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22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220-240(第7/30页)

忙着另一件事儿——三藩平定这么大一件事,自然是要普天同庆。

    为了表现郑重,他打算大赦天下。

    这事儿他交给明珠和噶禄一起去办,明珠自然是处理和朝廷相关的事情,包括吏部的追封、户部的免税、赈济、刑部的缓刑,都需要一一商定具体的细节。

    至于噶禄,他需要负责内务府下辖的宫女们提前放出宫,王公宗室的赏赐,还有会同宗人府为太皇太后、皇太后上徽号。

    每年到了年底,朝廷和内务府都很忙,但是今年事情格外地多,乾清宫人来人往,跟闹腾的集市一样。

    就在这时候,太皇太后来了。

    听到通报,李礽的眼睛噌地一下子亮了,他猜出来太皇太后为何而来。

    他回宫那日就去问过太皇太后关于建宁长公主的事情,但是太皇太后说时机未到,玄妙的语气高深莫测。

    太皇太后常年居于慈宁宫,几乎算得上足不出户,突然现身乾清宫,康熙急忙亲自出门迎接。

    抛却珠宝华服,太皇太后已经是个老太太,走这么一段长路,也有点气喘。

    康熙扶着老太太进门,心情愉悦中带着点好奇,“老祖宗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情召我去慈宁宫,何必亲自跑一趟?”

    “整日待在慈宁宫,人都乏了,趁着今儿天气好,把我这把老骨头拖出来晒晒。”太皇太后说道。

    李礽也跟在一旁,亦步亦趋地搭把手,直到让太皇太后坐上炕。

    梁九功又赶紧奉上茶水。

    “别忙活了,坐着说会话。”太皇太后拉着康熙说道。

    康熙坐下来,“老祖宗是为了姑母而来?”

    “皇帝还是这么聪颖,我还没有开口,你就晓得了。”太皇太后笑着,即便被康熙猜到自己的来意,她也不慌不忙,老神在在。

    “孙儿只是觉得能让老祖宗亲自走一趟的,也只有这件事情了。”康熙说道,能让老祖宗出马的事情可不多,长公主的事情算是一件吧。

    他知道太皇太后这些年对当初之事耿耿于怀,甚至是两人在朝政上走向分歧的重要原因,对削藩的态度,对长公主的态度,两人曾经为此不欢而散。

    “确实为此事而来,听说皇帝想要大赦天下,不知道这恩泽能不能给赏给建宁他们一些呢?”老祖宗继续说道。

    康熙注意到太皇太后说的是他们,而不是她,也就是除了长公主,太皇太后还想给吴应熊两个幼子求情。

    “孙儿之前就说过,姑母是被吴家人拖累,自然是无虞。”康熙也说道,他从一开始就不想要长公主的命。

    太皇太后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建宁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她的孩子却是不一定。

    但是,建宁已经失去丈夫、长子和次子,犹如在她心口捅刀子,如果再剥夺她两个幼子的性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也太冷酷无情。

    “吴世璠已经伏诛,剩下的人不过是随了吴氏之姓,却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实在是有些令人于心不忍。”太皇太后说道。

    李礽坐在一边,有点紧张,历史上,除了建宁,其余之人无一幸免,他不知道自己这只小福蝶能不能带来不一样的结局,还是说会沿着既定的轨道走向那个悲惨的结局。

    不过不论结局如何,弹幕上已经在叭叭叭地骂人,虽然大家现在对“他只是个孩子”万分嘲讽,但是,有些孩子真的只是个无辜的孩子。

    “孙儿何尝不知?只是先前就说过,除了吴三桂,其他人若是愿意投降,都可以免除一死。”康熙说道。

    眼瞅着弹幕都要沸腾了,李礽不得不开口道:“这简单啊。”

    康熙看过去,每次保成这个语气,他都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把吴三桂挖出来鞭一顿。”李礽说道,上次那个针对长公主府的人就是得到了这个建议。

    这得是多大仇多大怨啊,挖坟鞭尸,后世怕不是要被戳着脊梁骨的。

    除非康熙疯了,不然不可能做出这种丧心病狂之举,“你知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知道啊。”李礽碎碎念,“民间不是说冤有头债有主吗?还有什么祸不及家人?”

    康熙……保成哪里听说的“民间”?不过重点是保成明显在帮长公主说话,他是何时知道长公主的事情?

    “保成也觉得我应该宽恕他们吗?”康熙问道。

    李礽点点头,你都不知道弹幕把你骂成啥样了,还不如去掏吴三桂的坟,说不定还比历史上的结果还好点。

    康熙陷入沉默,心跟着动摇起来。

    “汗阿玛,吴氏王朝已经散了,就算旁人有异心也不成气候。”李礽说道,那早几百年说的气话,就当大家集体失忆了呗。

    当年的事情,康熙一直都憋着一口气,不吐不快。“总是要杀鸡儆猴的……”

    太皇太后笑道:“可这猴死了,鸡也死了……”

    吴三桂早就死得彻彻底底,尚之信和耿精忠更是早就没了,哪里来鸡猴?不过是胸口的那口闷气罢了。

    康熙无话可说。

    “汗阿玛,你知道大清如今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李礽问道,他并没有留下悬念,直接道,“是好名声。”

    拜托,后世十三亿多人中有一半不喜欢清朝,有些是不了解历史,还有就是你们的名声真的不好。

    现在真是赚名声的好机会,哪个武力上位的皇帝第一件事不就是仁政爱民呢。

    “姑奶奶也是您的子民,她的儿子脉搏里面有一半留着是咱们爱新觉罗的血液,我自是相信血浓于水,融的也不一定是吴氏的血液。”李礽继续说道,“对天下百姓施以仁政,何不将这仁慈也分一份给自己的家人呢。”

    也就是古代认为女子出嫁后,冠以夫姓,就是夫家的人,不然怎么可能下得去手?

    我恨“理学”!

    “我觉得保成说得有道理,如今三藩既已经安定,多少当初被逼走上绝路的人惶惶不安,生怕朝廷追究自己的责任,建宁的事情也恰好给他们吃颗定心丸。”太皇太后说道。

    跟着藩王反水的人未必是真的就想同流合污,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赔上全家人的性命,豁出去和反叛军对着干。

    现在三藩平了,他们现在就担心朝廷秋后算账。

    太皇太后笃定玄烨绝对不会处死所有人,除非是主动跟着吴三桂他们犯上作乱的人,其余的人该是论罪降职。

    这一点恰好说在康熙的心头上。

    在会同朝中重臣商议后,最终达成一致,非主动作乱者一律从轻发落,多数罢官降职,少数犯下杀人或者其他恶行之人,按律惩处。

    对这些人都法外开恩了,是不是也该对姑母也网开一面?

    尤其是之前京城盛传长公主的悲惨故事,若是严处,是不是显得他无情又冷血?

    “退一万步,皇上若是真想要警告旁人,只管褫夺他们吴姓便是。”太皇太后说道,那姓氏再重要,也没有性命重要,当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