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六州歌头》 290-300(第1/26页)
第291章 三十四
自王玡天来访过后的几日, 朝堂上下都没有出现什么风波,似乎一切如常。
贺今行请柳从心帮忙送了两次消息,每日下午等郑雨兴汇报公事, 其余时间除了读书练武, 还写了好几篇应制文章, 用白话把《千字文》里难懂的段落编成小故事。
他先前听到门房的孩子读这些句子, 年纪小读得磕磕绊绊,他就教对方怎么理解那几句。现在既然闲着,不妨再做些举手之劳。
就这么一直到了廿五。
晌午时分, 柳从心匆忙回到官舍找他,把敞开通风的窗户闭紧了, 才从袖中拿出一折纸, 压着声音说:“王玡天让我给你的。”
他不喜王玡天,只因后者是他的顶头上司,送的信又是给今行的,他才答应帮忙。
贺今行接过说:“你在工部供职,倒是便利我了。”
柳从心不以为意:“也就顺便的事。”
他这么说,贺今行却没有就此认为是理所当然。他展开信纸举到两人中间, 一起细看。
信上说,今日早间的朝会, 裴孟檀再一次带头上书畅言开捐之法, 请求皇帝下御令允准,好让吏部和户部早日着手准备,早日施行筹款。
陆潜辛询问吏部准备开介出多少官身, 阮成庸回答要视情况而定。此外, 再没有其他人出言反对,包括崔连壁。
但是, 皇帝依然没有同意,只撩下一句“再议”,便以头痛为名散了朝。
柳从心听说过此事,皱眉道:“他们是铁了心要推行捐纳?吏部未免对自己太自信了吧,凡是涉及钱权的事,都不是好掌控的,更何况是一道几乎影响到天下半数人利益的政令。”
贺今行重新折上信纸,说:“裴相爷是必须要解决国库的亏空。”
柳从心冷笑:“捐纳说白了就是找有钱的地主豪绅要钱,你的办法不是也可以?陛下不用,他们当作不知,不就是因为用你的办法,不能从中牟利,还可能伤及他们自身,而开捐却能让他们暗箱操作、中饱私囊么。”
“不过,陛下为什么一直不同意?”他说到这里,疑惑不已:“这个办法能填补国库,又不会引起地主们的不满,对陛下也没什么坏处,他没有不同意的道理啊。”
贺今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思索半晌,去裁纸写了张字条,说:“从心,劳你下午再帮我向王玡天带个话。”
他需要王玡天弄清楚,裴孟檀和阮成庸他们打算怎么分配开捐所筹措的银两。
柳从心应下,转瞬又有些犹疑:“我此前和王玡天短暂打过交道。前几年松江路雪灾,我们商行到那边做柴炭生意,和官府那边接洽,就是他负责总揽。他一个当官儿的比我生意上的同行还狠,最是无利不起早。我们现在和他来往密切,万一……”
言下之意,怕被王玡天背刺。
“无妨。”贺今行解释:“在此之前,我就与他有过合作,算是互相捏着把柄。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和他的目的相同,利益一致,暂且不必担心他反水。”
“好吧,那我也暂且不多怀疑他。”柳从心收好他给的字条,看到书桌上的小册子,好奇道:“这又是什么?”
贺今行就说是他编的《千字文》注解。
柳从心随意翻看几页,说:“我看着挺有趣的,你想不想刊印发售?我只收纸墨人工,卖出去多少都是你的收入。”
“嗯?”贺今行顿了一下,笑着摇头:“我并没有花费多少功夫,说不好能有多少效果,况且原文精华全部来自于古人,怎好借此牟利?我再默一本,这本就寄放在悦乎堂的启蒙书那一块儿,谁愿意看,由他们看就是。”
柳从心走时便带上他的原本,等下午放过去。
热夏炎炎,被热出一头汗的同时,叫人心里跟着烦躁。
政事堂内,哪怕有冰鉴降温,在座的几位大人同样不能安宁。
“……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陛下为什么还不愿意松口?”王正玄叉着腰走来走去,实在想不通:“相爷,你说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啊?”
阮成庸也道:“风声都传出去了,昨日就有几个人来向属下打听,想给家里人捐个官做。若最后就这么算了,岂不可惜。”
他报出几个名字,又两指交叉,比出他们愿意给的数额。
“嗬,这么多!”王正玄惊了惊,虽然比不上他那大侄子当初去稷州花的钱,但一个县令,真能值十万两?
阮成庸微微一笑,没有细说。
两人都看向上首端坐的裴相爷,请他拿主意。
裴孟檀缓缓睁开眼,摇铃叫了个文吏进来,“去看看崔大人到了没有。”
随后仍然静坐,等崔连壁赶到,才起身按着长案走下来,叫他们都坐,然后问崔连壁:“老崔啊,不知道你对开捐有什么想法?”
“早些不闻不问的,这时候想起我来了。”崔连壁轻刺一句,要是以往他高低得损得人颜面无光,这时候却觉得多说没意思,只问:“你们打算怎么分这笔钱?”
裴孟檀向阮成庸示意,后者便替他答道:“三分给付边军,三分了结朝廷欠款,还有三分,则用于补发官吏薪俸,以及之后的大祭、封赏还有太后千秋等等各项开支——这一部分是必须要留出来的,否则让陛下失了颜面,你我都是大罪。”
至于剩下的一分,则是要送进宫中私库的。在座都心照不宣。
崔连壁听罢,沉吟道:“我只有一个要求,给边军的抚恤一分都不能少。还有,过些日子,长公主大约要向陛下上书,说些边防线的事情。我先给你们提个醒,要不要预留些款项,你们看着办吧。”
阮成庸道:“若是开捐之事能成,国库充裕起来,这些都少不了,崔相爷大可以放心。”
崔连壁哪儿听不懂他话里的暗示,说:“我大可当真不闻不问,但你们光说服我没用,还需得陛下点头。”
皇帝的首肯,才是一切政令能施行的关窍所在。
裴孟檀转身看向方才坐的那把椅子,以及椅子背后的那幅字,半晌,叹道:“让大家一起上折子请命吧。”
王正玄应了声“好”,又说:“早该这样了,就让陛下看看,这是对大家都好、大家都不会拒绝的法子。”
裴孟檀再次唤文吏进来,吩咐:“去把晏永贞,贺鸿锦,还有陆潜辛,都请过来。”
王正玄一听就想反对,但忍着等文吏出去了,才说:“相爷,那姓陆的一个戴罪之人,之前腾不出空才叫他回来顶上户部的职缺。现在万事俱休,也该重选户部官,把他踢回衷州了吧?”
这事儿他提了几次,裴孟檀听着头疼,但一味敷衍拖着也不是办法,权衡过后,道:“开捐之事繁杂处还需户部出力,等此事了结,我便请陛下主持廷推。”
王正玄得了话,激动地合掌道:“好,我等着那一天。”
崔连壁对接下来的商议不感兴趣,更不耐烦坐在这儿旁听,便提前离开。
他独自走在空旷的宫道,应天门高耸在前方。烈日如一炉火,他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