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朕要做渣攻: 27-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重生之朕要做渣攻》 27-30(第5/7页)

“这话说得太没道理。我送你家一个诰命,你不感恩就算了,还说我在算计你的家人。沈应会不会是你把我看得太低了,我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坏呢?”

    沈应被气到嘴角都开始抽搐。

    “那不如陛下告诉我,周家只是商贾之流,我母亲也没有立下过什么于国于民有利的功绩,我这种芝麻绿豆的小官也不配封赠父母,陛下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封我母亲做诰命?”

    “芝麻绿豆的小官?”霍祁笑,“你嫌自己的官太小?那你想不想换个大点的官做做?”

    霍祁话中的暗示,让沈应心脏漏了一拍。

    “你是说……我……恐怕不太行。”

    不管霍祁是怎么打算的,但沈应对首辅之位是真没兴趣,他连在翰林院当个编修都懒懒散散地不愿去,让他进内阁处理朝政大事?霍祁还不如关他一辈子算了。

    沈应吞吞吐吐地回绝着霍祁。

    霍祁疑惑:“你不行?你不想当皇后吗?”

    沈应一愣,霎时反应过来。

    “……我确实没想过这种事。”

    沈应木着脸。

    大衍旧俗,皇后母亲若无品阶,或品阶过低,也应该被封赠为一品诰命。

    沈应现在想明白了,霍祁确实不是在算计沈应的母亲。

    他算计的就是沈应本人。

    当个狗屁皇后,他就是想把沈应立作靶子,转移文武百官的注意力。

    霍祁道:“那你现在可以想想了。”

    想什么?想想怎么遭世人耻笑,遗臭万年?倒也不必,他跟霍祁相好的那天,他已经接受这个结局。

    不过皇后之位?他不稀罕,当年武宗皇帝、成宗皇帝没做的事,他也不相信霍祁有那个胆量去做。

    沈应浑身冷飕飕的,他不知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感受,只觉得刚才的自己真是犯傻。

    霍祁明显早已对他失去信任,为什么他还会做梦,觉得霍祁会想要跟他一起治理国家。

    沈应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那块料。

    “不必想了。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福气。”

    霍祁满意:“如此甚好。”

    沈应冷冷地向着帝王扯动他的嘴角,给了对方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帮霍祁当个靶子,换他母亲一个诰命之位,称得上划算。

    沈应做这笔交易。

    而沈应不知的是,今日早朝,罗屏在朝上联合他的党羽向霍祁发难。

    十来号官员齐齐在朝上跪请霍祁以国家为重,赶紧娶妻立后稳定后宫。

    誓要用霍祁的婚姻当做政绩,把罗屏送上首辅之位。

    文武百官也觉得男大当婚是正理,没有一个帮霍祁说话。那位早同他谈好要上奏守之礼的礼部尚书郭敏学还在待价而沽,连他的舅舅何荣都一直在避开他的视线。

    他在整个朝堂堪称孤立无援。

    霍祁懒懒地看着文武百官,心里想着若今日站在首位的那人还是沈应,会如何?

    曾经他们是绝对的政治盟友。

    曾经只要沈应在,霍祁就绝不会孤立无援。

    ——后来他们怎么就离心了?

    霍祁叹息一声,顺着罗屏的话接下去:“……功勋世家、名门之后,外祖父是三朝元老,父亲曾任四品将军……”

    他复述着罗屏推荐的闺秀的条件,满脸疑惑地问道:“罗大人这说的不就是沈应?原来罗大人也属意沈应做皇后,甚好甚好。”

    满朝文武震惊,谁说沈应了?谁说沈应了?就你一个人在提沈应好吗?

    罗屏都半晌没反应过来,结结巴巴道:“臣、臣没说……”

    话没说完就被霍祁起身打断。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多说了,着人去办吧。”

    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百官瞠目结舌地看着他的背影。

    办什么?你要办什么?你倒是说清楚你要办什么?

    第 30 章 聊胜于无

    沈应的母亲和养父, 在金陵家中接到封赠诰命的圣旨,也是齐齐一愣。

    霍祁上一道斩杀贪污考官的圣旨在朝上翻来覆去,连刑部大牢都送去了几回, 那群贪官还是没被处置。

    各方都在博弈。

    霍祁厌恶这种被摆弄的感觉, 下这道封赠诰命的圣旨时直接没经内阁,亲自派人送往了金陵。

    他还给宣旨的人配了几匹好马, 轮流更换。

    原本要走上大半个月的路程, 宣旨的官员没十天就跑完了。不过也给他们累得够呛,刚在周家人面前宣完了旨, 这几人就躺下了。

    沈应的养父周远连忙让家仆把他们扶到上房休息。

    接到封赠圣旨本是好事,但这旨意来得不明不白, 实在让人忧心。

    周远忧心忡忡地敲了敲手掌, 回头见妻子潘小钗也是一脸的若有所思, 忙问道:“夫人, 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小皇帝……”

    他骤然收住声,小心翼翼地望向宣旨官员离去的方向。

    “我是说圣上为什么突然下了这道封赏?”周远压低声音, “莫不是应儿向他讨的?”

    他向来没什么主意, 家中大小事务全靠潘小钗一人打点,遇到难事周远也习惯先找潘小钗商量。

    潘小钗摇头道:“应儿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

    周远不同意这话。

    “他要是个有分寸的,一开始就不该和那位……唉!”周远说不下去了,“现在我走在街上,都有人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说我们送他进京考科举, 就是打着这献媚讨好的心思,想要用儿子从皇家捞好处,这道圣旨一出不是更坐实了这种说法?”

    周远捂着脸说自己以后怕是没脸出门了。

    “那你以后就在家待着,别出门。”潘小钗推了他一把, “瞧你那点出息,你要真那么在意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何必娶我?娶个清清白白、没出过阁的大家闺秀不是更好?”

    潘小钗是再嫁之身,且她前夫沈轶山家在金陵也是大户,当年周远迎娶潘小钗的事在金陵也遭了不少非议。

    潘小钗讽他当年不怕,现在倒怕上了。

    周远顿时不敢说话,好半晌才嘀咕了一句:“这又不是一回事。”

    两个儿子在京中近况不明,潘小钗懒得与他多说,拿着那圣旨瞧了又瞧。

    潘家也是名门世族,潘小钗是家中独女,他自幼听祖父和父亲讲着政务长大,对朝堂之事也颇有几分自己的见解。

    这些时日,她虽人在金陵却也曾听闻朝堂变故,此刻她可以断定这道圣旨来得不简单。

    “沈应恐怕出事了。”

    潘小钗握紧圣旨。周远闻言大惊,忙问她现下该怎么办。

    潘小钗怎么会知道现下该怎么办。潘家早已失势,周家不过商贾,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