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多年的公主回来后: 11、第 1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死去多年的公主回来后》 11、第 11 章(第1/2页)

    翌日天刚亮,狄钺就把南荛丢失的簪子送过来了。

    他大半宿没睡,辰时未到便按捺不住地跑过去,却忘了南荛身子弱要多睡,并不会早起。

    绿盈在屋外头拦住他,“娘子眼下还没起,将军把簪子给奴婢,奴婢回头交给娘子就好。”

    狄钺却捏着簪子,支支吾吾肯不给。

    绿盈用怪异的眼神打量着他,好好一个男人,怎么还扭扭捏捏的?

    她没好气道:“将军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狄钺是想再见公主一面,以确定自己真没做梦。

    簪子就这么交出去,他岂不是白跑一趟。

    他不好意思说,摸着脑袋道:“我、我等会儿再来吧……”说完一溜烟地跑没了影儿。

    到了戌时,狄钺又来了。

    南荛仍旧未起。

    午时,狄钺第三次偷偷摸摸过来,这回连门都不好意思敲了,趴在墙头悄悄问绿盈:“那个,我……”

    绿盈已经懒得搭理他了,不等他说完便拉开门,示意他进去。

    狄钺大喜,直接从墙头翻进了院子。

    谁知这一跳,刚落地就对上一双明丽的眼睛。

    寒冬腊月时节,能遇着个无雪亦无风的日子便极好,这日,午时的日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极为暖和。

    南荛正坐在院子里,边晒着太阳边喝药。

    见狄钺捏着簪子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她毫不介意,反而朝他莞尔笑笑,嗓音柔婉,“多谢将军跑这一趟,敢问将军如何称呼?”

    狄钺受宠若惊,拱手道:“鄙人狄钺。”

    “狄将军是丞相部曲?”

    “这个……”其实不算,狄钺是羽林郎中,虽与裴相亲近,却供职宫中,但这话一说,好像显得他过来是别有所图,便含糊道:“算、算是吧……”

    南荛也不细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没有必要刨根问底。

    她示意绿盈收下簪子。

    “此处备了热茶,狄将军可要坐下来,喝几口茶暖暖身子?”见对方还迟迟不走,她又适时开口,递下台阶。

    狄钺嘿嘿傻笑着,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心想:真好,公主现在可真善良温柔。当下飞快地答应下来。

    -

    廷尉审出投毒之人时,已是三日后。

    王徹顶着上头压力,连着几日昼夜不休地审犯人,犯人疯没疯他不知道,他只觉得自己再审下去快疯了,一出结果便马不蹄停地派人去丞相府,顺道换了身官服进宫。

    谁知刚进宫面圣,恰好看太傅杨晋、尚书令陈之趙等人都在。

    王徹心里“咯噔”一声。

    他刚觉头大,身后便传来一道冰冷的嗓音。

    “看来臣又来得巧了,正好也来听听这桩案子。”

    一道峻拔的身影,不紧不慢地从外头进来。

    殿外刮进的风卷起深色广袖,其身影凛冽挺拔,端的冷峻透骨。

    裴丞相也来了。

    其身后,紧跟着此番负责杂治诏狱的长史严詹、御史中丞孔巍。

    当今天子萧文惔头戴冕旒,端坐于上方。这位年轻的帝王如今二十五岁,正是施展韬略治理江山的年纪,奈何他并非先帝所出,而是宗室之子,初登基之时根基便不够深厚。

    加之相权过重,昔日太皇太后的邓氏家族仍然积累不少声望,势力庞大,非一朝一夕可打压。皇帝为此费尽心思,着力提拔段氏,各方掣肘,不料段氏又横遭变故,边关动荡,朝堂不宁,开春后恐又起战事,届时军饷吃紧,派何人出征都是个难题。

    连日来,皇帝心底已堆满愁绪。

    今日段氏案刚有进展,裴丞相便来得这么快,皇帝注视着这位昔日扶持自己登位、而今却只手遮天的权臣,欲言又止,最终只道:“还不快给裴相赐座。”

    内侍搬上软席,裴淩对帝王施礼后,拂袖坐下,含笑看向对面的太傅杨晋,“太傅这几日进宫倒是勤勉。”

    杨晋说:“我进不进宫,干丞相何事?未免管的太宽。”

    裴淩说:“太傅进宫与否,当然不关我事,不过,我今日要说的事倒与太傅干系颇大。”

    他话到最后,咬字已透了一股杀伐冷意。王徹意会,忙不迭将手中奏章递给一侧中常侍吕之贺,由对方转呈给皇帝。

    皇帝仔细扫去,看了许久都未开口,杨晋见他们如此直接,坐了半晌还是按捺不住,起身开口道:“陛下!单凭这些调查并无法佐证段纮清白,臣先前便言明,所谓‘击登闻鼓的女子’身份未明,且死的蹊跷,岂知不是有心人自导自演……”

    他话未说完,便被裴淩冷声截断,“杨太傅看也未看,怎知这奏章内容是什么?”

    杨晋无言,皇帝已闭了闭双眸,将手中奏章阖上递给吕常侍,“给太傅看看。”

    杨晋接过一看,惊觉这奏章内容不过是廷尉这一年来所断刑狱之年末总汇,并不涉及任何段氏案,面色变了又变。

    他抬头,又对上裴淩几分戏谑嘲弄的目光。

    裴淩五官生得极好看,眼睛尤为肖似他早逝的母亲,眼尾上挑,时而清隽风流,时而冷峭如刀,整张脸半分不像生父。

    杨晋看着那张令人生厌的脸,攥着奏章的手气得发抖。

    原来,裴淩早料到杨晋秉性,便事先叮嘱王徹先上呈无关奏折,诈他一诈,果然杨晋着了道,举动让皇帝生疑。

    杨晋抬头失声唤道:“陛下……”

    皇帝沉声道:“不必说了,王徹,把段氏案的奏章呈上来。”

    王徹:“是。”

    皇帝极快地扫过,面色逐渐凝重起来,几人神色各异,皆不敢言语,殿中安静得掉一根针都听得见。

    片刻后,皇帝的声音才慢慢响起:“此事,丞相如何想?”

    皇帝不作表态,也并未直言奏折里写了什么,只问裴淩怎么看,显然,他笃定裴淩提前看过奏折。

    段家案,本无人抱希望,就连昔日重用段纮的皇帝也不得已放弃皇后一族。

    是裴淩临时命王徹提出来的。

    到底是留个转圜余地,还是撕破脸,皆看用什么态度处理。

    “证据确凿,自然依法办案,还无罪的人清白。”裴淩淡淡说着,顿了顿,含笑看向杨晋,“不过,臣觉得太傅方才所言也不无道理,那死去的女子虽有信物证实身份,但信物可作假可偷窃,焉知不是被人冒用身份。太傅以为呢?”

    他一会儿一个态度,杨晋原以为他今日是要同自己撕破脸了,如今又似有各退一步之意。

    原先,他们未私下通气,但段纮一死,大家都该心照不宣各取所需,谁知这裴淩临时不知着了什么邪,猝不及防来了这么一手,反将他自己摘得清白,锅全叫他们背了去。

    竖子!

    杨晋面色铁青,心中恼恨。

    御前不可失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