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140-150(第7/29页)

十分可疑,武大帅那边可能会因他改变上京的行程。

    后院都特么着火了,并不如他自己想的那般稳如老狗,他就不信武大帅敢离开。

    如此,凌湙倒挺期待周延朝明日别来的。

    齐葙也回过味了,点着手指猜测道,“他是不是故意做给大帅看的?或者他与你一样,也不同意大帅进京,偏又拦不住,然后才想了如此损招,放兵围我们,让武大帅疑心他?”

    凌湙咦了一声,奇道,“你竟如此信他?”

    齐葙嗯了一声,点头,“他是大帅亲手栽培出来的,当半子养大的,说来……”

    见凌湙眨着眼睛一副好奇样,便挠了头解释道,“……他与景同三姐,咳,也就是我那夫人,交情甚好,两人从小认识,他也就亏在家世上,我夫人待他比待我亲热,每年的生辰宴都会为他准备礼物,他那时候高兴了管我叫姐夫,不高兴了就不爱搭理我,后来我们双双出了事,他……”

    说着面色复杂道,“他在她碑前吐了血,还与我割袍断交,只不过后来他缓过来后,又找我道了歉,我俩好在没因这事闹掰,大帅数次贬我,都是他从中作的调和,我能从军中脱藉离开,也多亏了他从中运作……”

    所以,我怀疑谁也不能怀疑他啊!

    凌湙脱口而出,“他喜欢先夫人?”

    齐葙立刻头摇的拨浪鼓一般,“没有没有,他在我们成婚后第一年,也成了亲,且他那夫人还是她介绍的,人家磕愣没打一个的,立马就点头应了婚事,就可惜……”

    见凌湙竖着耳朵听,便无奈道,“可惜他那夫人身体一直不好,至今未能替他生下孩儿,他又专情,身边无一色的,听说前年过了个族里的孩子,如今养在府里,听说教的不错。”

    凌湙杵着下巴哦了一声,不太感兴趣,心思又转到了最近争的厉害的几位皇子身上,便问齐葙,“你觉得哪位皇子最后能胜出?”

    他本想让武景同去站一皇子,哪知中间接连出岔,如今京里传出的消息,六皇子稳占上风,接连办了几件令皇帝满意的差事,在朝事上渐有了话事权。

    齐葙愣了一下,犹豫道,“我觉得六皇子吧?他是个办实事的人。”

    嘶,果然,在如今朝事不清,民怨载道的当口,只要有人做了一点利民收人心之举,舆论倾向就倒过去了。

    这六皇子很有成算。

    凌湙默然,轻声道,“再看看,我觉得他很危险。”

    文殊阁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宁府那边递来的消息,称段大学士对那个孩子的教养一直未中断,甚至最近课时更加紧了许多。

    他娘既看出了两个孩子的不同,再多留心一点,便在信中给他批了注,称两个孩子,一个努力装阴沉,一个努力装开朗,性情一日一变,搞得身边伺候的人都认定了“他”是个喜怒无常的小主子,无事根本不往“他”身边凑。

    两个孩子越来越像,再有凌湙特意请武景同带上京的,与卫氏同用了无相蛊的赵氏,安排她入了府,悄悄与那个孩子接上了头。

    所以,装阴沉的那个是闵仁遗孤,努力装开朗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凌家子,两个人性格不同,境遇不同,导致合在一起的“他”就成了个性格扭曲,阴晴不定之人。

    凌湙对赵氏的要求,就是让她把闵仁遗孤当成自己的孩儿爱护,像个亲娘那样守着他,至于凌老太太嘱咐她如何对待凌家子的,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那是她们全家的希望。

    既然鱼目混珠了,那他就要彻底把这潭水搅浑。

    周延朝得到了凉羌铁骑,竟然与边城开了阵前战的消息后,直接一把踹翻了书桌,狞着脸阴沉滴水,“领兵的是谁?他脑子是不是坏掉了?边城有什么资格能令他开阵前战?带那么多兵,一举踏过去什么都解决了,打什么阵前战,打个屁的阵前战,那边城有什么资格打阵前战?”

    不止他震惊,便是纪立春也震惊,攀着墙头喃喃念叨,“竟然赢得了阵前战的待遇,他竟然能让边城受如此尊重,他……”太厉害了。

    郑高达与季一、韩崝等人传信,说的也是同一件事,字里行间透着崇敬,“……以后谁还敢小瞧边城?哈哈哈,干的漂亮,主子太威武了。”

    战前几天,凌湙给几人去信,令他们按兵不动,藏兵城内,边城无需他们驰援,待敌骑一有往外扩散之势,一府三卫联合扎口袋,能留多少人头就留多少人头,定要给凉羌铁骑一个沉痛的教训。

    如此,整个陇西府周边都蹲了各卫的斥候,专等着敌骑外泄之机,凌湙与丰伦将军开阵前战的消息,他们也是最早一批知道的,当时就激动坏了,若非怕被敌骑斥候薅出行迹,早要拢上去近前围观了。

    没有人知道凌湙是怎么办到的,但不妨碍他们更加崇拜他,能凭一己之力养活整个陇西府,这怕不是神仙才能办到的事吧!

    边城的一次阵前战,吸引了整个周边战备区的关注。

    而周延朝在出不出兵间,犹豫不定。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认输?不存在的。+5……

    翌日, 边城上空风沙止歇,四野周边霜白一片,时已入冬, 灿阳泛冷, 金丝光蕴倾撒大地,照射出人间百态。

    西门商铺,衣食住行已渐成规模,但就跟后世的商超一样,这里的消费与真正的底层有壁,后迁入的百姓,尽乎身无分文,且因为先期规划, 街道两边禁了摊贩乱窜,想要在这里做生意, 盘个店铺是刚需,而衣着简陋的外来者, 卑于己身,并不敢上这条街上来张望, 如此,这条街上的早晨,烟火寥寥, 主打人潮都在午后傍晚时分。

    与之相对的, 是东门夜市, 流动摊贩在此尝到了生机, 并不肯白白浪费了白日的光景,卯时的早食摊前,三五个铜板就能填饱肚子, 各类吃食零散着卖,很得刚入城没什么积蓄的外来户欢迎,于是渐渐的,这里烟火日盛,成了城内散工潮首奔之地。

    豆渣饼与炸油豆条,成了最受欢迎的小食,是首入城的外来户们,吸取油水的第一道美食,也是散学的童子最喜光临的小摊,会做生意的小摊贩,专为挣着这些孩童的钱,会将饼切成小份,豆条剪成小段,一两文钱就能香个嘴,叽叽喳喳的为自个的摊子赚点人气。

    市井烟火在城内日渐浓郁,且未因北境的局势消减。

    大战的影响在城内百姓身上,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到后头的淡定闲适,隔三差五的来一波送菜的敌骑,轮换着抽签去收尸的小队,已经成了百姓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有盈芳戏班里传出来的军歌嘹亮,哪怕被关在城内不得出,也未生出憋闷焦躁感。

    工还是照做,钱也未短缺,最重要的是,饭食水平不降反升,城主大人不小气,每有战役,后勤清点,那些在战斗中死伤的马儿,会被摆进各门临时支起的肉案上,大家排着队的拿上一百个钱,回头全家老小就能吃上一顿荤食。

    换做从前,谁能想到有一日,他们会舍得拿出百余个大子买肉吃?那是做梦都流口水的程度,可在边城,在如今的边城内,百余个大钱攒几日就能得,若有幸抽中签,十顿肉都吃得起。

    房子是城主盖的,各家凭户籍人口按需分配,他们除了出点子劳力,竟一文钱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