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反派夫妻日常(穿书)》 70-80(第3/15页)
程思源也不想多提他那不堪的过去,只提了一嘴后,便又请他去了自己书房。
而这会儿,叶雅芙同桂花婶子一道在厨房里帮苏慧娘的忙。
苏慧娘虽是第一次见叶雅芙,但却对她并不陌生。早在她来杭州前,就听丈夫提起过她了。
“我听相公说,弟妹做的一手好菜。”苏慧娘温温柔柔的,典型江南水乡的温软女子,“我只会做些家常菜,一会儿吃了,还望弟妹和婶娘不嫌弃。”
苏慧娘生得慈眉善目的,天生一双爱笑的眼睛,圆圆的团子脸,很亲和。
她一看到康哥儿就十分喜欢,拿了早备下的稀奇吃食给了康哥儿吃。康哥儿拿着吃后,就同张书文去了。
此刻程家厨房内,除了个厨娘在外,就是叶雅芙等三个。
程思源是南山书院的老师,祖上也是有些家底的,否则,也不会在这梅花巷购下一处宅院来。
程家厨房里雇了个厨娘帮忙,另苏慧娘身边,还有个丫鬟伺候。再有就是,门口有守门的家丁,程思源身边也跟了个既类似书童又类似小厮一样的人。
细算下来,家里也雇了四五个人帮忙。
平时就两口子住时,倒无需苏慧娘亲自下厨。但今日,家中来了客人,她一是怕厨娘一个人忙不来饭食,二则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厨房的窗半开着,已入秋了,窗外院子里,桂树花开得正旺。
原本,叶雅芙觉得能得甜水巷里那样的一处小院落就很好,既温馨又干净。虽不算大,但却足够住。
可现在进了杭州城,见识了这程家的院落后,叶雅芙的心不免也大了起来。
她又觉得,还是程家这样的房子好。
这光一个厨房,就比得上她在甜水巷住的那间卧房了。
而且院子大了,可在院子里侍弄些花花草草的。视野也宽敞,不仅有卧房,也还能有自己的书房。
这样的宅子住着,才叫一个舒坦。
于是,叶雅芙又把自己的目标定得更高了些。
人活在世,有些追求 ,也没什么不好的。
有目标,有追求,才有不停努力、拼命挣钱的动力。
见叶雅芙这会子出神,一直盯着窗外的那棵桂花树看,苏慧娘便笑说:“我听相公说了,他说以吴兄弟之才学,只要他能走进那个考场,必然能榜上有名。瞧,这桂树花开得多好啊。待得吴兄弟秋闱高中后,来年便可同我家相公一道入京赶考去。”
叶雅芙不知道吴容秉能不能考得中,因为剧情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偏离《一品首辅》那本小说了。既偏离了小说,她的上帝视觉自然就渐渐失去了效果。
但吴容秉应该可以考得中的吧?
第72章 第八十二章杭州城里的商机
科举高中有个极文雅的词,叫“蟾宫折桂”。
如今这程家院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更是好兆头。他们借居在此,也沾了程家的光。
“多谢嫂子吉言。”若吴容秉当真蟾宫折桂,中了举人老爷,那自此之后,他在那本书里的命运,就真的彻底改写了。
若不是书中剧情强行按头让他成为反派,他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再踏上那条路。
那往后他的一生,包括那吴二郎的一生,就都得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蝴蝶效应,小小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引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叶雅芙心情莫名激动起来,因为她潜意识里是觉得吴容秉此番可以高中的。
可又怕……万一呢?
在杭州城的这一个月,在秋闱考成绩出来之前,叶雅芙觉得她的心应该都不能得以平静。
对吴容秉的前程,叶雅芙倾注了许多心思。所以,这会儿在收获成果时,她自然十分在意。
帮着一起忙完了饭食后,程思源夫妇招待了叶雅芙等人吃了午食。
因赶了半日的路,也挺累,所以吃完饭后,各自都先回房歇着去了。
正如叶雅芙提议的那样,她带着康哥儿同桂花婶子住一间屋子,吴容秉则与张书文暂挤一间屋。
张书文没午休,吃完饭后回了趟屋子,同吴容秉打了声招呼后,就出门去了。
一来他的确不只是为护送吴容秉来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也想在这杭州城里寻些机会。二来,他是怕会打扰到吴大哥休息,从而影响到他的状态。
眼下,自然是吴大哥考试最为重要,其它一切都得往后排。
张书文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寻得到商机,能寻到自然最好,如若不能,也不强求。
但以这样的一个借口出去,以好不打扰吴大哥休息和温书,也不至于令吴大哥心中内疚。
可吴容秉如此心思细腻之人,自然能窥得张书文心思之一二。
既他有这样的心,吴容秉心里领了他这个情,并也记下了他的这个好,也就没开口点破。
“出门在外,书文兄弟还是注意安全。”吴容秉善意叮嘱。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张书文很崇拜这个吴家的大哥,也很愿意听他的话。十多岁少年时期叛逆时,有时候脾气硬起来连父母的都不听,但唯愿意听他的。
说起来也奇怪,这吴大哥劝人的方式总能让人耐下性子来。他说的那些话,总能让人安静听下去。
所以曾经一时,他敬仰崇拜着吴家大哥,见他越来越好,他心里也高兴。
虽然后来他出了些事,而他也因他出事心态崩了,书也不读,只逃避到了县城去学手艺。但也不得不说,吴大哥正是他贵人,引导了他去走一条适合他的路。
他不是读书那块料,再坚持下去,不但徒然,反而还会让他陷入到一种僵局中。
书读得多了,旁的什么都不会,只在家啃老本。若最后能读出名堂来还好,若一直读不出名堂,一辈子也算是耽误在了读书这条路上。
不说旁的地方,就只富阳县那地儿,有多少殷实人家是因读书给读败了的?
朝廷重文轻武,读书人备受尊重,所以,很多人哪怕倾家荡产,也想考出个功名来,光宗耀祖。
张书文虽不是读书的料,但却不迂腐。他懂及时止损的道理。
既走不通读书这条路,他自然得及时掉头,去寻别的出路。
而如今的这条路,正适合他,他也极喜欢。
张书文心里是觉得,如今这条路,也是吴家大哥帮自己选的。所以,他心中对吴大哥就更是崇拜和感激。
他自己心里是把吴家大哥当恩人了的。
“吴大哥放心,我必会注意。”
吴容秉笑容温雅,对眼前这个兄弟,他自不吝称赞之词,只见他笑望着人,夸他道:“书文兄弟之才在木工上,不过学了三四年时间,便能有今日这样的手艺,日后必能成大才。”又说,“朝廷虽重视文人,但也极重视能工巧匠。如书文兄弟这般的人才,日后若得机会,必然也会深得朝廷之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