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30-240(第6/15页)
人生低谷,听了宣传就想要供稿了呢。
至于寻找愿意花钱在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商家,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步骤了。
能找到广告承租商最好,找不到也无所谓。
老公爵夫妇以及她的两位姐姐、姐夫,名下都有着自己的产业。如果第一期报纸招不到承租广告的商人,她就先用广告版面为自家产业营销一波好了。
等到第一期报纸发行后,在数量庞大的发行数面前,承租者的顾虑自然会消失
乔安认真详细写好自己计划书,剩下的就看谢尔巴茨基公爵的决断了。
********
书房内,谢尔巴茨基公爵坐于书桌前。
午间越发刺眼的阳光透过洁白的纱帘,只余下柔和的一层金芒,轻柔地披在了他宽厚的肩上。
他手里正拿着一份文件,他已经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纸上的空白处被他写满了批注。
这是今天早餐过后,吉蒂交给他的计划书。
原本他是抱着哄孩子的心情接了过来,打算闲暇时看一看,但当他稍微翻阅了一下后,神情就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吉蒂打算办一家报社,发行廉价报纸。
他对廉价报并不陌生,他当年读书时,还曾托友人订阅过法国的《新闻报》《世纪报》。
这些年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地,他也见过有商人、贵族尝试着复制便士报的路线,但是成功者也仅是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丝毫没有撼动传统报纸的地位。
他曾在私底下思考过,这里面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认为,农民、工人的教育问题是个很关键的原因。
报纸定价再低廉,噱头再吸引人,但如果报纸的销售目标不识字,那就不会去买它。而读得懂的,又有大批人不屑于买它。
想当初陛下刚签署《一般法令》时,每次他参加那些大大小小的议时,总有人挥舞着手臂,说:“先生们,想想如今国内的识字率吧,已经低到让我不忍在此时说出口了!既然如今连皇帝陛下都承认了农民们拥有受教育权,那我们为什么不多修建一些学校呢?”
现在各地都在兴建学校,扩招学员,这个时候再办廉价报倒是个不错的时机。
但是识字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善的。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他手中这份计划的精明之处了。
这虽然是一份推向中下层群体的报纸,但是它没有如同俄国市面上一些用来试水的廉价报纸一样,为了吸引底层人民购买,完全放弃了文章质量。
它竟是试图打通传统报纸与廉价报纸之间的隔阂,真正的将报纸的受众面向所有阶层,从而提高报纸的销量。
最重要的是,从计划书上的内容来看,这不是未经深思熟虑的异想天开,而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缜密布局的成熟方案。
这份计划书看似是在模仿英法美的办报经验,但在细节上又处处显示着创新。当他人还聚焦于他国报业曾经走过的道路时,这份计划书已经将目光放到了未来。
严谨又不失大胆。
一行行读下来,竟像是在观看马赛一样,令人在精神高度紧张之余,又不自觉随着里面描述的前景而心情澎湃。
这份计划行得通!
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吉蒂的名字,谢尔巴茨基公爵的手指轻轻抚摸过女儿的名字,隐隐约约的水意柔润了他严肃的目光。
他曾经有一个全莫斯科上流社会交口称赞的儿子,在儿子意外而逝后,他一度心灰意冷。
但是……
人不能永远沉湎于过去。
他在文件最后写下“可行性极高”的批语,抬起头活动了下手腕,才发现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中午。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有关报业知识总结自网络及维基百科,如有错误还请勿怪哈,或者在心里骂一句作者傻X,我不介意……)
第235章 安娜·卡列宁娜
谢尔巴茨基公爵没有动身下楼去和自己的妻女一同进餐,而是将批改后的计划书重阅了一遍。
这真的是一份出人意料的计划。他再一次在心中赞道。
别说从理论上来说,他感觉它的确切实可行,即便最后失败了,这份计划书也是他这几年来收到的最满意的礼物。
从这份计划书里透露出来的那股心气,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意志,足以令任何人对书写者另眼相待。
而当这个人是他的小女儿的时候,他心中更是满满的全是自豪。
当然了,他的这几个孩子,无一不优秀出色。他公正地评价道。
谢尔巴茨基公爵一直都为自己的几个孩子感到骄傲。
大女儿陶丽性子内秀,他相信她无论嫁给哪位绅士,都能完美的履行好自己身为夫人的职责,将一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二女儿娜塔莉娴静美丽,是他几个孩子中最擅长交际的,让他说,她可比他那位外交官丈夫要合格多了。
而小女儿……
她真是生在了好时候。
如今俄国各界的社会风气渐渐变得与以前不一样起来,女孩子们的社交对象不再局限于同性别群体。同样的,她们的婚姻不再完全由她们父母做主。
谢尔巴茨基公爵心中叹气。
长子的意外去世,极大地改变了他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到了吉蒂身上更是如此。他对她的要求变得简单极了,反正他是既不希冀她能能嫁给彼得堡的某位大官僚,也不希冀她会成为哪位大贵族的夫人。
吉蒂病愈后,对参加舞宴聚会的兴趣大减。别说是他了,就是他那一直期盼着吉蒂能在社交界上拥有一个好名声的妻子,也没忍心多做催促。
什么上流社会的前途、声誉,似乎在一瞬间变得轻如白眉鸫翅下掉落的短绒,随着窗外拂过的风不知飘到了哪里。
他已经为她看好了一位人品值得信赖的年轻人,或许与对方结婚,不如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富有激情,不过如果追求的是平和安稳的生活,那个年轻人必然是最佳人选。
所以他只希望着,他小女儿能够一辈子健康欢欣。能做到这点,就是上帝保佑了。
可谁能想到,他最为纵容的小女儿反而给他带来了最大的惊喜。
她远比他想象得更有志向,也更为聪慧。
他甚至已经想象到,未来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摆放上一份《每周早报》的场景。
此时此刻,连乔安为报纸取得这个简单无比的名字,也在他心目中变得无处不好。
谢尔巴茨基公爵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眼镜戴上,然后摊开一张信纸,开始给自己的朋友以及下属写信。
……
公爵夫人坐在餐桌前,等着丈夫从书房里出来,一家人一起享用午餐。
将近半个小时后,依然没有听到他的脚步声,她不得不对女仆说:“去提醒一下阿列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