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秦唐之好》 160-170(第1/16页)

    第161章 第 161 章

    “你的意思是,让孤临阵脱逃?”李令月面无表情地看着尉迟循俨。

    尉迟循俨道:“臣才是天竺都护,守卫天竺是臣的职责。殿下离开天竺,算不得临阵脱逃。”

    作为北天竺的长官,尉迟循俨愿意恪尽职守,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他看来,能够守住北天竺固然好,万一守不住北天竺,那他至少要保证李令月的安全。

    一块刚刚得到的边境之地,其重要性显然无法与皇储的安危相提并论。

    尉迟循俨对着李令月言辞恳切地道:“臣知道殿下十分看重北天竺,臣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北天竺。还请殿下尽快离开北天竺,只要殿下回到吐蕃,臣没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全力与阿拉伯人作战了!”

    “这么说,孤在这里,还阻碍了你的发挥?”李令月道:“你别忘了,孤也是一名将领!”

    “阿拉伯大军来势汹汹,北天竺人心不稳,此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吉凶难料。请殿下以自身安危为重,退居逻些!”尉迟循俨心中焦急,语气渐渐变得强硬起来。

    “若是孤不听你的,你预备怎么办?将孤捆了直接送去逻些吗?”李令月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平日里,李令月在众人面前,多数时候温和而没有架子。

    现在,尉迟循俨却从李令月的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压力。

    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靠着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在大事面前,她有自己的决断。

    哪怕尉迟循俨再怎么担心李令月的安危,也不能越俎代庖。

    意识到这一点的尉迟循俨朝着李令月低下了头:“臣不敢行此僭越之事。”

    “孤看你敢得很!孤这个最高统帅都没发话呢,你倒替孤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李令月的一番疾言厉色,压得尉迟循俨说不出话来。

    半晌,尉迟循俨方道:“……殿下打算怎么做?无论如何,臣无法眼睁睁看着殿下身陷险境。”

    “怎么做?自然是留下来与阿拉伯人开战!阿拉伯人既然向我大唐宣战,孤岂有不战而逃之理?孤可不想被人骂作懦夫!你说,你无法眼睁睁看着孤身陷险境,但打仗怎么可能毫无危险?孤要是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孤从一开始就不会来边关!”

    “不一样,这次的情况,与往常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李令月偏过头,看向尉迟循俨:“你无非是认定我大唐的军队打不过阿拉伯人,这才在此战尚未开打的时候,就让孤去逃命!”

    尉迟循俨说不出话来,李令月戳中了他最隐秘的心思。

    李令月所顾虑的,显然也是他所顾虑的。在此战中,他们需要面对的,不只是阿拉伯大军,还有天竺本地人。

    两万大军既要迎战阿拉伯人,又要镇压不安分的北天竺人。在尉迟循俨看来,他们能够保全自身,就已经十分不易了,遑论其他。

    李令月对尉迟循俨道:“孤才是最高统帅,孤说了算!你认为我大唐军队无法战胜阿拉伯人,孤就赢给你看!”

    她的头颅高高扬起,眼眸中灿若晨星。

    明明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不知为何,从她口中说出,仿佛必然会成为事实。

    尉迟循俨看着李令月,一颗心忽然就定了下来。

    罢了,既然殿下都这样说了,那他就按照殿下说的去做吧。

    殿下有着化不可能为可能的能力!

    若非如此,当初,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选择追随殿下?

    ……

    逻些,吐蕃都护府

    赤玛伦在接到李令月的求援信后,丝毫不敢耽搁,当即便拿着李令月的手书去找陈茵。

    作为吐蕃都护,赤玛伦有理政之权,却没有直接调兵遣将的权利。

    吐蕃当地的军事调动权,在守将陈茵的手中。

    这也是李令月首次尝试着将政治权利和军事权利完全拆分开来。

    过去,都护手中同时握着军政大权。在李令月看来,长此以往,便有尾大不掉之嫌。都护手中的权利虽不及节度使,可一旦哪一任都护生出不臣之心来,对于朝廷来说便是一件极麻烦的事。

    因此,拿下吐蕃的第一时间,李令月就效仿后世,在吐蕃地区设置了一个类似“军区”的职权部门。吐蕃都护府与吐蕃军区互不从属,相互监督。

    陈茵是李令月的心腹,且又追随李令月攻克吐蕃,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吐蕃军区的实际掌管权,自然就落到了她的手中。

    此时,陈茵恰好也收到了北天竺那边传来的紧急奏报。

    她二话不说,就开始与赤玛伦在逻些招募勇士,准备驰援李令月。

    这三四年间,陈茵在吐蕃显然也不是白混日子的。她对于吐蕃的兵源和军事水平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她知道,吐蕃总人口数量虽不多,却全民皆可为兵。出动十万大军,对于吐蕃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若是将民力压榨到极限,吐蕃拢共可以拿出四十多万大军。当然,如非必要,朝廷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

    现在,对于陈茵和赤玛伦来说,最要紧的不是她们能够凑出多少兵来,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援兵凑齐,送去给李令月解燃眉之急。

    为此,陈茵和赤玛伦甚至亲自现身,在民众面前举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动员会。

    逻些当地的民众听说太女殿下在北天竺急需用人,他们要是能够立下功劳,便有重赏。他们便纷纷都踊跃报名。

    有些人是冲着奖赏去的,还有些人是冲着李令月本人去的。

    “太女殿下对我们的恩情,就像雅鲁藏布江里的水一样。现在,她需要我们,我们当然要赶过去帮她!”

    “没错!我们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们也知道谁对我们好,我们就必须回报!”

    “为太女殿下而战!”

    “而大唐而战!”

    在热络的氛围下,没几日功夫,陈茵与赤玛伦便凑齐了一支由十二万人组成的队伍。比李令月书信中要求的,还多了两万人!

    若不是吐蕃地区民众比较分散,一些人赶来逻些也需要时间,陈茵和赤玛伦觉得,自愿前往北天竺的人说不定会更多。

    赤玛伦从逻些粮仓中取出存粮,又从附近一些粮仓紧急调粮,总算是解决了军粮问题。

    幸好吐蕃这几年作物产量有极大的提升,攒下了不少粮食,否则,这一时半会儿之间,赤玛伦还真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

    不过,时间毕竟太过紧迫。

    即使赤玛伦使出了浑身解数,她也只凑够了大军去北天竺的粮食,至于大军回来的粮食,就要大军自己想办法了。

    陈茵看出了赤玛伦的担忧,拍了拍赤玛伦的肩:“不必担心,他们是在为殿下而战,殿下总不会让忠于她的人饿肚子。”

    赤玛伦这才勉强挤出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