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30-140(第6/16页)

贪婪的士族们才没敢下手罢了。

    桓均知道白瓷背后的主人是姜从珚时,他竟没感觉诧异,好像她做出什么他都觉得这是应该的,旁人做不到的,她却可以。

    桓均也就暗自在心里嘀咕了几句,来洪州上任,理清这边的头绪后就特意批了地方供她的人建厂,每个环节的批文也一路通畅,还亲自出面组织了当地几个家族做些运土、运柴等的力气活儿,自然,瓷器厂是付工钱的。

    一通操作下来,瓷器厂建得十分顺利。

    众人一开始还持观望状态,等到第一批瓷器烧制出来,大家真见到了价值百金的瓷器时,洪都府就沸腾起来了,各家纷纷找上门来购买,瓷厂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他们以前想用瓷器还得从长安花重金购入,路上稍有不慎碰碎了或是被劫的话钱就打水漂了,现在家门口就有瓷器,要是能买到不知能省多少钱呢!

    还有那心思活泛的,甚至找门路见了管事,说愿意提供人手跟瓷厂合作分销到周边去,更有甚者,还想仗着自己在本地的势力强行入股抽成。

    桓均岂能干看着不管?他去瓷器厂巡视了圈,意思就传达出去了。

    他是一府刺史,背后在长安还有桓家,众人不敢轻举妄动,又想起一开始他就在给瓷器厂撑腰,都以为瓷厂背后的主家是他,只能歇了这份心思。

    不能入股,分销还是可以的,分销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桓均便利用这个机会,以利益为饵笼络了几个家族为自己所用。

    瓷器厂得以扎土生根,桓均得到了支持,当地家族得到了利润,可谓三方共赢。

    怪不得总说官商勾结,这“勾结”起来,确实不容小觑。

    现在,桓均听到曲姚找上门,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让手下将人带进来。

    曲姚从后门进入刺史府,由仆人引着穿过后院的回廊和两道黑油小门,终于在一座临水的亭子里见到了桓均。

    “小人拜见府君。”曲姚一跨入亭中就俯身拜了下去,神态谦卑恭顺。

    “竟是曲大当家亲自来了,快快免礼,请坐。”桓均道。

    曲姚圆润的五官笑团起来,“府君谬赞,小人不过是个跑腿儿的商贩而已。”

    桓均笑看他一眼。

    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几句场面话,桓均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曲姚恭敬接过,一喝,两条眉毛抬得老高,原本小圆的眼睛都瞪大了一倍。

    “曲当家觉得这水如何?”桓均笑问。

    曲姚将瓷盏从嘴边拿开,手指却还握得紧紧的,“甘甜袭人,回味无穷。”

    “曲当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识非凡,连你都如此称赞,这桩生意确实大有可为啊。”

    听他这么说,曲姚也不兜圈子了,直接说:“小人受女郎之命来拜见府君,便是为了做成这桩生意,不知府君具体如何打算,需要小人做什么。”

    “不急,我们还要等一个人。”桓均端起面前的糖水饮了一口,正好掩去嘴角那丝僵硬的弧度,呵呵,问他怎么做,他也做不了主啊。

    桓均听说曲姚上门就派人去请,没等多久人就来了。

    也是一个年约四五十的男人,蓄短须,相貌不算出众,步履行走间却露出几分精悍,看着不像商人,倒有几分行伍之态。

    这是姜从珚的人,郑闾,先前兴建瓷厂就是他一手负责的。

    终于到齐,三人正式商量起种蔗产糖来。

    蔗苗适合栽种在水热丰沛的南方,尤其是岭南,姜从珚的人手还未触及那片区域,要靠桓均去打通关节。

    岭南地区名义上虽属于梁国的统治,实际上位置偏远,朝廷势力不能完全触及,里面还有许多本地山民和宗族势力,可谓错综复杂,交州刺史夏侯显跟他同在大儒崔呈的书屋中读过书,但二人年龄差得多,并未见过几次

    ,只是勉强称得上师兄弟。

    此前桓均给夏侯显去过一封信,对方倒也回了,言词间还颇为可亲,叙了几句当年读书时的旧情。

    交州不是个好去处,夏侯显也是被贬来当刺史的,大概率也想做出一番功绩来,桓均觉得说服他配合自己应该不是件难事。

    桓均负责与夏侯显合作组织当地百姓种蔗,郑闾负责建厂和技术,曲姚则通过他的商业网络将产出的糖铺向全国,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便形成了。

    商定好各自的分工,桓均又对曲姚道:“近年来天灾频发,各地时有起义,流民落草为寇,道路艰难,曲当家可否有此感慨。”

    曲姚面露凄凄,叹了一声,“府君说得很是啊,小人也愈发觉得道路不太平,十次走商,有一半平安无事就是幸事了。”

    桓均道:“今年年初,鄂州十万流民起义,朝廷派下平南将军谢绍,领兵镇压叛乱。”

    曲姚暗自思忖起桓均这话,特意提到谢绍,肯定不会没有缘故,他琢磨了会儿,好似品咂到了什么。

    行商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货物安全,尤其是现在这种混乱的世道,匪徒猖獗,豪商们背靠士族,自然也会借助他们身后的军事力量,这并不鲜见。

    桓均现在的意思是让他去找谢绍依靠合作?

    “多谢府君提点。”-

    从嫖姚校尉到平南将军,短短半年,谢绍又升职了,这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他才杀了匈奴让朝廷面上有光,正受梁帝器重,暗中又跟桓均达成了合作,崔司徒也推了一把,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平叛不是件好差事,平定叛乱是应该的,要是没干好,卢逡就是前车之鉴,但谢绍不惧。

    他只从长安领了一万兵马,其余全靠抵达鄂州后他能调用多少本地服役的守军。

    他在战场上确实英勇,但毕竟年轻,初出茅庐,一下就要面对这么复杂的局势,实难做到游刃有余,尤其这些流民并非全是大奸大恶之徒,只是鄂州刺史贪酷,他们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揭竿造反,谢绍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他从流民手中夺回鄂州城池,却未下令赶尽杀绝,可流民们没了粮,便试图向周边劫掠,谢绍不得不继续镇压。除非把人全杀了,不然继续下去迟早还是会乱起来,但这是将近十万口人命啊。

    这时他想起公主那晚跟他说过的话,诸葛优……

    “我要外出一段时日,你们坚守城池,没我命令,不许出城杀敌。”谢绍吩咐道。

    “将军要去做什么?”副将许七斤问。

    谢绍冷眼瞥过去,“无需你操心,按照本将吩咐的做就行。”

    “是。”

    交代好城中的事,谢绍只带上十来个亲卫就出发了。

    鄂州和武陵郡不过数百里,快马一两日就到,谢绍抵达后,稍一打听便得知了诸葛优的住处。

    他隐居在罗山上,名气却不小,他在山上建了个书屋,常有学生前去拜谒。

    谢绍递上自己的拜帖,那守门的童子却说先生不在,出门交友去了。

    谢绍问:“先生何时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