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160-180(第7/33页)

确是赈灾,而非搅和进那摊子浑水中去。

    三郎淡淡道:“哪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他又拿筷子指了指桌上饭菜道:“先吃饭。”

    宋景茂愕然,他同辰哥儿一样,吃不下去,不明白三叔为何能吃得下去。

    三郎朝旁边护卫招招手,“你把唐县令招待本官的这些饭菜一一记录下来,还有外面老百姓吃得是什么也都如实记录下来,本官每到一处,你都要记录。”

    说完,他又朝旁边侄子吩咐道:“茂哥儿,你负责将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如实记录。”

    “还有你,辰哥儿,你不是学了作画吗,那便把中州老百姓所受这些苦难全都画下来,爹有用。”

    宋景茂称是,辰哥儿亦是用力点头。

    三郎道:“都先吃饭吧,后面还有硬仗要打,倘若身体垮了病了,拿什么去打?”

    “你们不吃这一顿,外面的百姓亦不会好过一分,不过是自我感动罢了,若要有心,就好好吃饭,吃饱喝足再全力去帮外面的人解决问题。”

    宋三郎经历得太多,一颗心早被锤炼得波澜不惊,甚至冷静到冷酷,凡事唯有用论,结果论。

    宋景茂亦是心志坚定之人,非但心志坚定,他骨子里还隐藏着一股子狠劲儿,为成大事不择手段的狠辣,听完三叔所言,虽是不忍,但还是努力把米饭往嘴巴里塞,尽管味同嚼蜡,但他得吃。

    宋景辰完全不行,道理是道理,感情是感情,他的感情上完全无法接受,吃不下,他真的吃不下。

    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让他吃这些良心受谴责的东西,明明可以和外面人吃得一样,至少心里不会这么痛苦。

    三郎也不逼迫儿子,这就是成长的必然代价,这顿饭当然可以不吃,但这就是他为儿子、侄子上的第一课。

    ——做心智坚定之人,你所做之事的结果比你所谓的善良不忍更有价值,不是所有善良都会有好结果,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善。

    第165章 部署

    用过午饭, 宋三郎召集唐兴德一众人过来商议救灾事宜。

    遵照惯例,唐兴德命县衙主簿将本县的灾情造册、账本等物交给钦差大人核查了解。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宋三郎仍在面无表情翻看账本,不时在某处停留许久, 做贼心虚的唐兴德等人不由大为紧张。

    ——终于, 宋三郎放下账本抬起来头来环视众人, 目光着重在县衙主簿身上多停片刻, 最终落到县令唐兴德的头上,说了一句颇为玩味的话。

    账本不错!

    是账本不错还是假账做的不错,自己琢磨去吧。

    唐兴德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 不敢接话。再天衣无缝的假账也怕查,就看上面真查还是假查。

    负责做假账的主簿更是大气不敢喘一声, 县令大人上面有巡抚大人罩着,若钦差大人真要追究起来,说不得自己就得出来背锅。

    好在宋三郎只说了这一句便把账本轻轻放下,开始布署赈灾事宜。

    第一、统计县城中富户的人数以及其所拥有土地数量 , 统计城中粮商的数量。

    第二、将城中灾民进行分类管理。

    首先, 老幼病弱为一类, 青壮为一类。幼儿不抗饿,一日可领粥三次, 粥稍稠,以糙米为主, 麸糠少加。老弱一日亦是一日三餐, 粥稍稀。

    另,青壮又分男女, 女先领,男后领, 一日两餐,粟米麸糠对半。

    还有,划定领粥标准,达不到标准者禁止蹭粥,领粥人领粥时需出示凭票,防止冒领多领。

    第三、各官差衙役在执行公务中不得以上欺下、鱼肉百姓,中饱私囊,但有违令者,绝不轻饶!

    衙差五人为一伍,互为监督,若其中一人违令,五人连坐,就地免职,杖三十,轰出县衙。

    若五人互为包庇,罪加一等。

    反之若办事得力,表现特别突出者,会记入赈灾功劳簿,他日禀明圣上。

    一番安排,对唐兴德以及其心腹几人,宋三郎以威吓镇压为主,拿账本说事,警告众人你等的把柄和性命都在本官的手上,要想活命就乖乖配合听话。

    而下面这些承担具体事务的衙役则要通过奖罚分明来调动其积极性。

    安排完毕,宋三郎朝着在座众人道:“陛下对中州灾情极为看重,我等诸位还需尽心竭力抗灾方能不负皇恩哪。”

    唐兴德等人领命下去,只要不查账本一切都好商量,且让他折腾几天,等人一走,天高皇帝远,他唐某人还是这里的土皇帝。

    待到众人都退出去,宋景茂不禁对着三郎道:“三叔大才,侄儿受教了。”

    三郎笑了笑。

    冷不丁,一直沉默的宋景辰突然开口道:“爹爹,这狗官是条恶犬,说不得那天真急眼了,就会跳墙,爹爹不得不防。”

    宋三郎闻言目光闪亮,满是欣慰的低头看向儿子道:“爹爹知道,不过辰哥儿莫怕,巴县的数万民众,乃至中州的千万百姓都是咱们的依靠。”

    顿了顿,三郎目视着儿子,一字一句道:“人心所向,惟道与义。民心所往,胜之所在。”

    说着话,三郎拉过孩子的小手,在儿子稚嫩温热的手心写下沉甸甸四个大字——仁者无惧。

    不过话说回来,仁者无惧,但却不能无谋。小孩说得很对,唐兴德可以利用不能重用,自己手底下得有办事的人。

    思索片刻,三郎招呼宋景茂:“ 茂哥儿,你以钦差的名义,来拟一张告示,就说衙门为抗旱赈灾现要招一批百人左右的青壮做帮役,包一日三餐,工钱每日一百文,凡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伶俐能干者均可来衙门应征。”

    宋景辰从旁补充道:“爹爹,大哥,最好再招一些女子来,这些女子可以照顾那些失去爹娘的孤儿,亦可照顾失去儿女的老人家。”

    “三叔,侄儿觉得弟弟的主意甚好,如此亦可迷惑唐兴德等人,免其多想。”

    三郎点头:“如此,就照辰哥儿所说去办,工钱就同男子一样,不过这招收女工,还是要优先考虑那些家里极度困难,尤其是孤儿寡母之家。”

    宋景茂带人出去张贴告示,并着手招收帮役事宜,宋景辰中午几乎没动筷子,他小孩家比大人更不抗饿,这会儿那股子情绪过去,肚子开始饿得咕噜叫,但他又死倔着不肯说。

    知子莫若父,三郎岂能看不出来他难受,遂带着儿子回屋,吩咐人烧了热水过来,出来时他早就料到灾区必会生活艰难,给孩子带了易于存放的藕粉、冰糖、蜂蜜、肉干、蜜饯、干果等吃食。

    藕粉是用油纸密封着的,分了很多小包,三郎拆开一包,给儿子冲泡好,又融了两颗冰糖进去。

    人是铁,饭是刚,宋景辰一闻见藕粉清甜的香味彻底忍不住,何况这些东西本来是他自己带来的,小孩捧起碗来咕噜咕噜喝个精光。

    三郎问他,要不要再喝一碗,宋景辰摇摇头道:“省着点喝。”

    想了想他又道:“爹,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