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80-190(第3/17页)

、军国用度、田租口赋,但跟那时又不相同,他如今权柄极大,手里握着幼帝,受到的掣肘极为有限。

    谢绍升任了淮南大将军,掌军十万。

    两人联手,便将整个南方小朝廷握在了手里。

    北方士族无处落脚,自是十分不甘心,与本地士族发生了巨大的矛盾。

    他们手握大量的金银、书籍、技艺,带来的人也不少,与本地士族确实有一争之力,但桓均在其中制衡,谁也讨不了好,他更是趁着两边针锋相对时,趁机削弱了士族享有的特权,对他们享有的土地和税赋进行限制。

    南地士族自然不肯,可桓均私下跟北地士族商议,只有限制了南地士族的权力他们自己才能有落脚之地。

    北地士族确实无路可选,人的劣根性就在于恨人有自己无,这比两边都没有更叫人难受。

    最后,北地士族决定支持桓均的改革,他们也终于获得了一定的土地和利益。

    就在小朝廷刚落定,姜淮来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人第一想法,他居然活下来了?

    第二想法,他该不会来夺权吧?

    不怪他们这么想,再次见到姜淮,众人发现他跟先前醉生梦死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目光清明,气度斐然,叫人想起二三十年前那个温雅清正的皇孙姜淮。

    那时的他风采比姜明还要出众,也是因此才叫一些老臣想推举他。

    现在姜淮要夺权的话也不是没可能,他身上留着太-祖和昭文太子的血,现在姜明死了,只剩个年幼的皇子,这场景,不跟几十年前一样吗?

    最关键的,他可有个好女儿呢。

    他女儿是拓跋骁之妻,拓跋骁的鲜卑势力如今达到了顶峰,要是得到他女儿的支持,夺位可太容易了。

    姜淮被迎进建康城,注意到众人各异的神色,他似未觉察,只道自己在城破之后好不容易从匈奴人手里躲过一劫,一路南逃了几个月,总算能歇一歇了。

    “楚王殿下难道没听说?”王规问。

    “听说什么?”姜淮一脸茫然。

    “拓跋骁的鲜卑大军已经打败匈奴占领整个北方了。”

    姜淮一惊,“真的?”

    似还有几分懊恼的模样,要早知道,他或许就不会来南边了。

    他这反应倒叫众人摸不清虚实了,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总之,姜淮就在建康城住下了。

    他明面上什么都没表示,可人心还是浮动了起来,不少人悄悄找过来,言语间有些许试探之意,还有的表示愿意帮他夺位,姜淮一律装傻充愣,直言自己只想苟活。

    桓均听完报上来的消息,眸中闪过几丝不明的意味,终于单独去见了姜淮。

    他不相信姜淮特意在这时来到建康,真的如他说的那样什么都不干。

    建康城中人多地少,家家户户都住得十分拥挤,姜淮虽是楚王,也只分到了个二进的小院,跟从前气派的楚王府简直天差地别,好在他仆人不多,倒也住得下。

    桓均来时,姜淮正在逗弄一只白色的大鸟。

    这鸟之大,简直罕见。

    一时间他都忘了自己的来意,盯着这神气的大鸟,“这是您的爱宠?”

    “不是,见我这儿有吃的,就落到院子里不肯走了。”姜淮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灵霄似乎听懂了,不满地“哟”了一声。

    这么一只猛禽光站在那儿就能给人巨大的震慑,这么突然叫出一声,桓均吓了大跳,好险才维持住风度。

    姜淮喂完最后一根肉条,拍拍手,看向桓均。

    “听说你这些年干得很不错。”

    终于不装傻了。桓均想。

    “只是尽己所能罢了。”

    “那你接下来要怎么办?”姜淮又问。

    桓均道:“我只能尽力稳住淮南的局势。”

    “你的意思是要维持住小朝廷,跟北面的鲜卑对抗?”

    桓均不说话。

    这几年他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现在的南方总体是安稳的,可要跟鲜卑对抗,说实话,他还没狂妄到这地步。

    “不说话,是没想好,那就再想想吧,只是你要知道,你肩上担着的不是你一个人的命运,而是千万生民。”

    最后这句话好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桓均心头。

    从姜淮这里离开后,桓均独自在走在街上,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卢蕴这里。

    卢蕴没跟桓家住在一起,抵达建康后就搬了出来,在附近独自租了个小院。

    桓均敲门,一打开,他怔了下,竟是卢蕴亲自来开的。

    “进来吧。”卢蕴侧过身。

    待他进来,卢蕴阖上房门,二人来到堂屋坐下,她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暖手。

    “你来是有什么事?”卢蕴率先开口问。

    桓均摇头,“没什么,只是有点迷茫。”

    “迷茫将来的路要怎么走?”卢蕴一点就透。

    桓均点头。

    卢蕴想了想,却换了个话题,“我从未见过佑安公主,但她已经救了我两次了。南下路上,我从羽儿那里听说了她一些事,我想她是个很好的姑娘,你见过她,应该比我更了解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志向和目标。”

    桓均心头一颤-

    姜从珚鼓励百姓返乡的布告发出,却并没有多少人响应,匈奴人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了,以至于听说大梁被鲜卑占领,只以为是第二个匈奴,她不得不派出数支队伍带上粮食去各地安抚流民。

    乱世之中粮食就是命,哪怕害怕到了极点,可没有什么比饥饿更叫人煎熬,听说官府在放粮,就算这是引诱他们上套的招数,抱着死要要做个饱死鬼的想法,终究还是有人回来了。

    他们以为自己会死在鲜卑人的屠刀下,然

    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鲜卑军竟军纪严明,或许会受到一些蔑视,却没人敢随便屠杀百姓,不仅如此,还有汉人出面给他们登记造册分发田地。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如此数月之后,终于有百姓回到原籍,再口口相传,众人终于相信鲜卑跟匈奴是不一样的,当初被迫南逃的百姓一批又一批地涌回来。

    只是他们逃难逃了几个月,全靠吃树皮挖草根活下来,又哪里来粮食过冬。

    姜从珚让人一边在城门口施粥,一边宣传新出的政策。

    不管汉人还是鲜卑人,全都一视同仁,不管从前是良藉还是贱藉,只要响应政策回乡种田,就能重新登记户籍分到土地。

    分土地?这对那些曾是奴仆、佃户的百姓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好事,又进一步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阿茅跟了姜从珚好几年,早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小女孩儿了,这几年已经能独挡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