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90-100(第1/21页)
第91章
作序她要让后人知道她们的名字
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原本街上的人群也渐渐散去,虞燕心不在焉地往前走着,就连前方鸣琅她们挥着手大声嬉笑的声音在她听来似乎都轻了许多。
人少了,星德拉她的手自然松开了。
虞燕自认为不是什么蠢蛋,况且在男女感情这方面就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只是从前在她的印象中,星德仍旧是那个可怜兮兮等待着她来保护的小孩,她是真的没有反应过来,一眨眼他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而且这份懵懂的情愫被给予的对象甚至还是她。
她一时间心头有些慌乱,也有些茫然。
“这个送给你。”
虞燕下意识地抬头,眼前轻微晃动着的是一个用红缎绣着麦穗瓶的荷包,瓶身上写着一个“安”字,瓶边放着如意,取得应当是“岁岁平安,万事如意”的好意头。
荷包是打开的,里面放着饰有八宝纹的金银豆儿,还有许多金锞银锞、金钱银钱,以及一块小小的玉坠子,坠子上还刻着一只小小的春燕。
“这是什么……压岁钱?”虞燕捏着荷包口却扯出了一点点线头,“你做的?”
她几乎是讶异地看着星德,就算是现在男孩子也很少乐意做这种穿针引线的手工活,更不要说在古代了。
可偏偏他对此都有些不以为然,就是有些遗憾道:“就是收针的时候稍微出一点小问题……不过至于别的,嬷嬷说我的手艺和那些做惯了的绣娘比起来也不差什么了。”
“再说了,送你的东西自然要亲手做更好。”
星德不知道想到什么顿时杏眸微弯:“你喜欢就好。”
“喜欢!”
虞燕当即表示了肯定,换句话说,谁会不喜欢别人亲手给自己做的礼物呢?不管做得好与差都是一份心意,更何况他做得也不差。
“你们两个在后面说什么呢?”鸣琅从前面一路穿过来连忙说道,“快回去睡一睡吧,一晚上没睡我现在头都有些疼了。”
“额林珠你也是,姐姐先前寄来的信中还说要让我盯着点你,虽说广州这边没有京城冷,但还是要注意点,别到时候身子骨又不舒服了。”
鸣琅唠唠叨叨说了一路,虞燕倒是对此颇为受用。她确实也困了,等回到宅院后立马窝进屋子上榻就睡,足足睡了一整日。
广州的冬日短,春日就来得快,眼睛一晃就进了四月末。
南边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多雨,一连七八日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清脆地拍打在屋檐上倒也不叫人觉得烦,只是到了第九日的时候,外面总算出了个艳阳天。
阿岱拿着从京中寄过来的信件时,虞燕恰巧正在和石阳商议在广州开办女学的事情。
其实举办女学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这样的事情得先和当地的官员商量过后才能定下具体怎么办。
石阳到底在广州这边打转这么多年,和现任两广总督也打过不少交道,又有虞燕这个炙手可热的雍亲王格格的身份保驾护航,不管是选址还是招收学生,亦或者是聘请师傅授课,基本上一套流程走下来都是很顺畅的。
只是在虞燕看来,女学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到底还是有些狭窄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石阳此刻倒是宽慰起了虞燕,“也只有高门大户才有余力让女儿出来念书,往后说亲的时候好歹能得一个知书达礼的好名声。至于那些家中穷苦的女孩……帮着爹娘办事还来不及,哪有闲功夫念书?”
虞燕自然知道她说的有道理,除了双卿是偷摸着跟着在私塾教书的舅舅学了点外,她穿越后这么多年见到的才女基本上都是家中有点底蕴的。
那么多姑娘里面也唯有一个贺双卿。
广州的这座女学选址在天河,门前挂着的对联还是虞燕亲笔提的字。与一般的女学写的都是闺阁训诫不同,她写得却是工工整整的两句诗: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与温宪在京中举办的女学不同,天河区得女学光说规模就比京里大了能有四五倍,学校里的夫子也都是虞燕这段时间千挑万选出来的。
恰恰是因为广州如今与外界交流最多,所以对女子的压迫束缚最小,所以虞燕才尝试着将第一所她印象中的女子学校建立在这里。
课程安排也是她根据记忆中的学校安排来的,除了正儿八经大家闺秀要学的国学外,虞燕还安排了数算、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这些专业课。这些课程的老师不好找,但也并不意味着找不到,虞燕为此还甚至聘请了从欧洲那边远道而来的西洋人坐馆。
而至于女学的校长,她留的是温宪公主的名号。
“格格设立的这些课程,估计真心实意去念的姑娘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将这些东西视为奇技淫巧,看不上眼。”石阳转动着虞燕面前的望远镜,心下一叹。
虞燕摇摇头:“很多事情都是要循序渐进的,只要里面出一个愿意去学这些的姑娘,那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呢?
她自己并不是理科生,但这并不代表虞燕不懂科技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她虽然现在的身份是皇亲国戚,但是并不意味着她就愿意大清国作绵延百年乃至千代万代。
换句话说,虞燕并不喜欢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但是仅凭她一己之力实在没办法推动人人平等时代的到来,唯一能做的只有促进这个时代的发展。
首先确保在历史的滚滚进程中,她的做法能不至于让自己的国家沦落到学过的史书中那样记载的满目疮痍。其次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平民百姓的识字率,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一直实行愚民政策。
只要百姓们愿意思考起来,随着大清对外的交流变多,不出百年就一定会有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运动,只是不知道她有没有机会看到罢了。
因为这往往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虞燕怔怔地看着桌上的化学仪器发呆,直到鸣琅将阿岱送来的书信递到她手里时才收回心神。
信是法保从京城送来的。
她当时将法保留在天津目的就是为了监督廉郡王府中的太监和盐商是否有勾结,结果没想到这小子机灵得很,发现事情有所不对后就立马快马加鞭回京告知雍亲王。
康熙年纪越来越大之后脾性也越来越古怪,尤其是对底下的儿子们更是喜怒不定。胤禛一开始也没有刻意去提盐税的事情,而是利用二十阿哥过生辰为由,内务府的那些盐商为了讨好老爷子送了不少好东西到高庶妃那里。
送礼基本上都是由家中主母操持,结果不知道是哪户包衣人家为了讨好高氏这位如今康熙的宠妃,送了一只五彩玉镯。
这种用的是极其难得的铸金工艺,听说工匠们足足雕刻废了将近两万只玉镯才得了这么一只,除却玉特有的白绿外还衔接着黄、紫、红三种颜色,富贵逼人不说,其珍稀程度绝对算得上罕见。
贩盐虽然赚钱,但是也没有到富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