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50-60(第4/21页)

里姑娘又多,谁能放心?

    若是那薛蟠来了,贾政必定是要亲自去嘱咐告诫薛蟠一番的,只如今薛蟠已经被捉拿入狱,贾政倒也松了口气。

    只希望等这女官选拔一过,她们就离开吧!

    此时的薛家其实是没有资格参选的,能参选也不过是借着王子腾外甥女的身份才能有了待选资格,且这资格,也只是郡主伴读的资格,而不是公主伴读,更不是才人赞善之职。

    贾家的姑娘们还小,并不能了解太多,但也知道这薛家姐姐是来应选的,故而贴心的也没去打扰。

    后宫中,皇后有条不紊的处理着女官的选拔。

    按理,皇恩浩荡,百官感念皇恩,应当有所表示,皇帝该高兴,可今日,当今却又愁眉不展了起来。

    “自三月那场雷雨后,到现在已经慢慢一月了,全国各地,均未见雨至。”

    这的确是大事。

    皇后放下手中的名册,“说起来,今年的春日,温度也比往年稍高些许。”

    当今大马金刀坐在椅子上,“那些言官却道是杞人忧天,这才一月而已。”

    可全国各地的一月,就不是一月的事情了,应当准备赈灾了才对。但是实际上,赈灾都是发生了灾害再行赈灾,而不是提前预测,因为若是没有灾难,已经预拨出去的金额等,是一大笔大的开销,就是之后真的有天灾,预测的也并不精准。

    皇后久久不语,这已经是惯例了,并非当今一个想法就能改变的,尤其是当今之上,还有太上皇。

    “只能让各地的官员,多加注意一下了。”

    去年三四月的京城,因为会试殿试而热闹,今年又因为女官参选而热闹,甚至更加带动消费,这些个姑娘们,可都不是缺钱的主。

    而在京城之外,百姓都在渴求着老天爷能下一场雨。

    再不下雨,庄稼怎么办?

    没有庄稼,他们叫什么税,又吃什么饭?

    扬州一湖泊旁不远的空地上,这湖泊里的水已经少了一半,外侧空地的地面,已经有了细小的裂缝……

    “嘎?”

    几只肥硕的鸭子一嘴往下一戳,嘎嘣脆!

    “嘎嘎嘎!”

    几只鸭子在这附近翻找了好一会儿的零嘴,才兴高采烈地往回跑,“嘎嘎嘎——”

    随着回来的几只鸭子的兴奋召唤,一群鸭子都准备往外走,方姨娘疑惑的诶了一声,“这是哪儿有吃的了?不应该啊?”

    这段时间她很少放鸭子外出了,就是因为今年天公不作美,收成肯定会很差,作物长得也不好,她怕这群鸭子一不注意给作物叨了一嘴,或者被人给抱走煮老鸭汤去了。

    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方姨娘还是只放了一小群出去,而且是自己跟着,于是方姨娘就看着他们在土地缝缝里面叨,方姨娘看了看,从漫不经心中瞬间被击中天灵盖,“嘴下留虫!”

    鸭子哪儿听得懂这些,方姨娘一个掰开鸭子的大扁嘴,“嘎?”

    **

    有部分地区发现蝗虫虫卵的消息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蝗虫,意味着蝗灾,意味着粮食颗粒无收。

    “陛下,天佑陛下!现在发现蝗虫得早,可派人前往各地巡查治理,将蝗灾提前控制。”

    “陛下不可,这是上天降下罪责,不可对上天不敬……”

    “放肆!”当今直接怒骂,“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给朕搅合!唐朝太宗文皇帝生吃蝗虫,上天不也没降罪?!”

    “朕怎么记得,各地都有官员,每年开春负责巡视,若见蝗卵,予以扑捕,怎么现在才被发现?”

    “这都四月底了,不是初春了!”

    “臣知罪。”

    负责官员派遣调度的吏部尚书先请了罪再说。心知却也是惊骇不已,朝廷官员或许不通农事,但对于蝗虫却不能不了解,这都四月了,发现的竟然只是卵而不是蝗灾已经开始……

    “既知有罪,便将功抵过。”

    “臣,谢主隆恩。”

    蝗灾的治理,无外乎就是那几样,派人去抓捕,鼓励百姓抓捕,宣传如何抓捕。

    “林如海代他夫人上书,言曾在书中看到过禽鸟可食蝗虫,今鸡鸭又能捕猎蝗虫,提议可让鸡鸭等家禽,参与捕猎蝗虫得队伍。”

    事实上,是方三娘幼年便见过鸡鸭吃蝗虫,只是那时候太小,也不敢确定自己记忆的真假,不敢确定鸡鸭吃了蝗虫后是否还继续活着,故而她只能在自己有资源后,尝试饲养鸡鸭以备不时之需,赌一个可能。

    “陛下,如今天气干燥,作物减产,就是百姓都不够粮食吃,何以喂养家禽?”

    是啊,何以喂养家禽?就算真的有用,有哪儿能养出来那么多鸡鸭?人自己都不够吃的。有些事情,不是那么想当然的。

    这个夏季格外难熬,本就自三月后不曾见过雨水,又碰上了蝗虫虫卵,纵使前期各地都开始捕杀蝗虫虫卵,可总有遗漏,而蝗虫的生存,衍生能力又格外突出。

    五六月的干旱还在持续,蝗虫部队就已经集结了起来,铺天盖地的蝗虫,预示着农人们昏暗的生活。

    六七月,正是蝗虫并发的时期。

    朝廷的救灾物资层层下放,各地官员忙得焦头烂额,有吃回扣的,有剥削的,也有趁机开仓放粮,严加管控的……官场百态,不外如是。

    或许是老天有眼,七月末终于下了第一场雨,蝗灾与干旱,至少缓解了干旱。

    十月,蝗虫终究是消停了。

    十月底,各地的情况都放在了当今的御案之上。

    “朕欲传方三娘入京觐见,论功行赏,诸位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

    让百姓大规模养殖鸡鸭对抗蝗灾虽不现实,可若是国库有余粮,官府主持,未尝不能一试,不过这些都是后续的事宜,也正好,等这位方夫人来了,也看看方夫人的本事是真是假。

    这次他们都没有反对当今,也是因为方夫人发现问题发现得及时,后续处理中更是鸭鸭立大功,虽没做到完全消除,但是两淮一带的蝗灾下的损失,绝对算是相对较小的。

    再有便是这次赈灾,国库能拿得出那么多钱财和余粮,和前两年抄家抄出来的东西脱不了干系,林家如今简在帝心,何必惹人不痛快?

    圣旨传到扬州,方三娘怔怔地看着手里的圣旨,眼中颇有些恍惚。

    “姨娘,姨娘,回神啦!”

    筠哥儿伸着手垫着脚,把圣旨扒拉到了自己手里,又看向林如海,“爹,这个也要放祠堂供着吗?”

    林如海抚了一把胡须,“不急,不急。”

    一家人送走天使后回了屋里坐着,贾敏道,“三娘从未去过京城,一个人去我也不能放下心。”

    “我是这样想的,老爷年底也是要回京述职,也没两个月了。不若这次,我带着三娘一同去京城,管家这时候应当已经租好了宅子,我也顺带趁着这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