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天生女配: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160-170(第6/16页)

临书院里的卫照华对他的诗有多么推崇,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一点。除了他自己,别人都不知道写诗为他带来的名望,其实并没有多少让他兴奋多少,他心底自有一份无法对外人说的担忧。

    张道青留给他的记忆模模糊糊,残破不堪,不用猜也知道这次参加会试的结果必然要糟。然而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到应临书院,让如何他甘心?

    卫院长对他颇为偏爱,他总要拿出实力来回应这份对待。即使他不是原本的张道青,但也不想让卫院长对他失望。

    张道青在一开始是心怀迷茫的,他在这个时代能做些什么呢?

    他在这个身体上醒来的第一天,就被同窗讥笑因为不善作诗,所以故意装病不去文会。闻言,他不禁心底悲悯,这群井底之蛙,不过是一群酸儒聚在一起,假借文会之名“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的那些好诗词在看他来无异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罢了。

    这群人哪见识过真正名传千古的佳句?

    他当即冷笑一声,道:“想来这位兄台是对会试十拿九稳了,那愚弟就等着仁兄放榜那日作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等佳诗了!”

    这话看似只是略有讥讽,实则颇为辛辣。先不说进士功名何等难得,你不一定能通过会试,即便通过了会试,你能做出孟郊那样的好诗吗?人家大名鼎鼎的“诗囚”都没这么嘚瑟,以善作诗沾沾自喜,你骄傲什么?当然,这话中的重点还是会试,如今会试在即,诗词与科举无益,善作诗又如何!

    却没想到对方当时听到这话非但没恼,反而愣住了。对方惊愕地看他,就这么呆了一会儿,然后忍不住在嘴里念了什么,似在不停的捉摸,仔细听竟是他刚才念的那首《登科后》。

    此人深吸一口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竟是一点脾气也没发的走了。

    张道青感到莫名其妙,却没想到第二日,他竟突然名声大噪,起因正是那首《登科后》。

    他心觉事有不妥,就把身体原主仅存的那点记忆翻来覆去的回忆了一遍,然后惊愕地发现,这个时代,居然不存在诗囚孟郊留下的痕迹!不只是孟郊,他记忆中的那些有着仙、圣、鬼、狂、奴、豪、佛、魔等尊称的杰出诗才都不存在!

    他当即冷汗淋漓,幸亏此时的京城依然是长安,否则他之前那首诗就要露馅了。可与此同时,他又忍不住生出一股野望。

    一种微妙怪异的难言之感攀附在他的胸中,慢慢充盈了整个心房。

    他隐隐的感觉到,他的机会来了。

    从那一日、那一刻起,张道青就再清楚不过的明白了,他摆脱一生庸碌,扬名天下的契机来了!

    ……

    徐小莲从衣架上拿过张道青的腰带,走到他身后。

    张道青配合着张开了手臂,任由徐小莲为他系腰带。

    “郎君,这几日就在金凤楼歇下吧,后院里有几处安静的宅院,正适合郎君这样的读书人居住。”

    张道青:“会试在即,留在这里终归不好,徐娘子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徐小莲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她说:“我知张郎君身怀大才,进士功名不过探囊取物。”

    张道青虽然没有觍颜承认下来,却也没有否认,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不是真正的张道青。他转过身,平静地看着徐小莲,不知她怎么突然说起了这个。

    徐小莲:“郎君高中之时,勿忘了金凤楼还有一名唤小莲的女子。”

    她垂下双目,睫毛如蝶翼般轻轻颤抖,说:“无论如何,我都等着你。”

    这样的剖心之语,张道青又非那等铁石心肠之人,心中自然有所触动。他在心底感慨道,你我二人缘分未到啊。若他真是那个原本心思单纯的张道青,或许此时已经心中一热做出种种承诺了,不过他毕竟不是。

    他拿出一张银票,放在了桌子上用茶杯压住。

    “徐娘子一片心意我无以回报,只能出此下策了,还望徐校书勿怪。徐校书这般清透的女子,我此身难忘。”

    这话说的倒也颇为真心实意。

    既然想要扬名,就少不得与人结交。身为一个读书人,参加一些文会是最方便的,原身是货真价实的举人,但他自己却不是,未避免在文会上露怯,这些文会可以去,但是决不能常去,可是这样一来就难免少了许多机缘。

    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妓院里这些身不由己的女子身上。这些高档青楼楚馆里的女校书们,与那些下等妓院里的妓女暗娼不同,她们精通琴棋书画,吟诗作赋不在话下,来往人物皆不凡,就连不少达官贵人都是她们的裙下之臣,多少风流才子因这些女校书一夕成名,韵事传遍天下。

    张道青心中感激徐小莲,他的诗名能传得如此之盛,不得不说也托了她的福。只望她有了这张银票,能够赎身走人,以色侍人终究不是长久之道。

    徐小莲听他口中的称呼已从徐娘子变成徐校书,她的心口一痛。勉强扬起笑容,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这极有可能是最后一面的相处中。

    张道青穿好衣物后对徐小莲抚慰了几句,然后就离去了。

    徐小莲看着张道青那自始至终都没有回身的背影,突然回想起了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赠给他的《白头吟》。

    也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如此幸运,能得到张郎君的心。

    她忍不住把“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念出了声。

    第164章 风流才子㈢

    当初,张道青在与同窗发生口角之后,就干脆借着这个原由独自搬出去居住了。

    身体原主留宿的客栈称得上是物美价廉,不过如今突然搬出去住,想要再找个这样的地方无异于异想天开。毕竟近期京城中的学子越来越多,价格低廉的住宿之地越来越少,再加上不论哪朝哪代,身为一国之都的京城里都物价不菲,他带来的那点钱就有些不够看了。

    张道青对这点心里清楚,不过他本就是有意避开相熟人群,代价高点也能接受,于是直接一狠心花费了高昂的银钱租赁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仅是这一月的租赁费用,就花费了他所带银两的一半,然而就算这样,这个院子依然不归他一人租住,而是他与房东共住。若是一直这样下去,不等会试的那一日,他就要露宿街头了。

    幸运的是,他因孟郊的一首《登科后》领先众学子一步扬名。他趁热打铁又作出几首新诗,巩固了一下自身的名声。

    随着他后来所作的这几首诗渐渐的被人知晓,一时间他在京城中竟颇有声名鹊起之势。

    如此,仅是他人慕名求诗时的润笔费就够他吃用了。

    张道清从金凤楼那里出来,坐在轿子上回到了他在京城租住的小院门前。

    他随手扔下一把铜板,然后推门走进了院子。

    寡居在兄长家的朱氏勉强算是半个房东,她正在东屋里绣花,听到院子里的动静就从窗子里伸头一看,见是张道清,就放下了手里的绣帕,脸上带着一丝亲昵的走出了房门。

    张道清见朱氏迎了上来,眼里不禁浮起暖色,当自己回家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