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70-180(第16/28页)
多人口,若是粮食不够支应,该早派人去米铺多购些回来以防万一,各种药材药丸也要多备些;府里的下人也要加强约束,若有心思不正的,早早打发了才好,否则成了家贼才是祸,外面越是乱,家里就越要齐心。”
桓母不由点头。
姜羽儿继续道:“最好再选些家丁侍卫组成巡逻队,日夜安排人巡视,若能把院墙加高些就更好了……还要派人去打听外面的消息,祖父他们的朝堂消息十分重要,但市井也有市井的用处……”
她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最后又补充了句,语气谦逊,“这只是我胡乱琢磨的,母亲掌家久见识广肯定比我知道的多,您觉得可行的话就用,不行就当我说了几句空话。”
桓母握住她的手,眼睛发亮,“好孩子,你平时在家温温柔柔的,没想到还有这番见识,你说得很对,是要准备起来,长安一乱,外面还不知冒出多少贼人呢。”
姜羽儿想这些话并不是全靠她自己想到的,阿珚姐姐早在信中就叮嘱过,而且她这几年看了不少书,偶尔从十一郎那里得知了些朝堂上的消息,不说多精明,见识和心性比在宫中时确实长进了些。
桓母其实也想到了这些问题,只是购粮这件事还没来得及。
上个月庄子上刚送了批粮食过来,能供全府上下嚼用三个月,但现在一想,三个月虽不短,但封了城,什么事都说不准,多囤些粮总没错。
她当即叫来胡媪吩咐了几句,“拿我的钥匙去库房取钱,带上人去各大粮铺购粮,能买多少买多少,不要吝惜钱财。”
“是。”
胡媪正要告退,桓母又道:“不要用带标记的车马,也别为了方便报桓府的名号,让下面的人装成普通人家去买,运回来时尽量避着人。”
胡媪心下一凛,忙应下来。
接下来,桓母又跟姜羽儿商议府里的事,一个人总有疏漏,多个人总要周全些。
待商量完,桓母又分派了些事给她,主要是核对各项物资清单,桓母自己则负责整饬下人。
忙完一天,回去路上正好遇到十一郎,姜羽儿叫住他。
“怎么了?”十一郎回头。
这是一条夹道,两边都是墙壁,便显得路也窄了起来,加上天色昏暗愈显狭幽,年轻男女单独在一起便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姜羽儿前后看了看,没有外人,这才道:“卢姑娘那边只有几个侍女,现在外面不太平恐怕容易被人盯上,还要你想办法照料,看能不能给她换个更安全的地方,要是能进府里就更好了。”
十一郎听着她的话,确实有道理,可他思绪却不由飘到了别的地方,“你不嫉妒吗?你为什么要对卢姐姐这么好,你明知道兄长他……”
说到这儿,他突然有点讨厌起兄长来了。
姜羽儿不知他为什么突然问了这,只摇了摇头,眼神平静。
十一郎似想到了什么,又问:“你喜欢兄长吗?”
少年长大了,对于男女间那种幽微的感情也敏锐了不少,他以前以为她是喜欢兄长的,现在看来好像又不是。
姜羽儿沉默片刻,最终只道:“不管怎样,你兄长总是给了我安稳,庇护了我这些年。”
十一郎看着她,若有所思。
除了桓家,其余人家反应过来后也开始疯狂购粮,短短一两日粮市就翻了两三倍,普通百姓已经买不起米面了,便是富贵人家也忍不住心疼钱财。
桓母没有犹豫,继续舍大价钱购粮。
粮价只会一日比一日高,现在不买,后面就更买不到了-
张家。
凉州虽没被战火波及,张家上下气氛依旧沉重。
以前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阻击匈奴南下,而这一次,他们眼睁睁看着匈奴的马蹄从身边经过。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些匈奴人有多残暴,他们也预料到被匈奴占去的城池百姓会被如何屠戮。
凉州侯站在城墙上,遥望着东南方向,眼中含泪。
回望从少时到如今的几十年的岁月,他们当初豪情壮志,许下共创盛世的诺言。
今时今日,他对不起太-祖,最终还是没替他守住这大梁江山.
远在鲜卑王庭的姜从珚收到陈仓被破的消息后,同样数日未曾露出笑容,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她看着自己的手,那么洁白、纤细,柔弱得仿佛连只鸡都捉不住,可也是这样一双手,射出了那一箭,亲手葬送掉梁国半壁江山。
她闭上眼。
难道她不知道梁国落到匈奴手上后百姓们会遭受什么样的虐待吗?她知道,可她放任了这一切,甚至似有若无地主导着。
梁国确实腐朽不堪,注定要灭亡,若鲜卑能主动出兵,有拓跋骁在百姓们也能少遭不少罪,但她没有。
汉人王朝可以亡在汉人手里,也可以亡在胡人手里,但不能亡在拓跋骁手上。
姜从珚想,她是不是变成一个完全的政客了,只有利益,看不到千万生灵涂炭。
但为了今后的统治,她必须这么做。
拓跋骁洗漱出来见她还坐在书房里,神情怔怔的,整个人都笼在一层浓雾般的忧伤里。
他走过去环住她,“还在自责?”
姜从珚摇头,“也谈不上自责。”
拓跋骁听她这么说,但她心里分明是不开心的,道:“梁国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又不是你让乌达鞮侯去攻,更不是你杀了那些人,梁国皇帝坐在那个位置上却护不住自己的子民,他才是最该死的那个。”
姜从珚知他是在宽慰自己,罢了,做就做了,现在露出这般姿态又是给谁看呢。
“我现在倒是希望长安快点被破了。”她说。
长安被破,便是宣告如今的大梁朝廷灭亡,那时拓跋骁就能领兵南下了。
拓跋骁眼神一敛,他明白她的意思,他也在为这一天时刻准备着-
周纪上任后梁军颓势稍有好转,与匈奴大军在眉县、周至两地艰难地周旋了三个月,但他来得太晚了,就算他领兵经验丰富,但客观条件上的差距并非是靠计谋就能弥补的。
匈奴大军已经突入关中,再没天险能阻挡他们。
周纪无力回天。
消息传回长安,朝廷爆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争议——要不要南迁?
先前是没人敢提,现在却是不得不摆到明面上来了。
梁帝一听就发了怒,痛斥百官,“朕怎么养了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狗东西,关键时刻不想着怎么守住大梁江山,竟然只想着逃,朕要你们何用!”
众人垂首。
“陛下,臣等并非是弃大梁江山于不顾,实在是周将军传回来的消息说他们快抵挡不住了,长则两个月短则一个月匈奴就会攻下周至直驱长安,这时不走等匈奴兵临城下就来不及了。不如暂时南下,以长江作天险抵御匈奴,而后再慢慢积蓄兵力以图后事。”
梁帝任他们再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