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综]天生女配》 280-287(第2/11页)
今是看开了,子女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分。”
他以前的性格其实没比宋智好太多,想他年轻时,为了奠定刀法天下第一人的地位,直接拿时任天下第一刀客岳山开刀,大挫其锐气。
“我如何不知这点?只是但凡她有个能被江湖人叫得出来的名号,她的行踪不就容易被人打听了,好过现在这般只能终日等着她写信回家。”宋智语气依然斯文。
只是兄弟两人都知道,他向来是喜欢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哪想到如今遇到这么一个克星。
宋缺微微一笑:“我看玉华这样就挺好,你就合该遇到个这样的小辈磨磨你的性子。”
宋智只是叹气,没接话。
……
与宋缺、宋智想象的不同,乔安只是不打算逞凶斗狠、纯靠武力博个名声,因此才没有以此时江湖人的习惯去夺个“某刀”“某仙子”的称呼。
但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她并非完全没闯出个名号,只是……方向略有偏差。
运河附近的役夫们都在传言,最近来了一位身着青衫、骑着棕马的游医,治什么跌打损伤一把好手,医术当得一声神医。
更重要的是诊金低廉,一副义诊到底的架势。
却说之前有一老兄,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到镇上寻了好几位大夫,家中带来的积蓄耗费殆尽不说,最后谁都没给他治好。可是监工却是不管他身体如何的,只知他最近常常偷奸耍滑,下了工后就去镇上逍遥快活寻不到人影了,没少挨打。
然他家中贫苦,根本付不起那给自己赎劳役的钱。走投无路之下再次来到镇上,硬着头皮随口喊住了个跟江湖骗子的郎中,结果不等把脉就被一口喊出症状。
据那位神医称,他这是什么“轻度肌肉黏连”,究其根由,神医说他这是“长期负重、劳累所致”,他们私底下都说,那位老兄估计是累得筋打结了。
这点小毛病在乔安眼里,真的不难治,开个方子先消消炎症,再做个针灸,用内力理顺刺激一下肌肉,立马药到病消,难的是如何才能不病情反复。
她对那位役夫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对方倒是极为看得开,说:“多谢神医,这样我就已经心满意足啦,至于以后的事情,实在不敢多想。”
她沿着正在修建的运河一路前行,一连义诊两月有余,甚至有时人还未至,消息便已传开——
那位“再世华佗”要过来了。
然而许是众多役夫劳工无言的默契,有关于这位再世华佗的消息,他们只在自己人内部流传,从未向外道出,只待当日下工后,在众人的掩护下悄悄出去求诊。
他们生怕哪位官差也看上了这位神医的医术,将其重金聘请到府中,他们再难以见上一面。
更担心那些监工知道了消息,把这位神医驱离。这郎中看上去年纪轻轻,还是个女娃娃,哪当得起那些气大力粗的监工手中的一鞭子。
但他们亦深知以神医的本事,早晚有一天会名扬天下。
是夜,乔安正在她临时租赁的院落内给马儿梳洗毛发。她打算明日时再次启程,当然要好好照料伺候一番这位陪着她东奔西走的好伙计。
她从桶里舀了一瓢水,正要浇到马儿身上,她动作一顿,然后回首向屋檐上方看去。
“客人已至,何不露面一坐?”
下一瞬,一道悦耳的女声歉声道:“深夜来访,多有打扰。”
一女子运起轻功,轻轻落在院中,其一袭白衣,身影似仙似云,好像御风而下。
乔安未曾见过此人,但其身形又给她一种极为熟悉的感觉。
她这些日子行走江湖时未曾见过轻功有她这般功底的女子,但要说是未曾下山前……
“原来是梵斋主,有失远迎了。”
她暗自提高警惕。
第282章 大唐天刀13
梵清惠有些讶然:“万万没想到你还记着我。”
几年前,她曾在磨刀堂内瞥过当时还年幼的宋缺长女一眼,那时对方就初显灵气,让她记忆颇深,如今一看,果然如她所想,是个灵慧的孩子。
乔安说:“斋主气质殊异,令人印象深刻。”
不是她刻意恭维,而是原著设定如此,慈航静斋的功法特殊,使得门派内的传人都有一种出尘世外的仙人气质。
梵清惠从外形上来看,确有仙子气质,而且她面上丝毫不显年龄,瞧上去也就比乔安年长个几岁。
梵清惠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来意:“这几日我途经运河,发现两岸役夫劳工有所异动,原以为是有什么不妥之处,细细等待了几日,才隐约知道是有人打着华佗之名进行义诊。今夜忍不住前来探查,没想到竟然是故人,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乔安提醒道说:“还请梵斋主离开后,勿要向外人透露此事,役夫生活不易,我不想再节外生枝。”
“我唤你玉华可好?你放心,此事我定当守口如瓶。”梵清惠眼露欢喜,上次见面时产生的惜才之心再次升起。
“我不知你父亲是否向你提起过,其实我早有收你为徒之意,只是不知你的意思。”
乔安摸了摸马背,示意它到一旁吃草去。
然后她回过身体,对梵清惠说:“谢过斋主厚爱,不过斋主还是另择爱徒吧。”
“玉华先不要拒绝。”
都直接称她为“斋主”了,必然是知道她的出身门派,慈航静斋一向是江湖正道中的圣地,梵清惠完全不承想自己两次相请,皆被拒绝,宋缺拒绝她还能理解,两人关系的确微妙。但到了玉华这里,依旧毫不犹豫地出言相拒,她想了想,只能因为对方知道了上一辈的恩怨。
也不知玉华家中人是如何对她说的,但是她和宋缺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再无更多接触了。
梵清惠耐心解说:“我慈航静斋虽然一直避世而居,在江湖上名声不显,但每逢乱世,我派便会遣门下弟子出世,以匡正扶危为己任,衡量扶持圣明君主,拨乱反正,以迎太平盛世。玉华既心系百姓,与我慈航静斋堪称志同道合,为何不抛弃芥蒂考虑一下?”
乔安对她的这番说辞一清二楚。
有件事情她一直不曾说出口,她对梵清惠其实完全不在意,但是她对这位梵斋主背后的门派非常介意。
慈航静斋再如何地摆出不食人间烟火、代天择主的架势,原著中又口口声声谦称自己没有资格选择明君,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天下苍生……她一个字都不信。
慈航静斋隶属佛门,而今的佛教肆意敛财,豢养私兵,不事生产,兼并大量土地,不仅不纳税不服役,反而每年要朝廷花费天文数字供奉佛门弟子。
这样一个闹出了“寺庙经济”,未来还要继续完善一下“三武一宗灭佛”这个专属历史词条的宗教组织,究竟何德何能以天自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乔安初读只道诗中江南朦胧美景秀丽如画,长大才晓得这字里行间里满是那位尚未诞生于世的唐代诗人杜牧的忧患悲伤,借古讽今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