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380-4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380-400(第2/35页)

彤说着,朝着胤祐伸出手。

    胤祐再次看了一眼二哥,等到二哥点头后,才把自己的小手放在陈彤的手上,从凳子上溜下来,跟着陈彤离开。

    “胤禟不去吗?”李礽扭头,在街上转了两圈,胤禟已经窝在椅子中,犹如一只液体的猫猫。

    “不去!”胤禟回答得非常坚决,“我累了。”

    说着,就窝在椅子中,闭着眼睛,微微摇晃,闲适得很。

    “你怎么知道胤祐想学医?”李礽问道,他其实挺好奇的,依照胤祐的性子,就算想找人倾诉,也不会是胤禟这个小嘴成天叭叭不停的人。

    “我猜出来的啊。”胤禟道,依旧闭着眼哼哼,“好几次,我都看到他拉着八哥的手,自己的手指搭在他的手腕上。”

    他曾经见过这个动作,当他生病的时候,太医就是这样诊脉的。

    再加上,他还发现七哥在看一些药草相关的书,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

    哼,这宫中有啥事能瞒得过他呢?

    原来是这样子,李礽发现这崽子有时候的确是讨嫌的很,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聪明的,他有心了解道:“那等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李礽的心里已经有了好几个回答——

    我想做大清最富有的人

    我想做大清最懂外语的人

    我想做大清最厉害的商人

    诸如此类,都行。

    这些都是根据历史上胤禟展现的特征推测出来的答案,十有八九是对的。

    胤禟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似乎在沉思,似乎已睡着。

    李礽伸手戳了戳他的腮帮子,被胤禟啪地打了一下。

    胤禟皱着眉,十分不耐烦道:“被打扰我,我正在想呢……”

    哦吼,脾气还挺大!

    “啊,我想到了。”胤禟猛地睁开眼,“我想做个纨绔!!!”

    多么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多么让人无语的一句话。

    李礽惊得差点掉下了椅子,扭头盯着胤禟,纨绔?小家伙,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他很想知道康熙听到这话作何感想,毕竟康熙年少立志奋斗至今,这位崽崽出生即想躺平,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做纨绔多好,不用天天背书,不用建功立业。”胤禟懒散散道,“我每天啊,早上起来,手一背,就在街上闲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天黑呢,我就回去睡觉。”

    这话听着有点耳熟,李礽仔细一想,这特么不是他的愿望嘛?他这是后继有人?

    第382章 二下江南

    康熙对于胤佑突然又想当大夫的想法并没有反对,而是从太医院找了个出名的大夫教他启蒙。

    一方面是胤佑出生便有残疾,康熙只求他顺利成人,事业心方面反而放松了些。

    另一方面,还有个想做纨绔子弟的胤禟在底下衬托呢。

    所以胤佑小朋友成功换了专业。

    李礽把户部给的借条全部丢回了自己的办公场所,等着接下来事情的发展。

    很快,这些借了钱的官员就发现自己的债主变了,由户部变成了内务府。

    朝廷与内务府之间有着微妙的嫌隙,大部分官员都不爱同内务府的人打交道。

    在他们眼中,户部的人是同僚,多少顾及脸面,双方友好互存。

    内务府呢,就是皇家的奴才,还是嚣张跋扈的那种,不好惹,也惹不起。

    所以在知道这件事后,不少手里不差钱的人就干脆把钱还了,免得还要和这群人打交道。

    李礽让噶禄每三天来领一次已经还款人的借条,交给欠款人,算作两清。

    当然,还有人顶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我就是不还,你能怎么着?

    对于这样的人,李礽采取了其他的办法,让他们和内务府重新签订借款协议,采取分期还款的方式,借的时间越久,借款的利率越高。

    并且这个款还不是这些官员自己去内务府还,而是协议确定之后,由户部统一把这笔钱拨给内务府。

    所以,想拿了俸禄赖账?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官员真的很穷,实在是无力还款,比如说有个正七品的官员,家中老妻患病,一病数年,吃药花了不少钱。

    这种人,李礽格外开恩,准许他们每月只还最低的利息,至于本金,等到有钱偿还本金再结清。

    这其中有个问题就是,所有重新签订借款合同的人都要取回原来在户部的借条,在户部销账。

    不然就相当于同户部借了一笔款,又同内务府借了一次款,毕竟有两张借条呢。

    而借条在哪里呢?太子爷手上。

    这一点就正戳中文人的弱点,他们可以在奏本上洋洋洒洒上百字来描述自己的艰难,但是要他们当着太子爷的面去跟个老娘们儿在哪里抽抽噎噎地讲诉自己如何悲惨,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怎么办?

    找太子爷拿借条,丢人!

    不找太子爷拿借条,还钱!

    况且,还有皇上在追问户部交接情况,谁也不想成为钉子户,在皇上面前丢人,所以又有不少人选择了还钱。

    如此一来,三个月时间内,之前的国库欠款几乎追回了七成,差不多将近三百万两银子。

    这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户部,用这笔债务抵了原本要给内务府的银子,稳赚不赔。

    噶禄也挺开心的,虽然还有部分欠款未回,但这事儿办的不错,得了好几次夸奖,顿时觉得腰杆儿都挺直了些。

    唯一不开心的就是那些被逼还款的人,到处宣扬自己如何想尽办法筹钱还款,如何的处境艰难。

    他们当然不敢直接说太子爷的坏话,但却敢说噶禄啊。

    康熙对此颇为头疼,他能呵斥一人,但是堵不住悠悠众口,无奈道:“先前不就同你说过不要操之过急吗?”

    “汗阿玛,别担心,我还有后招呢。”李礽道,他知道康熙是为了他操心,怎么又会对此不防备呢?

    “朕如何能不担心?”康熙道,这是他儿子,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如何能不担心?

    但是,听到保成说还有后招的时候,他又松了口气,“什么后招?为何先前不说?”

    “他们要是不到处造谣的话,这个备用计划就派不上用场了呀。”李礽道,又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汗阿玛,中不中?”

    康熙瞪着他好一会,“你可真是……真是鬼机灵。”

    李礽美滋滋,也不忘记吹捧一下他阿玛,“都是汗阿玛教得好呀,况且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乃顺天命也。”

    “行,就照你说得办。”康熙道,“朕让内阁拟旨。”

    三日后,圣旨再次颁发,大意就是朝廷省下了一笔钱,决定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设置济民所。

    这个济民所与京城那处又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