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100-110(第5/21页)

    “大开杀戒又能如何呢?”李再芳打断了他:“国公爷知不知道,昨日圣上特地下了旨意,在诏狱中赐死了好几个宗室?”

    尹王叛乱所引发的惊天大案还在慢慢审理当中,关键的罪名没有个一两年确定不下来。但边缘人物的罪证却相当好处理,到现在已经搜罗了个七七八八,只等皇帝定罪而已。而飞玄真君万寿帝君亦毫不含糊,果断下达了最凌厉的处置:

    统统处死。

    当然,谋反叛乱大逆不道,理论上说千刀万剐也不足惜,更何况只是区区赐死?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实际上前朝武宗皇帝时宗室屡屡作乱,除了罪魁祸首不得不杀之外,其余基本都是圈禁凤阳高墙了事。这样不分亲疏的一律赐死,实在是,实在是——

    徐国公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否……”

    是否到一半,徐国公回过神来,知道此时决计不能露出一丁点对叛贼的怜悯,于是迅速改口:

    “这是否太急促了一点,马上就要到年下了嘛。”

    中国人传统三大免死金牌之一:大过年的。大过年的喊打喊杀,有点不符合常理吧?

    “不是还没有过年嘛。”李再芳哼了一声:“再说了,杀一两个又算什么?圣上说了,高祖皇帝大年三十还剐过人呢!”

    徐国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飞玄真君拿什么举例不好,偏偏拿高祖皇帝举例,那真是一语中的招招必杀,顷刻间戳中了大家心窝深处,将所有人带回到数百年前那个恢弘峥嵘同时血腥淋漓的洪武朝——高祖皇帝可是过年都只放一天假的狠人,动动手指文武百官家连狗都要夹紧尾巴的究极存在;飞玄真君口口声声地举高祖旧例,到底又是什么意思?

    你不会真要学高祖皇帝吧?

    说归说,笑归笑,这个玩笑可不能乱开。所以一众贵人一时沉默,都呆呆的看着李公公,仿佛指望他忽而大笑出声,将先前那句话全部抹杀。可惜,内廷总管一口唾沫一口钉,说出去的话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纵使大家盯着李公公的脸看了许久,也只能得到那个绝不愿意相信的答案。

    与这个答案相比,就算全京城的方士统统被当街打死,也绝对不算什么了。在场没有一个人说得出话来,站在前面的贵人都悄悄向后面退缩,气氛相当之诡异。

    在这样怪异的氛围中,新官上任的归震川与张太岳有些不安了。他们其实也不混勋贵的圈子,都是因为年下被穆国公府请来吃饭,才临时围观了这一场颇为精彩的大戏;但因为站队不明,一时还颇为茫然:

    “这是……”

    “这是圣上新人设的一部分。”站在旁边的世子心平气和的解释:“建议你们尽快适应。”

    “……啊?”

    “可能还你们不知道。”世子淡淡道:“就在三天之前,戚元靖已经秘密奉召入京了。如果说先前还有所迷惑,那现在有了戚将军做评判,当今圣上恐怕终于能够清楚,他手上的火枪兵到底是个水平了……”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老年穷啊。”

    ·

    世子的猜测一点也没有差错。从天书的犄角旮旯中翻找出了戚元靖的名字之后,飞玄真君立刻就改变了策略。他根本等不及武将入朝的正式流程,而是以密旨令驿站以快马加鞭护送戚元靖紧急入京,入京后甚至都没让人休息几天,就马上拎着人到郊外参观火枪兵的演练,枪炮其上火箭横飞,不惜代价的炫示武力,只能为了让戚元靖能够工工整整评判一回——如今被捏在皇帝手里的这支武装,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到底是天书点名过的将领,名垂青史的顶尖人物,戚元靖奉命参观数日,虽然是稀里糊涂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旨意仔细验看了一回,并以自己的眼光老老实实写下了呈报。这一份呈报中当然颇有委婉含蓄的地方,但飞玄真君万寿帝君通前彻后看过一回,却迅速总结出了核心思想:

    这个赛季,老子的实力强得可怕。

    ——妥了。

    俗话说得好,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但俗话又说得好,有了把榔头看谁都像钉子。飞玄真君虽然平日里阴阳怪气不说人话,但手上沾的血却并不算多;到现在为止杖毙赐死斩首的大臣也不过三五十人而已。别说媲美他那威名赫赫的老祖宗,就是与后世老歪脖子树上的槐宗相比,都还要略逊一筹。这样的收敛保守,当然不是因为真君心慈手软、怜悯爱下,而纯粹是因为力量转换后的不得已——承平日久人心懈怠,深宫太平天子,如何能匹敌马背上打江山的皇帝?皇权掌握的力量日渐衰退,当然不能效法前辈的杀伐果断。

    ……喔,槐宗是个例外;不分青红皂白一通乱杀,平均每年换一个内阁;这种望之不似人君的举止,有那么个结局也不意外。只能说权力自有自己的法则,哪怕贵为皇帝,违背了也是要大吃苦头的。

    但现在,现在,攻守异形了!

    一旦经由专业人士而确认了自己所拥有的力量,真君的心思立刻就活络了。他先前的种种慈悲(没错,在真君看来,自己终究还是慈悲的),只是力不如人下的不得已。而这样不得已的慈悲,恰恰是数十年以来他最怨恨,最不可忍受之处。每当看到大大小小彼此结党盘根错节的硕鼠蟊贼不忠不义之辈悍然跳脸时,这种愤恨就愈发恐怖:

    早该杀一杀了!

    如今,长久的愤恨终于有了宣泄的空间,所以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当知道自己可以掀桌子肆意报复之中,真君心中涌出的是多么纯粹而刺激的愉悦。

    平生虽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校兵场上火箭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不忠之人曰可杀!不信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倭寇竟敢毒害朕躬,杀了!方士竟敢暗为内应,杀了!藩王忤逆不道,杀了!——这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统统都该杀了!

    杀杀杀杀杀杀杀!果然《凡人修仙传》说得不错,普天之下,只有杀人全家斩草除根,才是最大的快乐。

    事实证明,飞玄真君万寿帝君果然是高祖皇帝的亲子孙,平日里的保守冷漠只不过是力量衰微时的掩饰而已。如今三年之期已到龙王归来,皇帝平日里所受的侮辱与委屈都要一百倍的讨回来——至于皇帝哪里受了侮辱和委屈嘛,建议你别多问。

    力量变了心态也就变了。飞玄真君当然清楚,他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猛锤,是很可能会逼反一群人的。但往常京师连戍卫军队都凑不齐,老登自然忌惮着谋反的可能;现在火枪火箭在手,他只怕下面不造反——造了反正好一网打尽,还不留半点污名;引蛇出洞,求之不得。

    而事实也正是照着他的想象发展了。在过年的前三天,江浙等地终于紧急送来了线报;称锦衣卫安插的密探在沿海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倭寇似乎正在迅速集结,筹谋着新一轮大规模的入侵。

    倭寇劫掠都是在夏秋两季,风向适宜之时;如今骤然改变常例,显然是收到了什么关键的消息。但飞玄真君丝毫不惧,回之唯有冷笑:

    早就等着你了!

    第104章 抗倭

    因为皇帝骤然表现出的狠戾果断, 这个年节过得相当之沉闷。往年臣子们承欢于君父膝下,都要费尽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