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 40-50(第9/15页)

 兕子无奈,上前忙将城阳替换下来。她一左一右拽住蹀躞带,气沉丹田,双手用力一提,试图将笨蛋雉奴给拽起来。

    随后,“刺啦”一声——

    腰带划破了锦缎,袍子断成两半,人兜头栽进了猪圈里头。

    不过须臾,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就听到了自家小儿子响彻天际的哀嚎声。

    沉迷看猪的帝后二人连忙赶过来,就瞧见雉奴正被几头受了惊的小猪追赶着。

    兕子在猪栏外无奈吐槽:“别喊啦,那猪还没有你膝盖高!”

    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命人将李治抬出来,一脸看的热闹不嫌事大:“怎么,猪崽子吃奶,你也跑进去抢一口?”

    李治难得胆大一回,却换来掉进猪圈的阴影。闻言颇有些委屈道:“阿耶,兕子将我的衣裳都抓破了,我才掉进去的。”

    兕子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我方才分明是要扯你出来,谁叫你自己太没用,将衣裳全弄坏了。都十二岁了,还这么爱跟阿耶阿娘告状,没羞!”

    李二陛下挑眉,瞄一眼雉奴从胸口往下碎的稀巴烂的圆领袍,欣慰的抚了抚胡须。

    吾女天生神力,像极了朕年轻时候!

    第47章 47 四菜一汤,香迷糊了。

    贞观十四年的孟春, 前线终于传来好消息。

    高昌王鞠文泰惧忧而亡,儿子鞠智盛登上王座。

    军中有人建议侯君集趁着鞠文泰下葬时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侯君集倒是还有几分大唐将军的气度仁义, 拒绝这一提议, 改攻高昌田地城,俘虏七千余人,并顺势包围了都城。

    这批回长安传喜讯的队伍中, 就有田地城擅于种葡萄、酿酒水的农匠数百人。无一例外,都是秦善道亲自挑选派回的。

    李二陛下知晓了战况, 胜券在握, 自然开怀。连带着对侯君集的责问语气都轻了不少。

    说起问责之事, 还多亏了秦善道那小子入城之后留了心眼。他一边挑选工匠和良种, 一边注意着侯君集和手下军士的动向。

    没几日, 秦善道就发现侯君集不仅私自侵占宝物, 还纵容属下大肆盗取,奸淫掳掠, 今日的田地城, 仿佛正是明日高昌都城的缩影。

    新任高昌王鞠智盛迟迟不愿开门投降,怕也有这一层原因在里头。

    秦善道一无兵权, 二无军中威信, 阻止不了惨象降临在高昌普通子民的头上。

    他只能修书一封, 急传李世民;

    而后再尽己所能的, 将擅长耕种、织布、酿酒的良善之辈救出来。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女子与老幼。

    高昌国破, 其中过失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女人头上。昔年读到“妲己祸国”之说,秦善道便曾嗤之以鼻,明白了书中也藏着德行不足者的私心。

    是与非,真与假, 在这些人眼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男子的尊严。

    秦善道觉着可笑。

    因而,此番挑选农人匠师,他愿一心偏袒,做些微不足道的偿还。

    第一批从高昌远道而来的匠人俘虏们,很快就被李二陛下寻个由头,发送到了南山庄园里头。

    三五百人说多不多,说少

    也不少,很是叫宋管事头疼了几日。

    好在,如今晋阳公主府的邑司官吏基本都已经定下来,其中有品级的府令、府丞、主薄和录事各一人,都由宫中挑选出的女官担任。余下负责具体执行工作的舍人、家史等共计十四人,此番算是帮了南山皇庄不少忙。

    和这些能人巧匠一道打包来的,还有李二陛下心心念念的马奶葡萄。

    高昌国正是用这种独有的马奶葡萄,酿出了每年上贡的美酒。李二陛下每每赞不绝口,也正是挂念着这一口,才第一时间发现了高昌王没来朝拜。

    想起这茬,兕子无奈地摇摇头:“马奶葡萄的藤带回来不少,就姑且分成两份,一份叫咱们庄户扦插嫁接试试,另一份叫高昌过来的农户们按照原来的种植法栽培吧。”

    高昌与长安的地势、气候大不相同,那里种来好吃的葡萄,未必长安也能种。

    若这两种都不成,她可就没办法了。

    兕子立在猪栏边,瞅着里头膘肥体壮的长白猪群。这帮家伙欢快地晃着打圈的尾巴,正奋力拱着猪饲料,俨然一副“有奶便是娘”的模样。

    啧啧。

    小猪崽们长大了,还不知道自己要面临被阉割的命运。

    兕子忍不住在脑子里谋算起来。

    今年是开始养殖的第一批猪崽,定然不能全都阉割去势了。她打算留出五十头母猪,两头公猪来做繁育,余下的八十多头猪都按照肉猪的标准,或谯或骟,以便它们迅速长肉,也方便饲育猪的庄户们管理。

    兕子将想法都告知了宋英成。

    宋管事倒是没什么异议,只是松萝听到这么多母猪只配两头公猪,难免咋舌:“这……会不会不够?”

    兕子歪着脑袋,一本正经解释:“不会的,按照标准,二十五头母猪只给配一头公就足够用了。配多了精力太过旺盛,消耗不出去,才是给养猪人添麻烦呢。”

    松萝听这话闹了个大红脸:“那、那余下所有公猪就都……”

    “对,一把谯猪刀子,都给处置了吧。”

    谯猪术自东汉便有,七十二行中亦有人靠此谋生,宋管事在御马监许多年,见多识广,早已见怪不怪。

    只是,这个时代鲜少有人大规模地使用谯猪术,他到底也有些好奇起来。

    这去势之后的猪,究竟能长得多肥多壮,肉有多好吃呢?

    ……

    是年季春之末,长安已经提前迈入暑热之中。

    南山庄子上,第一批长得最快的长白猪终于出栏了!

    今年这猪也是他们头一次摸索着养育。

    虽然公主给了具体的饲料配方,可除过一日三餐,通风保暖,卫生疫病等等,都是庄户们摸着石头趟过来的,没有半点经验。

    因而,在死了三头小猪崽之后,今年出栏的公猪体重只达到了六百斤,母猪则只有四百斤。

    比万界庄园给出的数据低了一些。但兕子一想到第一年就能取得这般成绩,还是开心的蹦跶几尺高,给出了力的庄户们都多发了两个月月钱。

    “对啦,叫宋管事给庄子上也宰两头猪,大家伙儿分吃热闹热闹!”

    最大最肥的猪,自然是宰杀好了,洗干净将各部位分装,一早就送进了宫中。

    尚食局正为如何制作这些猪肉发愁呢。

    今日陛下欢喜,特意点名要用这长白猪肉制成廊下食,与群臣分享喜悦。

    可宫中不常食用此肉,即便是用,也多以祭祀祈福为目的,简单烹煮,撒盐食之。

    杜尚食实在想不出,这猪肉能有什么好吃的。

    正发愁之际,松萝便笑盈盈送来了兕子亲手写的食方:“公主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