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土匪搞基建》 60-80(第7/35页)
谁能制住。
王婶子听刘老实的话,心头略略放心,从容州到桥头县一路走了十来日,路上也遇见过山匪,都叫这伙汉子给打跑了。也有沿途城镇的人看上她闺女,想要强买了去,也是这伙汉子拦下,若是没他们不说她们一家子老弱,就是其他有汉子的人家也不一定能走到这儿。
费了这牛鼻子劲,定是要她们能做事的,不然岂不是做亏本买卖。
徐小六的队伍过来,邢堂明正在愁收过来的土地要怎么办?数千亩田地还需的人耕作,从前桥头县的百姓能耕作这么多地,完全是佃户人家一亩地能落下的粮食只有两三成,若不是咬牙多种几亩,一年到头还是只有喝西北风。
现在地都叫官衙门收到手里,新的鱼鳞册也都编好,官田租给佃户劳作,只收薄薄的一层租子,要不是怕一点租子不收叫县里大户知道了要闹事,这点租子也是不要的。
毕竟这么多地,便是按数额给人分下去,也不一定能分完,此外新的耕作田地之法也比原本种植之地要耗损人力,为了一亩地产更多粮食,佃户人家哪里还会一口气耕种那么多田地,毕竟劳作过度,也是要死人的。
不想他这烦的正厉害,徐大头就过来说徐小六带了一队百姓过来,瞧着小两百人,里头能干的汉子少些,多是娘子郎君还有小孩。
先不提里面有多少能去种地,能带靠这点人手带这么多百姓回来,实在了不得。
徐小六把人送到,邢堂明就接手了,虽然黑熊寨还没进驻桥头县呢,黑熊寨的人手倒是已经揽了大部分县里的事做。
两百来新人过来,首要的是把人姓名登记上,再要一路过来这些人是否染有疫。容州那地方乱的厉害,最是瘟疫这等病症喜欢的温床,听闻大当家都把桥头县孙家医馆坐镇的馆主送去容州,就是研究如何治瘟疫,从容州过来的百姓可不得先等等看再用嘛。
至于三五日里要把人安顿在哪里?邢堂明早有准备,自打大当家那儿探知徐小六的任务,他便准备着,本来这段时日桥头县外工坊建造如火如荼,有的是人手建造一批类似工地上临时安顿工人的房子。
虽然瞧着简陋了些,但也只需住三五日,这回过来人家中也没什么豪富,寻头百姓哪里有住不惯的。
登记了姓名,安顿好了宿舍,便着人做了些简单的吃食分下去,这三五日内是不叫给钱的,不过三五日后确定没有染疫再要吃东西,就要给钱了。
身上没钱也没关系,先欠着,等日后寻了地方做工,从工钱里扣,如今桥头县的粮价是祁州最低价,欠几日吃食的钱不怕还不上,更不提如今工坊是包食宿的。
王小娘和娘亲嫂夫郞还有三个侄子侄女是住一个屋的,这边木头搭的房子也不像工地那样,一间要住十来二十人,这边搭的小,多是能容下一家人。里头姑娘哥儿也多,不好叫人都住一个屋,不然夜里出了事不是叫人去深山挖矿能弥补的。
王小娘她们的行礼不多,从前在景昌府她们家也就有一处宅子还值点钱,这回要走,小院子也叫她娘偷偷卖了,拿了些钱。
只是那钱不叫轻易动,是留着救命用的,眼下她们还没寻到正式活计,轻易不能花了。其他的行礼也就是些衣裳和被面,被面里的芦花都叫抖落了出去,因为她们一行人里也没谁力气大,带这样一床被面路都不好走。
想着赶到桥头县也才九月多,还是秋老虎,薄些的被面夜里也能搭在身上,且这时候芦花正飘花,赶得上收一床芦花塞进被面,冬日里也便不怕没得盖。
“姑姑,我们之后要一直住在这里吗?”小娃娃不过三四岁,说话还带着奶音,且因为父亲早逝,这样三四岁的孩子都懂事的紧,叫不过十三岁年纪的小姑姑最喜欢抱着奶娃娃扔高高。
也扔不了几年了,再长高些,王小娘就要抱不动了。
“暂时住在这里,等过几日姑姑寻到事做,给咱们小竹荪买糖吃。”王小娘也心疼几个侄子侄女,眼下的小竹荪是最小的娃娃,上头还有一对龙凤胎哥哥姐姐,也不过大了一两岁。
如今小娃娃难养,一个不慎病了便没了,带着这样三个小娃娃长途跋涉从景昌府走到桥头县,她们提心吊胆了一路,还好路上没沾染风寒,不然,还不晓得娘和嫂夫郞要伤心成什么样。
“不吃糖,姑姑赚钱给奶奶买新衣裳穿。”小竹荪像是个小大人。
“好,姑姑赚了钱,衣裳也买,糖也买。”王小娘说着看向木房子外还上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眼底闪过希冀的光芒。
第66章 热闹的桥头县
“两百人,还都是娘子郎君,你说黑熊寨这是干嘛?”窦宏好歹还在县令的位置上,便是不问政事,对心心念念想要讨好的周大王总得上心,这头人才在桥头县外安置,窦宏听到风声便着人去打听。
还道是周大王把满山的土匪给引了下来,谁想虚惊一场,竟是两百来人流民,叫窦宏又把心放进肚子里。盖因两百流民实在不算多,加之队伍里青壮不足十之二三,真把人放进桥头县,也是不怕他们闹事的,毕竟桥头县如今的青壮可不少。
加上这两三个月来,许多青壮都去工坊做事,工坊包饭能尝到肉荤,哪怕再少,一个月下来也不得了,所以这一个个都不再瞧着干瘦,是实打实的健壮。
“或许是缺人手。”师爷斟酌回话,心底却晓得这是周大王在想方设法增加桥头县的人口,要说桥头县只能容纳县里几千人过日子,那是谎话。
不提新种棉花,就说耕地,桥头县除去已经驯养好的良田,还有大量的荒田能开垦,开荒虽然要消耗人力物力,但人一旦多起来,有的是人开荒,多是还能在开垦出一倍的田地,养个三五年又是一亩好良田。
只是天灾年间,人口哪里是好增加的,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又如何能匀出粮喂养孩子长大。乱的这十来二十年里,祁州溺婴成风不说,许多养下来的孩子也过半夭折,如今祁州的人口早不复二十年前之数,师爷偷偷算过,大抵少了一半。
这个数字很可怕,因为明面上人口减半多和战乱相关,祁州尚未生兵乱,只有匪乱人口便少了如此多,可见祁州土匪和钱宝来罪孽深重。按周大王修养生息的法子,短时间内人口也不能增长多少,除非除尽祁州大户,将大户隐藏起的隐户都释放出来。
不然只能像这样,从其他州争夺人口之利。
“师爷,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虽然这周大王的人过来桥头县后,替咱们干了不少事,却也包揽了不少衙门的事。今儿个我过来县衙门,看着县衙门的文书被黑熊寨里的先生指挥重整卷宗,心底便生出这桥头县如今到底是他周大王做主,还是我做主?且周大王成了秦大人的儿婿,怎么还不来圣旨招降。”
窦宏总算是看出哪里不对,但为时已晚,民间有句话道请神容易送神难。
黑熊寨是他亲口答应在桥头县做事的,这会儿纵然大批黑熊寨汉子没入桥头县,但黑熊寨派遣来的先生,个个识文断字不说,交谈间也都是有真才学的饱读诗书之士,读书人的本事可比莽汉大多了。
君不见,这才多久功夫,连县衙门的文书都被黑熊寨的先生指挥,他手里的人不光不反驳,还做出一副乖顺模样,实在叫人不得不在意。当然能叫县衙门人如此听话,多半是因为黑熊寨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