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父汉武帝: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汉]家父汉武帝》 80-90(第17/22页)

好几个瓶瓶罐罐,再次奔往宣政殿。

    没多久,刘彻面前就摆了三个罐子。

    第一个罐子里头装着许多四四方方的小块,呈红褐色;

    第二个罐子里装着的也是小块,亦是四四方方,但形状没那么平整规则,颜色透明偏白,晶莹剔透;

    最后一个罐子装着小“砂砾”,形似雪山盐,只是颗粒比盐要大一些。

    刘彻略显诧异:“这都是你这一月内做的?这回一次做了三样?”

    “是三样,但也可称一样。”

    刘彻挑眉,明明三样看起来不同的东西,如何能称一样?

    “父皇尝尝就知道了。”

    刘据敛眉,从第一个罐子开始,一样取了一块放入嘴中,品尝完毕,突然明白了刘据的话:“都是……糖?”

    不太确定的口吻,是因为味道是甜的,但和他以往吃的糖口感有差异,形状外貌也大不相同。

    刘据一一介绍:“这是红糖,这是冰糖,这是白砂糖。我们从前食用的糖为饴糖,这些是蔗糖。”

    “蔗糖?”刘彻立时明悟,“甘蔗所制?你让晁南前往南方就为了这个?甘蔗也能做糖?”

    “能。理论上来说,天下间一切味甜的东西都可做糖,只是做出来的糖不一样,制作方法并不完全一致,产糖量有很大区别。甘蔗算是产糖量较高,制作也相对容易的。”

    刘彻看向三个罐子,面上仍旧有几分困惑:“这两罐,冰糖与白砂糖,略有几分相似,可这红糖……一白一红,竟是同出甘蔗?”

    “是。甘蔗正常做出来为红糖,但只需用点手段,去除杂质与色素,就能变成冰糖与白砂糖。”刘据眯眼,巧笑道,“父皇,我说过,战略物资不只有盐。糖也是。”

    刘彻面色严肃。

    确实,糖,亦是战时极为重要的物资之一。

    “战时将士体力消耗大,有时为了抢占先机,行军匆忙,日常膳食只能囫囵对付着来;更别提两军对垒之际,就越发难以顾及了。

    “我问过舅舅与表哥,军中会给每位将士分发炊饼,若遇到类似情况,就自己抽空啃两口。但炊饼干硬,啃起来难咽,只能用水送服。

    “而且此举堪堪能保证将士不至于饿晕,无法保证他们汲取到身体所需养分。时间一长,力气不济,就会出现疲软之态。

    “糖不一样。糖虽然无法代替膳食,却比炊饼好用,可以在危机关头为他们补给必备糖分。

    “从前我们唯有饴糖,饴糖产能不大,也不太便于长期随身携带保存。蔗糖不同。这三样不论哪一样,都可以装进小荷包里,塞入怀中,需要时取出来含进嘴里即可。简单,便捷,好用。”

    刘彻听着,眸色逐渐加深。

    “蔗糖……北方甘蔗种植不多,南方……”

    刘据自然知道他想问什么,轻笑道:“晁南可不只这回去了南方。开春那会儿,我便让他南下了一回。”

    刘彻惊诧不已:“你那时便已想到要用甘蔗制糖了?”

    “是。只是我整理出完整方案时,甘蔗的成熟期已经到达尾声,不便制作了。我让晁南南下,便是令他花钱部署,扩大种植。父皇放心,我特别强调过,不能占用五谷田亩。

    “现今他送到长安的只是第一批。父皇若想,还能有第二批第三批。但是运输不易,我建议在南边就地设置糖厂。”

    刘彻认真思索着。

    刘据又道:“父皇,甘蔗的用处可不只这点。”

    正当刘彻疑惑时,他转身取出一个玻璃瓶,与此前装载酒精的一模一样,里头也是无色液体。

    “父皇可还记得,我当日提及,并非唯有秸秆可代替粮食制作酒精,我已经寻到了另一物品。”

    刘彻挑眉:“甘蔗?”

    “是,也不是。用的是甘蔗渣。甘蔗榨汁熬煮做糖,剩下的甘蔗渣可以制作酒精。浑身是宝,一点都不浪费。”

    甘蔗渣,居然只用甘蔗渣就可以。

    如此非但可以减轻秸秆的压力,不必担心会影响牲畜的饲养;也不必分去甘蔗此等原料,减少蔗糖的产出。

    鱼与熊掌全部可得。

    刘彻:……心潮澎湃,瞳孔震颤!!!

    不愧是他的好大儿!即便这些年历经种种震撼,仍旧能给与他莫大惊喜!

    第 89 章

    甘蔗两用。一个制糖, 一个酒精。让少府寺卿与太医署军医处欣喜若狂。

    这些年刘据做出来的东西不少,各部门学习接管起来已经相当熟练。一套流程做了好多回,早就没了当年的兵荒马乱。

    大家也已习惯了太子殿下负责研究, 后续交给他们的安排;更习惯了太子殿下一出手,朝中上下脚不沾地的局面。

    这头忙忙碌碌, 那头刘据优哉游哉等开春。这期间卫青与平阳迎来的大婚。大婚过后, 便有消息传来, 各国使团准备相继出发。但南越二王子赵繁率先来了。

    西域诸国无论大小强弱, 都属外邦。南越为臣属国,政治层面上地位不同,倒不必刘据出面,甚至他呆在东宫都没出门。

    但赵繁是个懂事的,在见过刘彻之后, 略作休整, 便遣人通禀前来拜见他。

    刘据在东宫接见,居上首与他交谈。发现其人眉目清秀,长相俊朗, 举止沉稳得体, 谈吐优雅风趣。

    千里迢迢来到陌生的大汉都城, 不因远离故土而怅然, 也不因长安繁华而沉迷。

    说话时始终保持着该有的态度,没有看不清时局,仍带着身为南越王子的倨傲;也没有过分看清时局,夹杂着身为质子的困窘。

    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 恭敬有礼,却又不逢迎讨好。全程进退有度, 分寸把握适当。言辞温和,总能找到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几乎不会冷场,反而使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上一个让刘据有这种感觉的人是刘陵。

    刘陵……

    想到此,刘据抬眸多看了赵繁两眼。

    不像。

    刘据微微松了口气,心底不免觉得好笑。也不知是不是李夫人和王婉仪的事情让他PTSD了,对任何似曾相识的感觉都过分敏感,哪怕只有一丁点。

    擅于交际之人何其多,又不只有刘陵。

    等赵繁告退,丰禾忍不住感叹:“这位南越二王子还真是个人物。”

    “那是自然。”刘据点头,“他现在也不过十五岁左右的年纪,算起来,赵婴齐归国之时应该只有十来岁。

    “十来岁的孩子,能在前南越王病危之际,压下一众夺位者,拖延时间等到赵婴齐归来,岂是个简单的。

    “聪明,懂事,知进退,长得还好。也难怪父皇对他印象不错,让他住进赵婴齐当年在京的宅邸,还允他时常入宫说话。”

    当然这个入宫说话不会单纯是因为“印象不错”,刘彻大约也想多观察他,看他是否有资格被大汉扶持接掌南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