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23-30(第3/19页)



    ……

    魏征才给学龄的皇子们授完课,此刻正坐在值房内,与孔颖达两人商议编修书籍《孝经疏义》的事。

    按照老魏的想法,应当建议陛下由太子殿下总揽修书之事,孔颖达、颜师古从旁坐镇,或可解除此番坠马带来的冲击。

    这会儿,小老头就使劲浑身解数,正耐心劝着孔颖达出马。

    孔颖达于贞观六年已被任命为太子右庶子,还协同魏征修撰过《隋史》,是出了名的太子严师。有时候,孔颖达脾气上来,谏诤储君行止不合规矩之处,魏征都听得瞠目结舌。

    实在是这老小子一点儿没给太子留面子。

    虽然,魏征也就半斤八两吧。

    孔颖达沉思片刻,还有些顾虑,抬眸就瞧见兕子半个身子趴在窗边,笑眯眯跟他们打招呼:“中午好呀,老魏老孔,吃过饭了吗?”

    古板老学究孔颖达闻言,嘴角抽了抽。

    倒是魏征已然适应了这种

    称呼,起身回话:“已经丑时三刻,臣等早就用过大食了。公主来这里有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们。然后,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兕子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一番,被魏征从窗框上拎着后领子薅下来。

    魏征:“公主但说无妨。”

    兕子露出一副“那我可就不客气了”的表情:“老魏,你们能不能再多喜欢兕子一点,一点点就好啦!。”

    魏征:“……”

    孔颖达:“……”

    在晋阳公主身上,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孔颖达就没见过这么直白来讨喜欢的小孩儿,老古板的脸上露出一丝错愕,有些为难地看向魏征。

    魏征……魏征他也不会应付这种情况啊!

    小兕子乘胜追击,双手合十摇了摇,拜托道:“兕子超喜欢你们的,想要老魏和老孔也喜欢兕子!”

    萌嘟嘟的小萝莉今日穿着一身浅黄的半臂,底下是橙绿间色的八破裙,在靓丽春光中简直像是个花间小精灵,魏征和孔颖达的心一下子就被萌化了。

    要知道,就是他们的亲孙女,都不曾说过这样讨阿翁欢心的话!

    【叮,检测到好感值变化。】

    【魏征对您的好感值增加10点。】

    【孔颖达对您的好感值增加10点。】

    【宿主当前朝臣好感值:1873点,请再接再厉。】

    嘴甜会卖萌,果然是一门能混饭吃的手艺!

    兕子决定趁热打铁,再去找认识的朝臣们薅羊一圈,指不定就凑够两千好感值了。

    于是,魏征和孔颖达还没来得及吱声,就看到晋阳公主欢天喜地又蹦跶着跑出去了。

    离开前,公主还不忘折回头对他们招招手:“老魏,老孔,要好好的,下次再找你们玩。”

    ……

    没几日,这件事就传到了李二陛下的耳朵里。

    张阿难忍不住笑意,只好将头埋得极低,禀报道:“晋阳公主先找上了魏侍中与孔司业,而后又按序寻了房相公、长孙相公、褚侍郎、虞老县公(虞世南)等。咱们公主一向嘴甜,逗得诸位大人心花怒放,无不欢喜呢。”

    李世民近日正暗中派人去查韦氏,等待时机处置争储之事,这一堆乌烟瘴气的事情搞得人心烦得很。

    谁知道,乍一听到兕子的消息,竟是他的贴心棉袄跑路了,去逗别的小老头儿开心了。

    李二陛下很不满,冷哼一声道:“他们一个个在朝堂上数落朕倒是牛劲十足的!”

    “兕子也是,朕心中郁闷,也不知来宽慰宽慰做阿耶的,跑去跟他们亲近……”

    这股醋劲儿还没发泄完,兕子就从外头推门进来了。

    小萝莉今儿个也奔波了大半日,累得精疲力尽,一进门就熟稔地爬上食床,四仰八叉倒下后,才幽幽道:“耶耶不是有青雀嘛,连阿兄生病都不怎么探望关心,哪里需要兕子亲近。”

    李世民气笑了:“谁说朕没有去看承乾,朕跑了几趟,都被他闹脾气挡在外头了!”

    兕子眼前一亮,真诚夸赞:“阿兄好腻害!”

    李世民:“……”

    贴心小棉袄不贴心了,还反过来刮得他心里凉飕飕的。李二陛下有些不是滋味,往食床另一头坐下,说起了气话:“青雀不省心,承乾也不是叫人省心的,你这小丫头,最不叫朕省心。”

    兕子满脸无辜。

    要不是为了给耶耶换玉米苗,给阿兄治腿,她才不用这么累呢!

    小萝莉也生气了,将身子一扭,背对着李二陛下盘腿抱胸坐好,扁扁嘴道:“哼,仙家果然说的没错,子女不和,多半是老人无德!”

    李二陛下闻言如遭雷劈。

    什么?仙家都知道这事了?无德?谁无德?哦,老人,那看来是说太上皇。

    谁知兕子又贴心地补一句:“耶耶不是好耶耶,是无德耶耶!”

    这一句话,换来了李二陛下整晚的沉默。

    ……

    兕子可不管她阿耶拔凉拔凉的心。

    这几日气温适宜,正处在立夏之前的玉米定植时期,自然要抓紧时机,将刚换到手的玉米苗种下。

    堆肥起垄,提前整地的事务,宋管事已经做得得心应手。因而兕子一过来,就可以不用耽搁时间,开启定植。

    鉴于玉米这外来物还挺容易生病,兕子便特意跟系统讨教了趋避害虫、促进生长的种植好法子。

    说起来也不难,大唐本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稻、麦、粟、菽、黍、栗这几类,其中,菽(豆类)中有一种红小豆,在它的根上广泛共生着根瘤菌,不仅能固定土壤氮肥,免去施肥,还能有效忌避玉米的天敌害虫。

    听到兕子要种红小豆,宋英成等人都有些惊讶。

    在大唐,菽类通常会被官府用作饲料,只有穷一些的百姓才会将其用作主食。④

    不过公主的建议向来能够避免许多农作物的虫害问题,这一点,宋英成和庄户们深有体会,便都没有提出异议。

    须臾,庄户们便将去年留的红小豆种子都搬了出来,与垄边几乎望不到头的玉米苗堆在一处,以待播种。

    这一回与种胡萝卜不同,植物都种在田垄上头,垄宽不到三尺(90厘米),高三寸(10厘米),两边留出下陷的走道,也能方便做排水沟渠。

    兕子叫人均匀挖好了小坑,每垄种植两行玉米苗,又在玉米苗的外侧各种一行红小豆。

    相比起定植玉米苗,红小豆的穴播可就轻松多啦。庄户们只需要在穴中撒上三粒种子,盖好薄土就成了。

    今年种植的玉米大约有三十亩地。

    万界庄园内的这种玉米产量不算高,按照大唐的地力施肥条件,亩产最多能达到一千斤。但好在,该品种抗倒伏、抗病害的能力尤其强,种植成活的几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