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30-40(第7/27页)
姑娘身边伺候,倘若三姑娘看出什么来,会做出什么事情都说不定,他又离得远,不能帮上忙。
方中意越想越觉得后悔,当初就不该送顾明月去三姑娘院子里的。
他心里装了不少事情,脸上发愁。
顾明月反而劝他:“干爹,您如今管着大厨房呢,该高高兴兴地才对!怎么反而愁眉苦脸的。”
方中意叹了口气,船到桥头自然直,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这会子担忧个什么劲儿呢,说不定傻人有傻福,三姑娘就喜欢傻丫头呢?
他将这事儿暂且记在心里。
顾明月又问起大厨房的另一些人。
方中意道:“他们都是墙头草,哪边风盛哪边倒罢了。”
他先头那个徒弟宋生倒是私下里找过他两回,说是想再回来跟着他学手艺,只是方中意自己不愿意。
当初他在厨房受人冷眼,这徒弟愣是装作没看见,这会儿倒是又攀附起他来,有什么意思?早干嘛去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倒也没怨怪宋生,不过到底是心寒了,如今一个人管着事情,偶尔操心惦记惦记顾明月,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他半开玩笑半当真:“我这一身的手艺没有人学,往后可别旁落了,好丫头,你也别只顾着里头那些事儿,干爹教你的收益你可都得好好学,将来我要一样一样检查的。”
顾明月满口应下:“必须的。”
当时应得好好的,等方中意一走,她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自己要学的东西,整个人都耷拉下来了,女红针线,切菜做饭,还有那些规矩,更别说还有些没摆在明面上的,什么首饰衣裳的搭配之类的——她每日里要学的功课都排满啦!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个人使呢。
她丧气地回了主院。
姜云瑶正在让兰心和春穗整理行李。
也是在白厨子和方中意的事情上,她领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让一个丫头独大,兰心管着她的贴身事情,她就得给春穗安排些别的重要的事情做,让这两个丫头显出来,才能不让别人盯上顾明月。
这丫头还是棵小苗苗,见不了外头的风风雨雨。
好在顾明月没对这事儿有什么意见。
她的想法也相当简单,她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也没有兰心和春穗妥帖,要是真让自己担大头,她还怕自己给三姑娘拖后腿呢!
她太乖了,姜云瑶都忍不住揉了两把她的脸。
#
浴佛日的寺庙里人来人往,本来主持问她们要不要把寺庙包圆的,安氏想着太兴师动众了,干脆拒绝了。
这回封夫人来得相当早。
除了封夫人以外还有阆中当地的县令、县丞家的夫人和千金,等在寺里落了脚,她们便换了素衣,在山脚下设了粥棚布施。
安氏不是真心信佛,却是真心做善事。
她连最小的五姑娘和六姑娘都带到了山下去,一行人都站在粥棚里,亲自给人发吃食。
这几年受灾的地方多,最开始的一两年朝廷还有余粮支应,在各地的城门口开仓放粮或是设立粥棚,可一旱三年,地里又没几个收成,便连朝廷都要缺粮了,自然那粥棚也开不下去了。
顾明月站在粥棚里有些恍惚。
她记得之前顾大山和梅氏还带着她到粥棚里领过粥,朝廷发的,粥底稀薄,馒头也是粗粮做的,和她的手心差不多大,一人只能领一碗粥和一个馒头,顾明月拿到东西从来没真正吃上过,顶多能喝点粥水,馒头却上交给了顾大山,说是要囤起来,以防以后连施的粥也没有了。
顾明月年纪小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乖乖上交了,喝了粥水连茅厕都不敢上,怕肚子里没东西更饿,那会儿都是早早就睡了,半夜里饿得前胸贴后背,只能靠想象充饥。
只是她后来也没吃到过那上交的馒头就是了。
不过一两年,她如今也是站在粥棚里的人了。
不仅站在粥棚里,半年前她饿得只能在地上吃草,半年后却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会饿肚子,顿顿都能吃得上米饭——这差距多大呀!
她目光落在粥棚前那些百姓身上,喔,好大一部分人已经称不上百姓了,饿极了的百姓们早就卖地卖房,成了流民。
以前的她应该和他们是一样的吧?双眼麻木,只有望着粮食的时候才会有一丝渴望。
六姑娘姜云珠胆儿小,从生下来就没怎么见过外人,这会儿缩在柳姨娘身后怯怯地盯着那些流民百姓,又害怕又好奇。
姜云瑶胆子比她大,但也有些被吓着了,还拉着顾明月问:“你以前也这样吗?”
顾明月轻声说了是。
姜云瑶又问:“怎么我都没瞧见有几个小孩子?”
她来自现代,科技和祖国的发展已经保证了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吃饱饭,能让他们担惊受怕的只有那些生物化学能够造成的影响,譬如病毒一类的东西,她没经历过饥饿,自然无法想象出来古代的这些人饿到了极点会做出点儿什么事来。
易子而食也是寻常。
相比起那些人,顾明月已经相当幸运,她投生的地方虽有旱灾,却也没旱到一点儿吃食也没有,虽然吃不上饭,也只到了卖儿鬻女的地步,不然只怕她都没命活下来,更别说像现在这样能吃饱饭了。
她想起自己从前的经历,扭头问姜云瑶:“姑娘,他们每个人都能吃到馒头吗?”
姜云瑶是会举一反三的,听了这话立刻反应过来了,转头便去问了安氏。
谁知安氏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总有人想着一个馒头掰成两半吃,这里不是每天都有人施粥,好些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便养成了囤粮的习惯,咱们也只是做善事,不能强行要人家改变习惯。”
姜云瑶又看看那些排着队的人,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问:“咱们带的人够不够?”
他们在这里施粥布善,这些人便知道他们是这里的大户,手里还有余粮的,若是起了歹心可怎么办?大批量的流民联合起来,便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她们淹死了。
安氏一愣。
她们倒是带了人的,知州夫人出行,带的人自然不少,当地衙门里也派了人来,他们想着手里那些人还有兵器,又是在阆中城,多半不会出什么意外的,可刚刚姜云瑶问她话时,着重说了“咱们”二字。
她信不过知州和县令。
安氏也确实没带太多自己人,本就是个别庄,庄子上的护卫力量能有多少?再加上她从中京城里带来的家丁,拢共不过百人,还要留一些人在庄子上,跟过来的不过五六十人罢了,万一真出个什么事情,封夫人那边只怕也顾不上她这里吧?
想明白以后,她出了一身冷汗,再看跟前那些流民,眼中便带了警惕。
她下意识叫身边跟着的人先去找姜逢年。
姜云瑶心内摇了摇头。
安氏有些智慧,处理内宅的事情也相当娴熟有手段,可她到底还是习惯了依靠姜逢年,碰上大事会习惯性地去找姜逢年商量对策,可真到了关键的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