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庶子无为(科举)》 80-90(第4/26页)
刚刚兰香下去用饭了,不曾听到母女两个的对话,江氏便将刚刚谢琼对她说的那番话复述了一番,心头颇不是滋味。
兰香听到这里,马上就明白了江氏是在纠结什么。
这人就是这样,望着一山还有一山高,江氏从小就是个心气高的,之前她觉得自己将女儿嫁回江家是最好的选择,哪怕那个沈江霖只是单纯中个进士呢,江氏也是没那些懊悔的。
但是那个沈江霖实在是太出色了一些。
十七岁,六元及第,光是这些名头本身就已经足够有含金量了,未来史书上或许不一定有江家有谢家,但是六元及第的第一人,一定是会写上去的,江氏的后悔,兰香十分能理解。
其实别说江氏了,兰香自己心里头也觉得当年江氏做错了选择,她都替琼娘可惜。
琼娘是兰香嬷嬷一手带大的,她待琼娘和自己亲生姑娘的心是一般无二的。
但是事情已然如此了,再去懊悔、三心两意也不是好事。
兰香只能往回劝。
“太太,若是当年老爷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您一口应下,看到如今这场景,您自然是满心欢喜了,但是这以后的事情,当时当刻谁又能预料呢?”
“那沈江霖虽是个才学高的,但是年少成名,必然心中桀骜,当年老爷提了您为什么不同意?还不就是怕以后的事情说不准吗?是,咱们看外表的那些东西,确实那沈江霖要比江三少爷胜出许多,但是这样的人,咱们小姐嫁过去就一定开心幸福吗?”
江氏听进去了一些,只是心里头还是有不甘,这种不甘因为沈江霖的过于出色而产生,不仅仅是因为女儿谢琼,还因为庶女谢静姝:“这般一来,静姝的婚事就要压琼娘一头了,这,实在是非我所愿啊。”
江氏不在意谢静姝这个人,这么多年江氏已经放下了,也习惯了谢静姝的存在。
可是在江氏心中,这世上所有最好的一切,自然应该属于她的女儿谢琼,而非谢静姝。
她哪怕可以说服自己,谢琼嫁到江家是能过好日子的,是比嫁给沈江霖幸福的,可是外人不会这么看,他们看到的是身为庶女的谢静姝居然嫁的比嫡女谢琼都好,这实在是让江氏有些难以接受。
甚至江氏心里头冒出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反正如今静姝还不知道这门婚事,其实便是换给了琼娘也不是不行……”
江氏的声音越说越低,说到最后,只剩下离江氏极近的兰香听到了。
兰香被唬了一跳,连忙将手中的小木锤丢到一边,用手轻轻掩了江氏的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太太,您这可就是想差了!换掉静姝小姐的亲事不是不行,但是您娘家那边可如何是好?难道是要和江家决裂吗?这万万不可!”
兰香是江家的家生子,她老子娘还在江家生活,江家在兰香心中,要比谢家重要的多。
江氏一下子回过了神来,听完兰香的话,自己也惊出了一身冷汗,缓了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懊恼地锤了一下自己的膝盖:“我真的是魔怔了,居然有了这种妄念!”
谢静姝今年十九了,随着两个人渐渐长大,前两年沈江霖不在京中,跟着唐公望去徽州府读书便也没法提这个亲事,后头沈江霖虽然回来了,但是会试在即,谢识玄是知道其中厉害的,更不会拿这个事情出来去扰了沈江霖的备考。
不过谢识玄已经和沈锐打过招呼,等到沈江霖殿试结束之后,沈家就上门提亲,也和江氏说了这事,毕竟谢静姝的婚事还要江氏最后操心一番。
谢静姝是庶女,嫁妆是从谢家公中出的,江氏从来不是刁难人的性子,该怎样就怎样,庶女的嫁妆比较简单,拢共就两三千两的行当,江氏早两年就备下了,只需要最后在出嫁前再清点查漏补缺一番就好。
谢静姝虽然已经二十,但是自己也是个痴的,只要有书看,她万事不操心,人家女儿留到二十还没任何亲事的音讯,早就急了起来,谢静姝却是依旧老老实实在自己小院里安心呆着,从来没有到江氏面前问过任何问题。
江氏从不主动和谢静姝说话,导致一直到现在了,谢静姝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被定给了沈江霖,所以江氏才生出了那等心思。
可是被兰香一点,江氏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谢静姝的婚事确实不是重点,但是她已经把女儿许配回了娘家,若是出尔反尔,肯定会惹得大哥大嫂生气,到时候别说亲上加亲,恐怕以后娘家人都不愿与她来往了!
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江氏一下子倒回了大迎枕上,摆了摆手,叹道:“罢了罢了,姻缘自有天定,既然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兰香坐在榻沿上,给江氏揉额头放松,轻言轻语道:“太太,小姐的性子您也清楚,需要一个包容的人,依我看呐,其实三少爷就很好呢!”
江氏点了点头,认可这句话,心里头也想,确实如此,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还是实实在在能抓的住的、能握在手里头的幸福,才是自己的,又何必去在意那些虚的?
*
沈江霖作为状元郎,直接被授官为翰林院从六品修撰,而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他们三人是可以直入翰林院,其他的进士若是也想入翰林的话,就需要再考一次翰林院的庶吉士,考中的方可入翰林院,若是不想考庶吉士的,那就要等待吏部出调任选官,有可以分到中枢的,例如沈江云就在六科都给事中任职,当然更多的还是会被分配到地方任县令一职位。
其他进士都是七品官,甚至一些同进士只是八品官的起点,只有沈江霖比旁人起点更高,这就是大家都想做状元的原因之一。
离马上入职还有一段时间,一般朝廷都会给到新科进士三个月的假期告假回乡祭祖,沈江霖倒是不必回乡,祭祖也就是在荣安侯府内开一下祠堂,同此次一同考中进士的另外两个沈氏族人,沈贵生和沈越一同祭祖便是,这也算是沈氏宗族的一件大事,需要族谱单开,将此次大事记载于其上。
这次的春闱,明面上是沈江霖出尽了风头,但是实际上,沈江霖更加欣慰的是沈氏族学中总算同样出来了两位进士。
沈贵生是此次二甲进士中的第一百二十名,沈越则是一百五十三名,名次都不算靠前,但是已经是正式步入了官途,而且都没有落入到同进士之中去,已经是极幸运的了。
除此之外,此次考试中,沈季友也考中了,只是他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直接落在同进士的最后几名之中,原本沈江霖还为他感到有些可惜,不过这人一点都不在意,反而听到名次的时候十分狂喜,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也能中,自觉已经是祖宗保佑同时十分感谢沈江霖在最后关头对他的指点。
这人是个混不吝的,说到他们与荣安侯府既然连了宗,就算是一家人了,这次开宗祠,他也应该一同参加,将他的姓名同样也要记载进沈家族谱里面去。
沈江霖明白这是沈季友家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投效,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沈家就真正并为了一家人了,再难分彼此,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族人了。
这般一算,沈家族人中,如今已经出了五名进士,三名举人,以及二十多名生员,除了他们真正的沈家族人外,沈氏族学中的外姓人中,同样出了五名秀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