    “刀?”桑弘羊愣了一下,推测她问的应该用于上战场的刀,沉思了一下,“长公主又有了新主意?”

    “啊?”刘瑶只是随口一问,没想过桑弘羊非但没给自己答案,反而问自己。

    “大汉现在没有刀?”刘瑶纳闷。

    桑弘羊两手一摊,“长公主你若是询问切肉的菜刀,那倒是有,其他似乎没有。”

    说话时,他从角落里拿起一把长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