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庶子无为(科举)》 30-40(第10/27页)
,好快速搜查完快速把衣服穿上。
沈江霖脱下外衣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冻地哆嗦了一下,小脚踩在混着雪水的青石板地上,寒气从脚底窜到了眉心,心中哪怕已经做好了受冻的准备,此刻也架不住寒意来袭,沈江霖一向是一个要风度的人,此刻也只能含胸缩背,尽量减少自己的皮肤在空气中暴露的面积。
书办迅速地看了一眼沈江霖的面容,又看了下手上的身份文书,只见上头写道:
南直隶顺天府荣安侯府考生沈江霖,年十一岁,身长四尺七寸,面白无须无痣,圆眼长眉,无胎记。
曾祖沈德修,任正一品镇北神武大将军,受封正一品荣安公。
祖父沈世昌,任正二品辽东骠骑大将军,世袭正一品荣安公。
父沈锐,任正四品太常寺卿,世袭正二品荣安侯。
呦呵,难怪小小年纪就来应考了,原来是位少爷。
书办动作麻利地验明正身,盖上了印鉴,两个搜子快速开始搜身,沈江霖衣服简单,摸到那件内里雪貂毛氅衣的时候,搜子们也是面不改色,依照规矩检查完,就让沈江霖到一旁穿衣,他们则是快速又看了一遍考篮,将里面的笔墨砚台都打开看了一眼,魏氏给沈江霖携带的干粮是碎胡饼,已经掰地一块一块碎碎的,根本藏不住任何字条,搜子们查验一番便可通过。
看到这种考篮,搜子们检查起来心里也舒坦省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他们亦不想为难人。
唯有看到沈江霖那个铜壶的时候,有个搜子不放心,将素面布套扯了下来,看到里面没有夹带,又旋开了盖子,倒了一点清水出来,见没问题,才放沈江霖通过。
饶是沈江霖心性定力比常人高出许多,这一套流程下来,不免也被他们搞得有点紧张了。
沈家族人都是统一制式的考篮,很快便一个个都搜检通过了。
五人通过之后,迅速将衣服一件件套回身上,俯身穿好鞋袜,这才感觉整个人有些活过来了,站到了主考官谢府尹面前,典吏开始唱名:“沈江霖、沈越、沈万吉、沈青禾、沈贵生。”
念到一个名字,一个人便出列,谢识玄饶有趣味地看了一眼沈江霖,看他小小年纪冻的脸颊煞白,倒是能吃得起一点苦头的。
站在另外一侧的杨鸿出列,为他们五人作保,确认每个人的信息都核对的上,这才让这五人进入考场。
沈江霖等人俱都长舒了一口气,跟在一个兵丁身后,几个人只以眼神示意彼此保持安静,到了考场后便一人分到了一个座次,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一排排往里坐去,互保的五人座次全部打散,以防止相熟之人互相作弊。
沈江霖往考场看去,说是考场,实际上顺天府衙门只是作为临时考点,他们所在之处,是顺天府衙门仪门后面的一个大广场,如今已经搭起了一整片考棚,但是并非乡试时候一人一个号舍,而是一排排长凳和书案并列,整个广场举目看过去,大约可以容纳近千名考生同时参加县试。
沈江霖走进丁字号那一排座位,找到了第六号位置坐定,他左右两边数了一下,一排长凳可以做十二名考生,长凳是普通的杨木凳,应该已经用了多年,表皮已经有点剥落了,用来写字的书案也就是薄薄一层木板支着四条桌腿,沈江霖伸手按了一下,稍微还有些晃动,写字的时候不可太过用力,否则很容易桌面不稳,把字写坏。
这个考试环境,还真是有些恶劣啊。
若是坐在最外侧的位置,如今风雪交加,还要考虑到试卷不能被雪片所覆,碰到下雨天,恐怕就是孔子坐在那里考试,也只能望卷兴叹了。
头一回,沈江霖发现了科考不仅仅考的是学识,还考一个人是不是有点运气,好在沈江霖觉得自己运气算是不错,坐在最中间的位置,雨雪侵袭不到,桌椅也不算太破,能勉强使用。
沈江霖甚至发散了一下思维,天子脚下的顺天府衙门都是这样的考试环境,那么其他地方的县试又该如何艰难?顺天府衙门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县衙,它是最特殊的府衙,照理各项陈设规格都已经是最高的了。
只是府衙本身就不是专门用来科考的地方,一年只用一次,用完之后这些东西都会归入仓房内以待来年,若是每年不及时修缮整理,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一会儿,沈江霖身边就开始陆陆续续坐满了人,他们一排十二个人,坐的其实是同一张长凳,若其中有人抖腿乱动,那其他人便都能感觉的到。
而且,沈江霖后知后觉明白过来,这样一来,他坐在最中间,如果说想要如厕是根本不可能的,难道还要让其他人一个个让出来自己再去如厕吗?若是如此,估计试卷上必定会盖上一个俗称“屎戳子”的印鉴,就是题目答地再好,也要往下降一等。
沈江霖将布套套回了铜壶上,铜壶依旧热腾腾的,抱在怀里,总算感觉人活过来了一些,此时此刻,沈江霖是真的感谢家中几位女性的细心周到,雪貂皮毛内衬的大氅防风保暖,就连靴子里面也铺了雪貂皮毛的边角料,脚放在里头暖意融融,怀中抱着遇寒不冷的铜壶,将心口那层寒意给驱散了不少。
等到天光大亮的时候,顺天府衙的厚重大门缓缓关上,所有考生全部入场,永嘉十二年的顺天府县试终于开始了。
县试第一场为正场,是最为严苛的一场,出的题目却并不是很难。
很快便有衙役举着牌匾将题目给每一排考生看去,为了防止视力有问题的考生看不清上面的字,亦有书吏高声宣读题目,沈江霖左侧隔了两座的一个考生,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哪怕题牌上斗大的字,依旧看不清晰,书吏宣读题目的时候,不知道是紧张还是走神,也没有听清,急的是抓耳挠腮,屏气小声问沈江霖身边的那一个考生,但是那个考生只作听不到,目不斜视,那人又小声问了两遍,突然巡逻的官兵至此,大喝:“考场之上,不许交头接耳!”
那年老考生只好长叹一声,作罢!
答题的卷子已经发了下来,沈江霖拿起墨条开始磨墨,幸好这砚台墨条是沈江云亲自帮他选的,哪怕是天寒地冻的天气,出墨依旧流畅,没有砚台开裂、无法出墨的情况发生,沈江霖提笔沾墨,屏气凝神,开始书写。
第一题很简单,让考生们默写四书中《孟子》的一段经典的梁惠王选段,并且默写完之后在下面进行释义。
这是最基础的考核,只要有志于科举的考生都能答出来,考的是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能力,以及文字书写是否规范工整。
沈江霖写的是最标准的馆阁体,一个个字宛如印刷出来一般,都是一个大小,虽然还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阅卷人看到这样的卷面,是可以赏心悦目的。
这个时间给到的是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若是有害怕书写出错的人,可以先打草稿,再进行誊写,沈江霖答完之后,逐一检查了一遍,没有错漏之后,才誊写到答题纸上。
此时时间才过去了大半个时辰,沈江霖的早饭已经消耗一空,年纪小就容易饿,沈江霖将晾干的考卷折叠放好,从考篮中拿出一只小碗,又从一个布口袋中抓了一把胡饼碎,小心地旋开铜壶,里头的水已经变得温热,倒了半碗水进去后,将胡饼泡开,就着温水便吃完了果腹的这一餐。
旁边的考生瞥了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