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260-268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60-268(第3/17页)

咧嘴笑:“各有各的长处嘛,我们的同学普遍耐得住寂寞,是搞研究的好苗子。我这人当过老师,就有点话痨,总忍不住想说话。”

    她明白黄为民的意思。

    单是昨天大家集体到语言学校报到,她就看出来了,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沉默,i人属性。

    这对出国留学来说,其实是挺麻烦的。因为你到了人家的地盘,人生地不熟的,你融入不进去,你会处处碰壁。

    但这也没办法。

    因为教育部筛选出国名单的时候,主要看的是高考成绩。

    而1978级的高分考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注定了他们普遍不爱社交,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应该不怎么爱出风头。

    因为爱社交爱参加群体活动愿意出头的,在文化的革命的运动中,肯定得是学生领袖啊。

    都当学生领袖了,即便不是坚定地相信知识越多越反动;他们也会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社会运动上。

    但人的精力又都是有限的,此消彼长,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

    那他们高考考出好成绩,顺利被教育部选中出国留学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道理,在任何领域几乎都适用。

    黄为民怎么可能不明白这点?他只是忧心忡忡,他害怕这群聪明的年轻人出国之后,因为性格问题无法适应国外留学生活,反而会造成人生悲剧。

    叶菁菁趁机撺掇:“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引进托福雅思考试啊,通过考试培训的这个过程,让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对国外的生活能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从而提前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自己的留学生涯。”

    黄为民被她说服了。

    照这样的话,那就相当于一举两得,能够省不少事,也对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们好。

    他给叶菁菁保证:“我好好请示领导。”

    叶菁菁美滋滋地等着好消息呢。结果第二天,留学预备班的气氛就不对劲了,大家都不太敢互相交换眼神的感觉。

    她奇了怪了,问谢广白:“发生什么事了?”

    谢广白这些天都在埋头k书,同样满头雾水:“什么事啊?”

    两人面面相觑,都莫名其妙。

    直到下午,他们才终于知道出了什么事。

    预备班上少了一位同学。

    因为这个男生私底下向女友透露,他准备出国后就留在国外,不回来了。

    他女友认为他这种行为是在背叛祖国,背叛人民,所以气愤地举报了他。

    至此,他也别想留在外国了,因为他出国的资格被取消了。

    叶菁菁听的只想扶额,这都叫什么事啊。

    她觉得无语,但教育部特别紧张,出国留学预备班的气氛瞬间凝滞起来。

    好多同学都露出了厌烦的神色,因为大家都害怕自己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咳咳,学霸吧,普遍对政治教育不太感兴趣。

    尤其是之前十多年,他们接受了太多的政治教育,简直到了反胃的程度。

    偏偏大家还不敢抗议,如果是其他时候,他们强调要把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但现在都有人要叛逃了,谁再说这种话,就是典型的白专,动机不纯。

    连叶菁菁这时候都不敢吱声,生怕自己成了出头的椽子,她是真的打算去美国卖操作系统挣美元的。

    好在隔了一天,黄为民过来给他们发通知了,收拾一下准备出发,明天的飞机去上海。

    同学们发出一阵惊呼,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出发去上海没什么好稀奇的,据说上海那边同济大学也办了出国辅导班,说不定现在要把他们转移过去上课。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要坐飞机呢?

    从北京到上海,明明有火车的。

    包括叶菁菁都忍不住问:“飞机票的钱怎么算?机票很贵的。”

    黄为民的心在滴血啊。

    他当然知道飞机票贵,但现在不是没办法嘛。

    他只好含糊其辞:“放心,这些都是公费,你们只需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就行。”

    准留学生们拼命点头,他们之中除了叶菁菁之外,所以也没坐过飞机,不激动才怪。

    黄为民陪着他们一块儿去机场,一块儿坐飞机,然后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同济大学,而是上海的汽车厂。

    他们被安排参观工厂去了。

    叶菁菁从头看到尾,总算明白教育部的用意了。

    就是在给小孩子们显露家底呢,告诉年轻人们,看看我们国家也是有很好的工厂的。我们国家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别到时候出了国,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灯红酒绿,就挪不开脚,死活不肯回来了。

    叶菁菁想明白这一点,生出的想揉太阳穴的冲动。

    她感叹于领导们的良苦用心,甚至心疼他们的煞费苦心。

    但她又清楚地明白,这一招没用,一点点用都没有。

    甚至它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叶菁菁直接找到了黄为民:“黄主任,我想私底下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黄为民赶紧摆手:“别别别,你叫我老黄就行,我也不是什么领导。”

    “那我叫你黄老师。”叶菁菁正色道,“我大概能猜到你们这么兴师动众的用意,但它没效果。因为发力的方向不对。”

    “你也知道,我去过日本,我参观过他们的工厂。这么说吧,小型工厂的条件我不太清楚,但在日本,随便一家中型企业的生产设备,都要比我们今天看到的先进。”

    “人家的管理模式,人家的职工素质,也比我们看到的强的多。”

    “我的这些同学们,没有一个不是聪明人。即便你们不说,他们也能猜到我们现在看的,就是中国最先进的工厂之一。等到他们出了国,发现我们最好的还被人家一般的甩得老远。那大家会有什么想法?”

    黄为民脸色微变,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我们真差人家这么远?”

    叶菁菁点头,没给对方留下幻想的空间:“日本这种工厂,工人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他们的工厂一尘不染,废品率非常低。”

    说着说着,她又想起来一件事,“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出国考察有个很大的问题,明明是在国家统一指挥下的行动,但是一个单位出国考察了,好像就变成这个单位自己的事。其他单位对他们考察的情况一无所知。后面想要知道的时候,其他单位再出去考察一回,这不是在浪费资金吗?”

    黄为民摆摆手:“先不说这个了,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其实她说的,教育部也不是完全想不到。

    比如说现在了,早几年还在文化的革命的时候呢,选出去出国留学的那可都是标准的根正苗红,照样有人叛逃。

    可教育部又能怎么办呢?国家经济发展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