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说: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郡主说》 140-150(第10/12页)

砸人的小娘子跟她没有半点相干。

    被她这么一说,陆西雨反应过来自己的失言,也就不觉得刚才挨这一下打有多冤了。

    他对郡主有气,其实并不光是因为两人船上初见时她将他骗得团团转,更多的,是因为他七哥。

    七哥同他提起她时,曾经说过,他自小就过得寡淡,无欲无求,是生是死都没有多少区别,她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想要的。

    陆西雨觉得那位小郡主心机深沉、捉摸不透,不要说良配了,只怕连个好人都算不上。

    可七哥却说,他清醒地知道她真实的样子,知道即使只是碰一碰她、也会被她枝茎上密密的利刺扎伤,但他仍旧愿意去掉所有的防备,让她将最长的那根尖刺扎进他的心脏,用他的心头血永远供养着那朵花,让她能一直展露出姝丽的殷红。

    他要再赌一次。

    赌她不会将这根刺拔出去。

    只要这根刺不拔出去,他的心就还是活着的,就能一直向外涌出鲜血。

    逐渐地,只要时间够久,它们就会长在一起,变成一个畸形扭曲、但共存共亡的生命。

    这跟陆西雨想像中的爱很不相同。

    仿佛向死而生,拉着人往深渊里坠,阴暗又隐秘,一点都不让人向往。

    但这是他七哥的决定,所以他还是认真地点了头,发誓绝对会替他保守住船上见过陆扶光的秘密!

    可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忿。

    他七哥为了陆扶光,是真的做好了所有的安排,为了一个可能什么都得不到的未来,几乎在对自己敲骨取髓。而她却什么都不需要付出,连一点真心都看不见,说不准就是个骗子,实在可恶至极!

    可刚才……

    虽然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就是隐约地感觉到,郡主对他七哥也不是浑然的不在意。

    也许只是他不懂,误解了她。

    更何况,她还关心燕郡王府,担心他的话给七哥招祸!她果然也没那么坏!

    但即使他心里有所释怀,他嘴上却还是非要争上一句:“我不是看这里只有我们三个,都是自己人,信得过,所以才不小心口无遮拦……”

    “谁同你是自己人?你信我做什么?”

    小郡主抚着手里的牡丹花,漫不经心道,“说不准我回头就去告诉皇祖母,‘河东陆氏与我同辈的八郎君亲口说了,燕郡王世子去岁在河东重兵压境’,都不用别人动手,你在金吾卫当差的那位亲兄长,肯定先打断你的腿。”

    这话比圣旨都有用,从小就因不肯念书而总被亲哥拿荆条抽的小猧子狗当即就将嘴巴死死抿住,再不敢多蹦出一个字了。

    但他仗着陆扶光看不见,对着七哥使劲儿地瞪大眼睛,眼睛里写满了“你看她!”的哭诉告状。

    陆云门的目光却只在他的脸上一掠而过。

    随后,少年见那牡丹摔得有些散了,便低头取过了案几后的宝匣,从里面为陆扶光挑选新的发簪。

    “原来河东遭过如此蝗灾。难怪了。”

    小郡主耳边没了聒噪,看起来十分乖巧地将头偏向了陆云门,让小郎君为她戴簪,“我之前便想,表兄的封邑分明有良田数顷,怎么去年收上来的租赋却多是蚕丝。”

    明明每个字都听得懂,可连成个句子,陆西雨就是听得云天雾地,只能又去看他七哥。

    可陆云门却只是顿住了一瞬的指尖。

    随后,少年就将一枝玉鸳鸯簪到陆扶光的髻边,面色如常:“我今日才知此事。”

    知什么?

    怎么就知道了?

    “郡主。”

    陆西雨快憋坏了。

    他虚心求教问,“什么表兄?你们……”他看看陆扶光、又看看陆云门,“究竟在说什么?”

    “这叫我怎么明说?”

    小郡主唇角弯弯,随意揪掉的牡丹花瓣落到她裙子靡丽的绫锦上,盖住了那只金绣的蟾蜍,“我只能说,若我在河东为农,我也讨厌河西陆氏一支。”

    “河东地有太孙的封邑。”

    少年神色静静道,“按大梁制,‘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调’1,若虫灾如实上报,他封邑处的百姓至少可以免租。但此事被化小,租调一分不减,而田中的粮食遭到虫食,百姓交不足数,只能以丝蚕充租。”

    “那关我们河西陆氏……”

    陆西雨下意识接了一句,忽而想起了当今的太孙妃是谁,登时不再说话了。

    过了半晌,他还是小声言倒:“太孙妃又未必知晓此事,就连太孙,也可能是遭下人蒙蔽……”

    但说着说着,他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就算是成日只看灵异志怪的他也明白,要是一个做太孙的人、连自己封邑的情形到底如何都不清楚,那就是“蠢”。

    这可并不比“贪”好听多少。

    第150章

    150

    陆西雨彻底安静了。

    过了片刻,陆云门便在小郡主的要求下,同她讲述了去年灭蝗的经过。

    陆小郎君这桩并未上达天听的功绩,小郡主其实是知道一些的。

    他刚势如劈竹地使河东的灭蝗颇具成效,随即就因听闻战事吃紧、急疾奔去了北方,连河东刺史领功时以“蝗独不害河东境”来彰显自己治理清明的事都没听过。

    等到秋收时,田地收有获、百姓不甚饥,手头并不宽裕的太孙拿到了足量的租赋,河东刺史也因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所有人都皆大欢喜,却没人感谢陆云门的恩情。

    如今崖边寺不过一句挑唆,倒是一呼百应地让陆云门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们因为你不问世事、不计较得失,所以就总是随意拿走你的东西。我很不开心。”

    小郡主松开小郎君的手,边说着,边一片片地撕着落在绣裙上的花,葱白的指尖很快被花汁染上了淡淡的胭红。

    少年看着她。

    “我出手灭蝗,本就不是为了领功。”

    他以前从未在意这些。

    他只是想要尽他所能地尽快灭蝗。

    至于事后其他人如何看他、他会因此得到或失去什么,他根本就不在乎。

    可现在,听到她说不开心,他却好像有些在意了。

    “你当然不是。”

    小郡主转头向他,“你说得避重就轻,以为我不知道,但我只听大参方才的几句话就能想得出来,河东百姓一向将蝗视为应天意而来的神虫,对它们从来都是‘眼看食苗,手不敢近’,碰伤一只都觉得会遭天谴。你当着他们的面要焚瘗灭蝗,无异于要给他们降下没顶之灾,他们为了阻拦你们,轻则连连哀求、以头抢地,重则……”她顿了顿,没有明说,“若不是你手下兵士一向严守军规、绝不伤百姓分毫,只怕要闹得四处见血。真为了领功的人,才不会沾染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