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17、行酒令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 17、行酒令(第2/2页)

和现代不一样,现代喝酒是在饭前上酒,一边喝一边等上菜,菜到了之后边喝酒吃菜边聊天,但是唐宋年间皆是食后饮酒,饭前和饭中上酒,那是不通礼数。

    薪朝和大宋相似,也是在众人饭饱之后,将酒端上来,然后房州知州就笑着说:“有酒无令怎么行,不然行个酒令吧。”

    在场人一下子就好像气宇轩昂了起来——正餐来了。

    随后就是好几个人识相捧哏,将房州知州捧得飘飘然,而后才有人:“如此,便请州尊设令。”

    房州知州笑着说:“宴席正热,也不做太刁难的酒令,免得扰了大家兴致。传闻《启颜录》有言:汉武帝置酒,命群臣为大言,小者饮酒。咱们稍作改动,也行此大言令。”

    当大佬的,永远不用担心自己的话没人接,他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上道地问做了什么改动,等听完之后再夸改得好,改得妙,州尊因地制宜,改动之后更符合宴会氛围了。

    实际上……

    陆安听着,其实不就是:原先汉武帝搞的酒令是让大臣们在宴席上说大话,也就是吹牛,谁的大话“最小”,就要受罚饮酒。

    然后,房州知州改成了,第一个人说大话,第二个人要证明前一个人说的不是大话,是实话,而且要以经史典籍、诗词歌赋和曲作答,可以寻典,亦可自作,如果无法证实,第二个人就要罚酒。

    还得押韵,押“霁”韵。

    倒也看不出来改的好在哪里,反正全场都说好。

    大家都说:“请州尊为令官。”

    房州知州便笑着说:“好。”

    随后,拿筷子敲着盏沿,在叮叮当当声中吟唱:“吾与邓禹为兄弟,同舟共济,共待雨霁。”

    ——邓禹,是东汉年间人物。

    他看向房州通判,房州通判沉吟片刻,指那收拢起来的朱红伞:“禹伞闭!雨伞闭!君与邓禹千古契!”

    房州知州叫了声好。

    ——他单名一个晱字,读音就是“伞”

    又到了房州通判传令,他道:“吾当毙,因好财而刮币!该说!该说!”

    他身后一人顺口接道:“说通判屋中开天窗漏呓,怎不是刮币?”

    ——民间谚语,贪官荼毒生民、鱼肉乡里的行为被称为开天窗,意为这种行为如同揭开百姓的天灵盖。

    紧接着那人又说:“吾父为吾计,家中有兄弟。”

    到赵公麟了。他精神一振:“确是箍箍。”

    ——箍箍与哥哥谐音。他前面那人今日头上戴着一个发箍。

    房州知州当即拍手笑:“哈哈!对得倒巧,但不合韵!”

    “啊呀!”赵公麟顿时懊恼起来,一拍脑袋,然后举起酒杯,一口喝完,转手给大家看了杯底,然后擦擦嘴角,看向陆安:“吾见混沌初开神睥睨。”

    这回他记得押“霁”韵了。

    陆安目中流露思索,而后一笑,叫人拿来一枚鸡蛋,打在碗里:“此物一破混沌泄,君可目盻?”

    ——混沌如鸡子,众所周知。

    陆安转头看向下一个人:“吾非人乃神裔!”

    对方傻眼了:“神……神……算了!不见神,吾见酒中仙去!”

    而后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满桌大笑。

    接下来又传了好几个人,然后又到第二轮。第二轮大家换了位置,这样更有趣。

    房州知州又来人名:“吾见白起人间滞。”

    这次是陆安坐他身边,便笑对:“雪下纷纷便是白起诣。”

    又看向下一个人,正是那朱三十一郎:“吾不识肉味至今岁。”

    朱家郎君直言:“此时是五月丽。”

    这是化用了“三月不识肉味”的典故,三月不识肉味,那五月就识了。

    ——偏对也是对,就像押韵可以用相似音韵通押一样。

    陆安含笑瞥过去,算他对。

    朱家郎君又看向他后面那个人,说了一个酒令,后面那个人答不出来,喝了一杯酒,然后看向再下面的人……

    如此两三轮,宾主尽欢,但是显不出谁有才没才。

    便见那朱家家主拿出一个头细屁股粗,类似于不倒翁的玩偶,笑着说:“不如换个玩法,以此于桌上转圈,转到谁就谁接令,出令者不能出过于浅显的令,如何?”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