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庶子无为(科举)》 80-90(第10/26页)

一直躲在屏风后头偷听的谢识玄总算长舒了一口气,谁说大女儿胆小的?竟然敢直接就去问,谁说她木讷的?居然还看过这么些书,有些知识知道的甚至比他还多。

    谢识玄心里头除了放松和开心,同时还有些不是滋味,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忽视这个女儿了?

    明明也是一块良才美玉,竟然长到十九了,通过这种情况,他才第一次知晓?

    这很明显,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失职。

    谢静姝不知道,沈江霖的这个“好”究竟表达了什么含义,她虽然得了沈江霖的应允,但是心里想了想,恐怕对方也是不好意思拒绝之故,但是他们以后又哪里来的机会再如今天一般坐而论道?

    沈江霖是天上云,她只是地上泥,云泥之别,如何再有交集?

    谢静姝刚刚高兴起来的心又低落了回去,眼见时辰差不多了,她只能依依不舍地和沈江霖告别离去。

    谢静姝前脚刚走,谢识玄后脚就回到了花厅,刚一落座就直接道:“江霖,如今你人也见过了,话也说过了,到底意下如何?”

    谢识玄要的就是趁热打铁,逼着沈江霖当场表态。

    沈江霖退后一步,一揖到底:“学生全听谢大人差遣。”

    谢识玄朗声笑了,连说了几声“好”,吩咐道:“既然如此,七月十二是吉日,你和你父亲母亲上门便是。”

    这是谢识玄一早看好的时间,如今自然是张口就来。

    沈江霖再次作了一揖:“遵命!”

    谢识玄心头畅快,下了座将沈江霖抚了起来,拍了拍沈江霖的手背道:“江霖,你且放心,我是不会让你吃亏的,以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了。”

    这是一个很重的许诺,甚至是出于一些弥补情绪在,沈江霖也不推辞,直接受了。

    当晚,谢识玄拉着沈江霖一同吃了一顿晚饭,两人边吃边聊,一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尽兴散了。

    谢琼来主院陪江氏一同吃饭的时候就奇怪今日怎么不见父亲,往日父亲只要得空就会过来陪着一起用膳的,然后便听下边伺候的丫鬟道:“府上来客了,老爷正在作陪。”

    谢琼是个什么都要问一问的好奇性子,闻言缠着江氏的胳膊道:“来了什么客人啊?可是我认识的?”

    江氏拿起筷子脸上淡淡的:“是你大姐姐的未来夫婿,上门来拜会。”

    江氏管理谢府很有一套手段,花厅上的事情瞒不过她的耳朵。

    谢琼闻言惊了:“大姐姐定亲了?定了谁家?”

    这事瞒不过,过两天想来沈家就要来提亲了,江氏给谢琼夹了一筷子菜才道:“荣安侯府的二少爷,沈江霖。”

    谢琼一开始还没将这两个人给联想起来,她脑子里转了一会儿弯,才突然反应了过来,惊得双眼瞪圆,有些艰难地开口问道:“娘,你说的,可是那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沈江霖?”

    江氏无奈轻轻点了点头。

    见她娘承认了,谢琼兀自有些难以接受,一餐饭吃的食不下咽,连话都少了许多。

    江氏看在眼里,却不能再说更多,只能装作不知。

    沈锐并不知道沈江霖还独自一人来过谢府,他只知道儿子爽快同意了,心里很是自得于沈江霖对他的服从,七月十二一大早,就带着六礼,上门正式提亲。

    两家人家商议,婚事就安排在明年,毕竟谢静姝今年已经十九了,明年就要二十,而且后年谢琼也要出嫁了,一年连续嫁两个女儿,实在有些来不及,倒不如就明年年底挑个吉日,把事儿给办了。

    沈家无有不应,一切以谢家的说法来安排,庶子娶亲的银子他们荣安侯府还是拿的出的。

    谢静姝简直就是像在做梦一样,自己就这样定给了沈江霖?

    所以他那日说的“好”,是代表着这个意思?

    谢静姝又是感动又是高兴,想到以后有机会日日和沈江霖相对,想说什么便说什么,谢静姝便觉得自己实在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儿!

    谢琼在姐姐身边相陪,看着未来姐夫长身玉立、隽秀似青竹,再看看姐姐很是普通清秀的长相,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两个人如何能相配呢?

    这个状元郎,居然也是肯的?

    谢琼红唇轻咬,目光定定地凝在沈江霖身上,移不开来。

    *

    在两个小家伙开始跌跌撞撞地能自己扶着拔步床的架子,自己站起来的时候,沈江霖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翰林院是个清闲衙门,像他们这些一甲进士进去后,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修史。

    沈江霖自己有一张自己的长案,上头摆满了前朝的各类史集要著,有些是残缺不全的,有些是有不同版本对照的,沈江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残缺的部分补全,将不同的版本归纳整理出最贴近真实的一版,这就是他到翰林院后被派的活。

    新科进士里,除了他、陆庭风和陶临九三人,还另外有五人考中了庶吉士,成了清贵翰林。

    这些人俱都挺直了背脊,恭敬地从长官手中拿过自己要修的史稿,仿佛是对待什么世间最重大的工作一般,认真极了。

    几个老翰林见了,心底摇了摇头:又是一群青瓜蛋子,以为入了翰林院,以后就能飞黄腾达、入阁做相吗?

    都想的太美了一些。

    翰林清贵、活少,有时候受了皇帝看重,还能替皇帝讲史,或是教皇子读书,在权力的忠心,就很容易成为红人,向上攀升的道路就简单了。

    这是很多人真正想要进翰林院的目的。

    可那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的人,更多的翰林自嘲自己是“穷翰林”。

    为何说是“穷翰林”?因为翰林院里头的人发的俸禄实在是够低的。

    拿沈江霖来说,他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他的年俸是六十两纹银,而陆庭风和陶临九是七品翰林院编修,他们的俸禄是一年四十两纹银。

    那五名庶吉士,其实是没有官职的,没有官职就没有俸禄,他们有的只是朝廷的一些补贴,可能换算成银子一年只有十几二十两。

    就这,还是当今圣上慷慨,愿意补贴他们一些呢,前朝可是连补贴都没有,完全是倒贴着做官。

    若是能钻营一些肥差、受到帝王重视那也便算了,若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就擎等着赔钱吧。

    京城花销又大,迎来送往、三节两寿,不想往上爬你可以不送,但凡有点想法的,上官家中有事你好意思不去?去了好意思空手?

    穷翰林、穷翰林,有此而来。

    状元、榜眼、探花,瞧着稀奇,在他们翰林院里可不稀奇,随便一抓就是一个,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翰林院,没有真本事的,便是状元也出不了头。

    所以这些老翰林看着这些新人如此斗志昂扬的样子,心里就好笑,估计冷板凳上坐个几个月,他们就知道滋味了。

    不过这些人和他们没甚交情,故而也没人会主动没事找事说这些。

    沈江霖领了差事就开始认真干了起来,对他而言,这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