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虫潮: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灾:虫潮》 30-40(第1/17页)

    第31章

    界面上的公告, 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这条新消息无疑印证了她的猜想,她的直觉是对的, 那名昵称为“杜小北”的玩家永远不会再在世界频道上发言了。

    由于看不到此前的消息记录, 陶赛不能确认“杜小北”是不是第一个遇害的玩家。

    大概率不是第一个, 四级避难船的百万经验条绝对不会是简简单单的爆肝换来的。

    她越发庆幸昨天晚上和四级避难船擦肩而过没有被发现,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稍有差错,恐怕被通报在世界频道上的就会多她一个名字。

    陶赛的视线穿过透明的系统面板,无言地看着海面,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过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感,她后知后觉地想,如果她在发现四级避难船的第一时间及时给那名玩家警告,结局会不会不同。

    但她很快否认了自己,从那名玩家主动在世界频道上暴露坐标,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她不过是另一只侥幸逃生的蝼蚁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 世界频道上再次弹出了新的消息。

    [惟爱曲无忆( Lv4 )]:好无聊啊,有没有人出来聊聊天:)

    陶赛低头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 她想发言。目光聚集在输入框, 系统提示她在发言前需要先设置一个昵称。

    脑海里想什么,字体就能显示在方框中,陶赛想了一串乱码作为昵称,但发言的内容却是想了又删,删了又想,始终没有发出去。

    [惟爱曲无忆( Lv4 )]:

    [惟爱曲无忆( Lv4 )]:怎么都是废物啊?升级升这么慢。 .

    [惟爱曲无忆( Lv4 )]:一个喘气的都没有?

    [惟爱曲无忆( Lv4 )]:怂b

    陶赛漠视这几行字,呼出一口气,克制地将世界频道缩小,放在视野的最角落上,保持着理智。

    现在逞一时口舌之快,没有必要。不过后面她不会再沉默了,如果再有新玩家被他诱导,她会发言警告的。

    她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去声讨不是去谴责,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而是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保住自己是一切的基础。玩家“惟爱曲无忆”是她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大敌,还离她如此之近,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她的生存压力。

    不过现在也不必太过担心,“惟爱曲无忆”一直在世界频道上骗其他玩家坐标,证明他没有强大到随随便便发现玩家的地步,他会因为长时间没有玩家发言而原形毕露、破防,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点。

    “深海鱼”号已经驶入大海了,海洋足够辽阔,两艘船拉开了不小的身位,航线千千万万,再相遇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陶赛定定神,根据电子海图指示微微调整舵盘角度,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先去东海市补给。

    接下来的航程依然是三个人轮流驾驶,每隔四小时换一次班,防止驾驶中的枯燥和疲劳。陶赛时不时就瞟一眼视野角落的小框,看看有没有上套的玩家,她好第一时间出言制止。

    不过这期间世界频道一直很安静,除了“惟爱曲无忆”时不时出来抛个鱼饵,再没有其他人发言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十五分,在绝美日出的辉映中,岛屿和城市轮廓出现在海平线上。

    东海市作为祖国东部海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继承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经济腾飞,尤其海运贸易高度发达,坐拥规模化的国际性贸易港口,近十年来货物吞吐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

    不过陶赛有自己的考量,并没有选择将避难船泊入国际化的货运码头,而是选择了老城区的渔船码头。

    这里没有深水港,水位普遍较浅。

    因此,四级避难船如果要停靠在东海市,不可能选择停在这里,因为吨位不匹配,他的第一选择一定是去货运码头。

    陶赛简单查了一下资料,东海市的渔船码头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聚集着这座岛上近80%的渔民。渔船多,也能起一个很好的掩护。

    快要靠近渔船码头时,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陶赛暂时拆卸了攻击系统[电光炮],这样“深海鱼”号看起来还是一艘普通的远洋渔船,只是稍微新了一些,体型大一些。

    陶赛降下速度,迎面驶来了一艘小艇。

    艇上站着个光膀子花短裤的胖男人,他举着扩音器仰头喊:

    “嘿!老板,外地来的哦?是不是要停船啊?泊位出租,价格公道!”

    陶赛把舵盘交给周宁,从驾驶舱下到甲板打算和他沟通,她没有码头泊船的经验,事实上其他人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周卫星怕她吃亏,站在旁边帮她压阵。

    陶赛问:“你们怎么收费的?”

    胖男人打量了一眼说话的姑娘,又估算了一下这艘渔船的尺寸,“这样吧,长租一季以上,我给你算50块钱一天,临时租100一天,成不?我们泊位免费提供水电。”

    价格倒是也不算离谱,陶赛懒得跟他讲价,反正在这里待不了几天,几百块钱的事情,直接就同意了。

    小艇在前面带路,“深海鱼”号缓缓穿过狭窄的由渔船组成的迷宫,如同在地下停车场寻找车位的汽车一样。

    现在正是渔场的休渔期,码头上停泊了几千艘大大小小样式各异的渔船,船艇连成片,混乱又有序地排列。

    渔民在船上生活,一艘船就是一家人。 t

    大部分渔民是本地人,他们在陆地上可能已经没有居住的房屋,全家老家搬上渔船,工作、休息、生活,渔船码头天然地形成了一个社区,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以渔为生,以海为家。相较于新城区的繁华喧嚣,码头上反而更有人间烟火气。

    “深海鱼”号最后停在了一处靠岸的泊位上,左右都是体型相似的大渔船,可以对避难船的两侧船身起一个很好的遮挡掩护。而由于水位和岸边有一个不小的高度差,岸几乎和甲板平层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船头的崭新外壳也被隐藏起来了。

    “深海鱼”号几乎完美地融入到环境中,行人如果从岸上路过,一眼看过去看不出区别。

    除非有人恰好在这里停下来盯着瞧,才能发现旁边的渔船外壳不再光鲜,到处都是破损痕迹,锈迹斑斑,那是海水长期腐蚀作用的结果,唯独这艘船还是崭新的。不过没有谁会闲着没事干,停下来专门研究的。

    船在泊点上停稳后,陶赛先交付了三天的租金,网购的包裹全部到齐以及接上安楠她们的家人,差不多需要三天的时间。

    “深海鱼”号在靠近东海市附近时信号全部恢复,骨科的几位医护人员顺利联系上了家人。这几天他们在船上生活得不错,大家相处愉悦,有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他们商量好了这就打算下船,去和亲人会合了。

    唯一不打算走的是梁远舟,他在南州市没有亲人,父母都在国外。

    “什么?小郭你们要走啊?”周奶奶满脸不舍地问。

    她年纪大了腰不好,作为骨科护士,郭小茗在专业之外学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