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有声: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碎玉有声》 90-100(第12/15页)

端着碗筷吃饭,可直至两人吃完饭,也不见杨伯安开口。

    “爹爹。”她放下碗筷,主动开口道,“你是想问王爷的事吗?”

    杨伯安摇摇头:“我想问书玉可都想清楚了,认准了?”

    见杨书玉面露不解,他便解释道:“若他是寻常高门大户的公子哥便罢了,爹爹还能护住你。可若是和皇家沾上关系,你日后若是再想退亲,或要全身而退,那便难了。”

    杨伯安从未责怪过杨书玉突然和林自初退婚一事,但如果对象换成高时明,杨伯安并无自信能保全杨书玉。

    “虽说如今皇室凋敝,左不过王爷、皇上、太后三位,可君为上,书玉日后委屈也只能咽进肚子里。”

    杨书玉正色道:“若王爷肯还政,归于江陵,爹爹会同意吗?你还会有这样的担忧吗?”

    杨伯安诧异:“是王爷亲口向你承诺的?”

    杨书玉摇摇头:“爹爹已经为我操劳太多了,书玉本不该任性,但至少在这件事上,书玉明白自己的心。”

    “书玉也不瞒爹爹,在崇峡时,我的确想过要试着去接受建章作为我未来的夫婿这件事,试着像其他女子那般接受父母安排的婚事。”

    “可是意外落在林自初手里,我想的最多是如何逃跑,要如何离间他和属下,再者便是在想他。”

    “每每和林自初接触,我都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厌恶。有了鲜明的对比,我才知道自己和建章相处,和王爷相处,其实是截然不同感受。”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建章离世的伤感和对他的愧疚,是无法转化成爱意的,就像王爷救我于危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也与爱意无关。”

    “我之所以接受王爷,不是因为他于我有救命之恩,而是因为我意识到心中早已有了他。”

    她一口气说完,这才敢抬头去看杨伯安的反应:“爹爹,若这段感情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书玉也信得过王爷的为人,他不会为难我的。”

    出乎意料的,杨伯安只是笑着缓缓摇头:“对于你的论断,你爹我可不敢苟同。”

    “在他还是四皇子的时候,他就执拗得可怕。今后若你想离了他,他是折了你的翅膀,也要把人绑在自己身边,如若不然,他也走不到今天。”

    他伸手摸了摸杨书玉的头:“爹说这些,也不是阻拦你。见你张扬,爹才方觉得这是你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你不该是畏缩在杨府后宅的乖顺模样,也不该是强装老成持重,非要肩挑杨家商号的模样。爹从不信一个人可以在一朝一夕间就完成蜕变,成长当是漫长而持久的。”

    他不确定杨书玉是否记起全部记忆,也不确定杨书玉是不是心血来潮,但是他身为最关注杨书玉的人,他是再清楚不过杨书玉转变的旁观者。

    幼时被掳、姜荷离世的打击,于杨伯安而言也十分沉重,然康复的杨书玉却依旧天真活泼,可是她却再也没有主动出过府门。此后七年里,她无事发生般,甘愿在后宅的四方天地中打转。

    突然提出与林自初退婚,她又变得十分冒进,恨不得把先前落下的东西,一下子全都揽在肩上,逼自己做到挑起杨家重担的模样。

    唯有此时,杨书玉才有几分十六岁女郎该有的模样,天真烂漫地为与心上人的未来辩驳,大胆无畏,不失少女含羞。

    “若有朝一日,你在亲事上首先要权衡利弊,其次才会正视自己的心意,我反而觉得是爹没有保护好你。如今,爹很欣慰。”

    杨伯安起身要走,郁结在心多年的那口气,因杨书玉的转变而吐出来。他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思:“大不了爹爹去找葛神医给你弄颗药,若是书玉在宫中委屈了,假死脱身也是极好的。”

    “爹爹……”杨书玉嗔怪地唤了一声,被无限包容和宠溺的感觉,让她所有话都堵在嗓子里,什么也说不出,她眼眶含泪,涨得红红的。

    杨伯安又摸了摸她的头顶,慈爱地嘱咐道:“不要多想,顺其自然,记得早些休息。”

    ——

    朔方城一别,杨书玉一行向南转水路回江陵,高时明则是往京都的方向去。

    师出无名,高时明虽有调整诸位将帅的位置,下令整肃三军,但这些活动也仅限军区范围内,因而他只带了一小支人马,悄悄潜回京都。

    是夜,杨仲辅提灯从后院回到书房,一进门就看见桌案后的高时明,他正饶有趣味地翻阅白天自己在看的书。

    他登时跪拜下去:“微臣参见王爷。”

    “听说杨大人同本王一样,赋闲在家。本王今夜特来拜访,不知可有惊扰杨大人?”高时明眼皮都没抬一下,翻手让杨仲辅起身回话。

    杨仲辅起身后,先是遣散了书房外候着的人,这才恭敬地站回高时明的面前。

    “听说杨大人是为本王说话,便被太后斥责而免职的?公然在朝堂上指摘太后垂帘听政有违祖训,杨大人真是好大的胆啊。”

    “太后仁善,只是命下官回府静修,等下官什么时候想通了,一切照旧。”

    “那么,杨大人明日便复朝吧。”

    高时明终于肯搁下手里的书,粗砺的大掌拍了拍书封:“反正杨大人闲在家中看山水游记,还不如复职去为太后分忧,罢佐亲王封号,除其爵位降为庶人,如此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微臣惶恐。”杨仲辅被这话惊住,惶恐地撩袍又要跪下。

    “本王可不是在说笑。”高时明开口打断他的动作,“就算此事如了太后的心,她就能收回兵权吗?”

    “这……”杨仲辅又是一愣,心里有答案却不能说。

    谁都知道,合虎符可调动大军,但虎符与高时明若同时存在,却会是另一番景象。

    摄政王能做到与太后党分庭抗礼,其权威从不在亲王爵位上,而是在他手中厮杀后整肃集合起来的三军兵权上。

    当年皇室遭到血洗,虽有太皇太后出面稳住局面,推襁褓之中的萧彧登基,勉强平息黎国的浩劫。可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孤儿寡母,一老两少入主皇城,地方手握重兵的将帅,难免会生出其他心思。

    很快军中出现内斗,相互争夺权势,甚至还有人公然哗变称帝称王。那时京都朝政尚且如履薄冰,更遑论去平定军中明里暗里的斗争?

    这样混乱的局势,一直持续到太皇太后离世,年幼的高时明被迫北上,领兵出战北凉,而后整肃黎国南北三军,这才得以将兵权收归中央。

    更准确来说,是收归高时明的麾下。这也是他离开京都多年,归来仍能与太后党争锋的底气。

    如今,太后手中捏着萧彧,靠策反京都防御副都统,得以在高时明前脚出京,后脚控制住京都。

    双方皆投鼠忌器,这才僵持着。

    太后党怕高时明不顾起兵谋反的骂名,直接下令发兵京都,而高时明则是担心太后真的会对萧彧下手,毕竟萧彧这个亲儿子与她并不亲近。

    念及此,高时明忽而开口道:“听说你仍扣着杨大小姐在府中?”

    杨仲辅不明所以:“还请王爷明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