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60-170(第5/16页)
生产的糖了。
但是以目前这个世道的产量,糖永远都是缺乏的,所以这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物,足够让人心动。
“臣多谢大王体谅。”
荀攸得到了大王的承诺,对未来治理益州越发有信心了。
而此时距离中秋节就只有一天了,这个节日还是杨秋建立昭国之后开始提倡重大举行的节日。
所以说完正事之后,荀攸就就跟杨秋闲聊了一下明天简单过中秋节的事情。
比如荀攸已经让下面的人做好足够多的月饼分发了。
至于太史慈那边,军队自然也在休整。
昭国的军队完全不进行进攻,而是就这么在梓潼还有巴中原地休息。
于是刘璋和刘范就烦恼了起来,这简直就像是在头顶上悬了一把刀,这还让人怎么睡得着?
而在长安这边,八月十五的前一天,昭国这边就已经有大量的粮草武器开始往南边运送,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士兵在这一天南下。
调兵的人自然是贾诩,他依然是昭国的太尉,所以掌管全国兵力。
之所以这个时候调兵,自然是因为南边的消息传过来了。
那么按照计划,贾诩将马青赵云两位将军调往了南方,当然这两个将军还带了大量的兵卒往南行军。
与此同时,赵云身边还带了徐庶这位军师。
至于马青,他身边跟着的人则是杜畿。
当年杜畿参加了昭国的考试,直接成为了当年的状元,所以过去几年受到了重用。
而现在把这两个文臣调到南方,自然是因为益州不能只有荀攸一个文臣,不然就势单力薄了,
所以还要陆陆续续再添加一些人。
这样大面积的调兵遣将,自然引起了长安人的讨论,此时也不需要再隐瞒,所以贾诩和邓容这边也给外面放出了风声。
那就是昭国已经占据汉中,目前调集的大量兵力是去收复益州。
这爆炸一般的消息,直接将郑玄昨日到达的消息压制了下去。
长安各大酒楼之中,都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大王何时收复益州的事情。
“我这边有确切消息,昭国军队已然控制了金牛道和米仓道,所以如今才大量派兵南下。收复益州之事已成定局,昭国当下已成西秦之势!”
此时,长安一处酒楼包间里面,司马懿与诸葛亮仲长统相约在一处酒楼共享美酒,谈天说地。
原本他们是想讨论郑玄到来长安会产生什么影响?接下来郑玄这位大儒又将会在长安做什么。
可是下午这个消息传来,三人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了益州,而司马懿得到了更确切的消息,所以他此时感叹出声。
“若真是如此,恐怕刘荆州会立即倒向豫州朝廷!”
这是诸葛亮的第一反应,同时也很震惊昭国这次行军的隐秘,怎么会完全没有风声?
若按照时间来算,分明是不久之前动兵的,为什么能够让人毫无察觉?
“关东诸侯估计要惶恐不安了,汉中、益州一旦被彻底掌控,向东出兵便轻而易举。
我现在倒是想与诸君下个赌注,不知这天下多久才能统一?”
仲长统此言一出,司马懿笑而问道。
“公理现在就坚定未来是昭国一统天下了?”
仲长统只是笑而反问。
“仲达难道还觉得关东等地有希望?”
第164章
司马懿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事情,来到昭国之前他还以为昭国强盛靠着侥幸。
毕竟关东士族都把目光放在了中原,认为昭国最多昙花一现。
但来到长安已历快要半月,司马懿虽然依然无法懂昭国如何快速兴盛起来的。
但是长安的繁华强大已经让人不敢再坚信关东之地有崛起的可能。
除非关东之地的所有诸侯团结起来打一场生死决战。
不然单方面的势力争斗,实在看不出哪一家诸侯有希望。
当天宵禁之前,司马懿忍不住和老友杨修又来到了书房里面闲聊。
“明日长安举办如此大的盛会,还宣扬得天下皆知,是否昭王一开始就计划着用这件事掩盖南下出兵之事?”
杨修看着好友好奇的样子,他笑而出声。
“仲达,军事机密我确实不知,除非朝廷公布。今日长安城所聊益州之事,那都是朝廷愿意公布出来的消息,也是为了让明日的节日过得喜庆一些。
我只是廷尉府一个侍郎,涉及到半年前的军事布置,我着实不清楚。
不过以我们这位大王的风格,上次出兵凉州,众人还以为大王当时去了幽州战场,谁能想到一举定下凉州?
按照以往经验来推测,你的猜测大概率是对的。而我还可以肯定,汉中早就被朝廷所控制,只是为了攻打益州,一直没公布这件事情罢了。”
凉州,那确实是很漂亮的一战。
曾经乱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现在已经安宁了下来,还让西域的通商道路开始变得繁华。
“郑公抵达长安一事,天下士子恐怕都会关注,但昭王现在在益州,昭国这边是如何打算的?
毕竟以郑公的身份,他说的话恐怕会对天下读书人产生影响。难道昭王真的不担心吗?”
司马懿可不觉得,郑玄的到来只是为了和昭国的士子们交流一番。
这很有可能是关东与关西两地的经学要开战了。
若只是普通名气的大儒名士争论,那跟凌霄楼的辩论也没什么区别,大家都习惯了,不会惹得天下人瞩目。
但是郑玄不一样,他可是直接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融合在了一起,可以算作关东之地经学第一人。
也就是说他掌握着经学言论的解释权,大家都信他的解释说法。
虽然也有人不赞同,但这世界上就是谁的声音大,谁的言论就有道理,如今的郑玄,那绝对是当世大儒第一人。
他要来找昭国,也没有人阻拦,长安这边早就已经派人接待了郑玄一行人。
现如今司马懿想的是,万一郑玄要从政治或者谶纬之说上攻击昭国,虽然不会让昭国元气大伤,但在名声上也是会大受影响。
这个年头,每个诸侯下面都会养一些大儒名士,其实就是为了争取话语权,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那就是要给自己养一批水军。
当然,水军的质量有好有坏。
劣质的水军就是复制、粘贴,当别人言论的喉舌,没有自己的见解。
高级的水军就是能够从思想上让人信服,让人觉得他说的都是对的。
“郑公并非那等浅薄之人,长安如今的情况,所来之人都会受到震撼。郑公就算最开始有针对之意,恐怕接下来也会转换方法。
更何况,我昭国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