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180-190(第19/27页)

到他上门致歉,他却以淫荒之名死于花街柳巷,你们欲替他遮丑风光大葬,可我家亦非无名小卒,容不得你们如此欺辱,你罢我官也好,撤我职也罢,我都不在乎,我只要替我妹妹讨还一个公道,我要你们给她道歉,给她赔礼,我要还她一个自由身。”

    周遭人随着他的话语,将目光集中在闻府门前的管事身上,闻阁老并未出面,闻夫人被“齐惠妍”决绝的自刎行为,给吓的昏迷不醒,整个闻府只有大管事出面与齐渲对峙,而累累白幡前,尽是来吊唁的人家穿梭不定的眼神。

    太震惊刺激了。

    婆母因为子丧,而逼媳亡。

    这闻府可是仍有未婚公子在的,这事一出,满京高门贵女得有一半将闻府列为拒婚户。

    怡华公主有二婚先例在,贵女再婚并不为人耻,闻夫人弄出这样一手,简直是在这些贵女头上蹦跶。

    敢情这往日婆媳和睦都是演的哇!关键时候,儿媳是可以拿来给儿子陪葬的。

    闻夫人名声一夜之间败坏。

    凌湙在拥挤看闲的人群里,与段高彦对上了视线,双方一触而走,俱都将眼神关注在齐渲身上。

    齐渲既未按照凌湙的安排来,自然也出乎了段高彦的意料,从他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亦是震惊的,有一种即将脱离掌控的惊讶。

    而此时,闻府大门前终于出现了一人,却是一身白衣素服的丁悦妍,只见她快步走下阶台,到了齐渲面前后,小福一礼道,“齐大哥,我知你悲痛,骤闻三弟妹噩耗,我亦震惊悲痛,只是这街巷人多口杂,齐大哥可否进内里一述?”

    齐渲昂首挺胸,并不与丁悦妍对视,只一意望着闻府门前的御赐匾额,高声朗朗,“闻阁老若不愿与我理论,我便去告御状,请陛下为我齐府主持公道。”

    丁悦妍白着一张脸,极力的想要挤出一丝表情来,可努力了几次都不成功,干脆埋了头塌肩怂背的站着,只嘴里仍小声的劝着,“齐大哥……”

    凌湙皱眉望着她,问酉一,“她是哪房的?”

    酉一看了看人,想了一下道,“闻辉的大嫂,庶长兄的妻子。”

    凌湙想起来了,这就是宁振鸿那个好友丁谁谁的姐姐,还是宁振鸿告诉的他,说听到了她背地里,说齐惠妍与段高彦的情史一节。

    是了,她与段高彦是老乡。

    凌湙迅速往段高彦处望了一眼,却见他正抿着嘴,也正望着丁悦妍。

    丁悦妍在接触到他的目光后,顿了一下,尔后似有些不甘愿般的,要一步三回头的往府里走。

    凌湙掩手迅速交待酉一,“喊住她。”

    当然不可能是酉一开口直接喊,只见他往街角处打量了一眼,便立刻有百姓模样的人开口调侃,“这闻家莫不是心虚?竟派个孙媳妇出来招呼人,我说,喂,你倒是给人家一个交待啊?便是不给交待,这地上的女人好歹也是你妯娌吧?怎地出来一眼都不看呢?我们这些陌生人看了都要唏嘘一番,你这个当人妯娌的,竟然一眼也不瞅?哎呀,你跟闻夫人真是一样的心狠啊!”

    “就是就是,这闻府欺人太甚,不仅罢了人家的官,还弄死了人家的妹妹,怎么地?死了一个孙子,就要人家一家子陪葬啊?”

    “害,人家是首阁,皇帝都要让三分的人物,这小小齐家哪能斗得过?要我说,这位大人,您还是回去吧!这闻阁老家,您当真是得罪不起的。”

    议论一起,便再也压不住了,围观的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说起了往日闻府横行霸道之举,丁悦妍没料竟会引来如此诽论,一时着急,转了脸来急声辩解,“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是我婆母逼的她,是她自己一时想不开,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丈夫死亡的事实,主动殉夫去的。”

    人急是会出错的。

    段高彦咬着牙瞪向丁悦妍,一脸要吃了她的样子。

    凌湙饶有趣味的看着他俩眼神交汇,摸了摸把下巴,“嗬,有意思!”

    庶长兄、嫡三子、家产,真是很难不让人多想呐!

    关谡,你上位的时机到了。

    齐渲怒急大喝,“你胡说!如此夫婿,何谈殉夫?他也配?”

    “老夫说她是殉夫,就是殉夫,齐大人,望你三思而行。”

    僵持了半晌的闻府门前,终于出现了一道灰裳身影,高高的立于府门御赐的匾额下,沉眼望着嗡嗡不止的百姓,声冷眼郁,“府卫何在?怎能容此众多刁民聚拢于我府之外?”

    随他现身的闻府府卫们,个个手持长刀向阶台下奔来,刀尖齐齐对准了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们,大喝驱赶,“后退,后退,后退,十丈之内若有人行,杀、杀、杀!”

    声声威势,立即将百姓们吓的扭头就跑,刚刚还人头攒动的街面,瞬间清空,只余齐渲等仆从,和落地的棺木。

    当然,凌湙几人也未离去,仍立在原处不动。

    只凌湙正扮着不懂规矩的大兵,看似掩嘴小声嘀咕,实则人人皆能听见,“好威风啊!不知遇到来犯边的凉羌铁骑,他们是否也能喊出如此威势?闻阁老家的府兵,当真威武。”

    驱百姓之兵,刀尖对百姓出鞘,威武,威武个腿腿。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闻阁老,危!

    闻阁老与关谡的长相气质属两极分化, 关谡矮胖敦实,形朴似老农,一身学识内敛,闻阁老却是高高瘦瘦, 别看年纪大, 可腰身却仍细挺,有着不输青年人的风仪, 并且一看就是聪明外放型的, 满脸透着精明劲。

    凌湙调查过文殊阁五臣背景, 闻、关二人的学识应当不相上下, 闻高卓却是占了貌好的便宜,从入官开始, 就一直在京中各部打转, 除了外放出京三年镀金时期, 余下年限都在京畿经营,官途升迁极顺。

    关谡却是自入官后,就外放县级区, 实实在在是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 各地辗转三十年,才累积到了足够的资本入京博弈, 一身土腥味是连皇帝都爱调侃的话题, 与闻高卓的官途相比,他这一路爬的可谓辛苦至及。

    二人形态及为人处事,按理是吃不到一个锅里的,可利益却将他们绑在了一起,虽相看生厌,但在有着皇帝为外力的大前提下, 二人合作的倒也相得益彰,和气一团。

    但讲真,凌湙更欣赏关谡这种有地方实绩的,虽为权柄生了私欲,可对比闻高卓这种为做官而做官的纯官僚,人家至少在任地方父母官时,也有过惠民之举,走过田头接过地气,比之京都少出的闻阁老,他是懂民生艰辛的。

    这就是他在分析出二人貌合神离之后,果断选择关谡为合作对象的前提,无论他的私欲有多大,背后站着什么样的集团,他都有着比闻高卓更牢固的实业之心。

    溜须拍马与勤恳做事之间,后者显然更招人待见。

    就如这驱民之举,若换做关谡,当不会直接放府兵引刀出鞘,多少会口出几句安抚之词,尔后善劝引离,再聒噪刁蛮的百姓,也不会顶着一身官威强要留足。

    闻高卓却是自出府门时起,就一副高高在上,目无尘下百姓的模样,那是俯视蝼蚁的漠然,毫无温度的藐视,老百姓的性命于他而言,不值一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