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140-147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靠群友努力当皇帝》 140-147(第6/8页)

想劳心劳力的当什么开国女皇。当然儿臣也不愿意和阿弟抢皇位。儿臣就是觉得,儿臣适合躺赢。”

    游健:“”

    “就这么说定了。”

    游健觉得自己也是蠢,怎么就不问问朱媺娖几个意思,就这样心急火燎的表示让朱媺娖当什么开国女皇,就朱媺娖的叛逆劲儿,啧,不故意说些反话儿气你才怪了。

    游健自认Hold了朱媺娖的想法,倒是下定决心要把澳洲巴拉给朱媺娖,让朱媺娖去搞基建,真正意义上的当开国女皇。

    “赶紧走,趁着朕没有改变主意以前赶紧滚蛋。”

    游健超级不要脸的挥了挥手,仿佛赶苍蝇一般。事实上,只是舍不得,故作凶恶而已。

    朱媺娖倒也知晓这点,冲着游健灿烂一笑,就毫不犹豫的’抛下‘’嗷嗷待哺‘老父亲,欢快的跟着远征队伍杀向呸,是去欧罗巴进行’东西文化交流‘去了。

    现在的欧罗巴大陆乱得很,首先约翰牛(英)资产阶级革命提前爆发了,然后葡萄牙的巴塞罗那爆发了起义

    欧罗巴大陆那边人口少,所谓的战争,其实就是村子和村子之间发生了纠纷。

    哪里像华夏这边,即便村子与村子之间的摩擦,危害力也是杠杠的。

    朱媺娖随着40万水军离开后不久,游健就将注意力放回了国内。崇祯十三年五月,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突然开始昼夜不停的下倾盆大雨。

    一连数日,雨势根本没有停止,反而越发的汹涌。最后雨停之后,引发洪水,堤岸,屋宇尽数倾倒。

    由于这场大雨始料未及,并且下的时间太久,导致下雨期间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

    游健知道这事儿后,勃然大怒,即刻命令官府查抄那些灾难之时大肆涨价,企图发国难之财的商贾。

    “朕不要求他们舍家财,帮着朕一起接济百姓。哪怕他们平价卖粮。平日里什么价位就卖什么价位,甚至贵上一成左右,朕都不会说什么。可他们倒好,直接给朕涨了十倍,数十倍。朕记得清清楚楚,水患未发生前,斗米不过1钱银子三斗米,现在呢,居然给朕涨到了四钱、五钱。”

    “想干什么?这是想干什么?觉得朕年龄大了,所以该越发仁慈才对?”

    游健冷哼,又是肃杀满满的说道。“朕’抄家皇帝‘的名头背了好多年,都到这程度了,那朕自然要将’抄家皇帝‘的名头背到底。”

    文武百官没有话说,甚至还挺支持游健的言论。就他们皇帝陛下的脾气,这个时候还要为了钱豁出去的冒头赚国难钱。

    讲真,就算像猫一样有九条命,那也不够他们皇帝陛下杀的。

    “锦衣卫协助钦差尽快处理。”游健神色淡淡的说出命令,“朕现在心情还不错,就不诛九族,查清楚犯事之人的三族,首恶诛,从者流放。朕在倭州郡又开采了一处银矿,需要大量矿工开采。”

    文武百官齐齐高呼万岁,根本没有反驳的意思。之后下了朝不久,就由锦衣卫配合钦差前往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将趁乱准备大发国难财的商贾悉数抄没家财,判了流放倭州郡当矿工。

    锦衣卫出了名的心狠手辣,配合钦差以及当地卫所的将士,很快就将混乱的市场拨乱反正。

    甚至于查抄那些发国难财的商贾后所得存粮,以低原来市场价五成左右的价格出售,半卖半送给受灾民众。算是以及其快的速度,就将局势稳定住了。

    而纵观历史,不管过去还是未来,每逢国家面临灾难的时候,有爱国者出现力挽狂澜,也有道德败坏者趁机大肆倒卖物资企图发国难财。

    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屡禁不止的。哪怕游健上辈子记忆中的盛世华夏,也避免不了这个。

    不过话说回来,后世讲究人权,人人平等。而在封建社会,作为皇帝的游健,掌握生杀大权,又怎么会自掘坟墓,搞人权的那一套。

    反正游健的想法,和他老祖宗朱元璋一样,杀,狠狠的杀。杀到贪婪道德败坏者胆寒,那自然就能让其他人的贪婪之心,被害怕恐惧约束,知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至于一朝天子一朝臣,游健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既然朱慈烺继承了皇位,那么以后该怎么发展大明,就是朱慈烺的事儿了。

    游健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

    第147章 Chapter 147番外:朱媺娖……

    “公主殿下,再有几日就到希腊了。”

    侍卫站在距离朱媺娖一步之远的地方,手中还拿着彩绘版本的世界地图。

    朱媺娖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心情美美哒。

    “原来’海上丝绸之路‘是这样的。”

    从东南沿海出发,经过南海、印度洋,延伸至西亚、欧洲和非洲。其实’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

    汉武帝时期,远洋船队开辟了南海—印度洋航线,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

    而在唐代和宋代,这条路线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成为中外产品、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游健在消灭建奴后,按照记忆,将广州、泉州、宁波三地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口。

    这回远征,打的是’东西方交流‘的名号,所以航行速度很慢。这个慢,指的是每到一个国家,就停下来休整数日,然后和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聊聊气候聊聊人生

    顺眼的签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契约,不顺眼的啧,文斗过后就来一场武斗,反正现在的大明武德充沛,根本就不虚。

    “据说宋朝的时候,’海上丝绸之路‘热闹得很,每天都有数十艘帆船离开海边码头,又有数十艘帆船载着舶来品回来。”

    唐宋时期,就有玻璃质地的首饰,称之琉璃,卖得超级贵。而舶来品,大多数以琉璃饰品,金银餐具以及香料,象牙为主。

    像古希腊、土耳其等国,香料琉璃制品经由商人通过海运来到华夏,备受有钱人的追捧。

    “永乐大帝时期,有很多番商不远千里的来到大明经商,可惜后来倭寇横行,导致好多番商被抢损失惨重不再经南海、印度洋,从海上来到华夏,而是重新从西域那边过来。”

    “西域那边”朱媺娖迟疑起来。“父皇对那里好像势在必得。”

    “不对,本宫说得太保守了。哪里’好像‘,而是必须。”朱媺娖又道。“西域那边总会趁吾华夏虚弱时闹出不少的事儿。索性父皇够厉害,才能压制住,在和满清对战的时候,没有西域诸国跳出来闹事。如今满清已然消亡,身有反骨的西域诸国,也该老老实实的回归华夏回归大明的怀抱。”

    亲卫:“”

    听听,听听。只能说不愧是游健的种,这’武德充沛‘的口吻,早就将西域诸国当成华夏的一部分。

    而现在

    东西文化交流

    呵,面子上的话,谁信谁傻逼!

    朱媺娖以及亲卫、将士们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