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70-80(第2/34页)

世难忘,今后您若是有用得上我们父子三人的地方,尽管开口,甭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们父子必定从命。”

    郭员外被他这充满江湖草莽气息的话语给逗笑,抬抬手,让他们兄弟起身:“我哪里用得你们上刀山下火海,路见不平,人之常情。”

    周立顿时一脸羞愧。

    这话不假。

    郭员外即便是唤人跑腿,那也轮不到他们父子三人。

    “员员外,您尽管、管、吩咐。”周康宁仰着小脸道。

    郭员外笑了一下,只道:“你们兄弟快起来吧,以后有用得上你们兄弟的地方,我定然会开口的。”

    得了这话,周康宁、周延年兄弟俩终于起身。

    郭员外让他们父子三人坐下,又命人上茶,上点心。

    他如闲话家常那般,询问父子三人如今的情况,这父子三人在秦家自是极好的,万事不愁,干好他们分内的活计就行了。

    郭员外就一副放心的样子,也没多留他们,很快就送他们出府。

    从郭府出来,父子三人一路来到大集上,秦劲正要收摊,他们便和秦劲一道回村。

    且说郭员外。

    他三个儿子,郭忠、郭厚、郭言早已经成亲。

    郭家没有分家,三个儿子连带着孙辈全住在郭府。

    这么多人,自是不在一处用饭。

    但今日,郭员外将他的几个孙子全叫了来,让他们陪他这个老头子用饭。

    郭信恳虽在私塾读书,但日日回家,中午也时常回家用饭。

    今日郭员外点了他的名,郭府的小厮就提前去私塾给他打了招呼,他一下学,马不停蹄的回府,到家之后径直去了郭员外所住的正院,进屋,见饭菜已经摆了一桌,且他这一辈的几个男丁都在,不由心生疑惑。

    这是要做什么?

    他来到饭桌前,候在门口的婆子拎了布巾过来,将他面前的凳子擦拭了又擦拭,他这才撩起衣摆坐下。

    见面前摆着的是一道颇为眼熟的卤味,他就道:“爷爷,咱府上的厨子学会秦家的卤法了?”

    “这是周立父子送的。”郭员外道。

    郭信恳哦了一声,心中失望,他还以为是他郭家的厨子做的。

    其实他挺想尝尝看,这卤味不仅瞧着诱人,闻起来也香,他三叔自己能吃一只鸡一只鸭!

    可偏偏是秦家做的,谁知道干不干净……

    一整顿饭下来,他筷子没往那道卤味上伸过一次,甭管其他兄弟啃骨头啃得多香,他都目不斜视,只吃旁的菜。

    不过,一直到汤足饭饱,所有人起身准备离去,他爷爷也没说旁的话。

    他挠挠头,将这事丢到脑后,准备回他们二房的院子休息一会儿。

    眼瞅着夏日快结束了,距离明年二月的县试只剩下半年时间,县试作为童生试的第一关,每年都有。

    他是正月的生辰,因此,自十四岁开始考,今已考了四年,他积攒了四年的经验,今年又涨了一岁,见识增多,思想也比去年成熟,他觉得他明年定然能过。

    下半年得更加努力!

    郭信恳步履匆匆,但又神色坚定,郭员外瞧着他的背影,一直到他出了正院,这才收回视线。

    郭员外背着手在院中的树荫下溜达,打算消消食。

    郭家孙子辈的孩子,如今适龄、可成婚的只有老大家的郭信勤和老二家的郭信恳。

    但郭信勤已定亲,且是他大儿子家的老二,不能继承砖窑。

    至于将来执掌砖窑的大孙子郭信锄,只继承了他的仁善,没继承他的杀伐果断。而且,郭信锄的媳妇也是个面团性子。

    所以,老大这一房,他虽头疼,可暂时也想不到解决之法。

    至于他那不着调的二儿子郭厚,他也不指望了。

    一大把年纪了,不脚踏实地,整日瞎琢磨写什么传世之作,呸!连收租子这种好事都懒得管,真是该天打雷劈!

    多少人想当地主啊。

    多少人想每日啥都不干只等着收租子啊。

    可偏偏他家老二对此事没兴趣,真真要气死他。

    对于这个不干实事的老二,他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三十多岁的人了,他总不能跟小时候那般拎着棍子追着打吧?他老了,跑不动了,他有那个精力,宁愿去教导郭信恳。

    郭信恳才十七,使劲掰一掰,还是能将他那个爱干净的臭毛病给掰回来的。

    不过,信恳这孩子虽刻苦,但资质实在是有限,不管是私塾的夫子,还本县的教谕,都不怎么看好他。

    科举指望不大,那只能回来继承良田千亩了。

    可这孩子跟他爹一样,都脚不沾地,他爹是务虚,不肯脚踏实地。这孩子是真正的双脚不肯踏上泥土地!身为地主老财却嫌土地脏,这其实也是个该遭雷劈的主儿!

    他脑壳疼。

    他真的脑壳疼。

    父子俩都是不着调的,他便想寻一个靠得住的孙媳。

    不然的话,等他没了,又如何守得住郭家的产业?

    他不打算再购置田地,砖窑那边也不准备扩大生产,目前这规模就很好,再大的话,万一今后碰上贪官,他也不在了,那郭家说不定就会被当做肥羊给宰了。

    因此,他想寻一个能守得住家业、聪颖、强势的孙媳。

    那日他到了周立家,瞧见坐在门槛上没有一丝惧怕的周康宁,他心中很是赞赏,他郭家就缺这样的人物!

    他当即决定将周康宁纳入孙媳的备选之列。

    周康宁出自乡下,对农活颇为熟悉,够强势,也豁得出去,绝对能镇得住场子。

    他不在意周康宁的结巴,这又不影响管家。

    于是,他当日和稀泥,顺着周康宁的话语,不肯认下周康宁废了周耀祖一事。

    事后,又舍出去他这张老脸,与县令大人打了招呼,让周定连县衙都进不去。

    这事离奇,若真上了公堂,那周康宁可就要凶名远播,成为小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可。

    万万不可。

    不过,他虽保全了周康宁的名声,可看他家信恳这脚不沾地的性子,他想撮合两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上午时,周立特意向他澄清,当晚只是个意外,周康宁性子虽强硬,但并不极端,分得清轻重,得知这个真相,他就更中意周康宁了。

    拎得清,识大体,多好啊。

    他的确也不想选个只会拼命的二愣子。

    而且,周康宁识字!

    周康宁学完了《三字经》,已经开始学《论语》了,乖乖诶,乖乖诶!一个乡下小哥儿,能有这份学识,这多难得啊。

    一般富商人家的小哥儿,大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