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赵璲: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姚黄赵璲》 110-120(第14/14页)



    次日清晨,赵璲醒来时王妃还睡得很香,眼睛因为昨晚的两番哭啼略显浮肿,脸颊、唇瓣仍是花瓣一般的鲜嫩。

    赵璲多看了几眼才穿衣离去。

    惠王爷在宫门前下车时遇到了骑马而来的庆王。

    庆王先站在地上,看着二哥被身边的人稳稳地推下马车,庆王笑道:“二哥今日倒是好气色。”

    赵璲不知他是随口寒暄还是看出了什么,对视一眼便算打了招呼。

    庆王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眼前的二哥确实比前几天瞧着神清气爽,姚麟四兄弟同时金榜题名时也没见二哥有这个气色。

    庆王猜不出来缘由,也没在这事上浪费时间,在他眼里,姚麟四兄弟的低阶武官根本无足轻重,毕竟他这边有个吏部尚书的外祖父,大哥那边有个镇国公岳父,二哥的妻族势力甚至连他跟大哥府里的侧妃娘家都比不过,虽然他的两个侧妃还要等九月才能进府。

    兄弟俩同行了一段宫道便分别去了礼部、工部。

    今日没有朝会,但永昌帝的书桌上仍是堆了两摞高高的奏折等着他批阅,就这还是中书省帮忙整理且预批过的,他觉得妥当的直接打个勾就行,不妥的再亲自批注。

    批着批着,永昌帝随手又拿起一张,就见封皮上写着“京师灵山县知县徐东阳奏”。

    永昌帝眉峰微挑,他记得老二去年便是去灵山避的暑,当时灵山还出了一桩人命官司。

    永昌帝打开奏折,更加意外地发现徐东阳说的竟然还是老二两口子给他带回来的灵山特产黄精。

    这徐东阳禀报了他去年秋天在灵山开荒了四分田地试种黄精之事,今年开春山上草木返青了,徐东阳试种的那些黄精也都活了过来,该发芽的发芽,该长出新根节的长出了新根节,跟山上野生的长势毫无差别,所以徐东阳认为在灵山开荒种黄精可行,提请朝廷批准,并拨两万两银子给灵山县用于劝农开荒、采购黄精根茎。

    折子上有左相的批注:交工部核实,如实可准。

    永昌帝就让人把左相叫了过来,问他:“这个徐东阳何时调去的灵山县?”

    左相顿时庆幸他因为徐东阳所奏之事过于新奇特意查了查徐东阳之前的考绩,道:“回皇上,徐东阳是二十五年的二甲进士,授官冀州大名县知县,三年任满后于前年调任的灵山县。”

    永昌帝:“他这几年考绩如何?”

    左相:“都是优等,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包括修桥铺路、平反冤案……”

    永昌帝一听,顿时摸不准了,这徐东阳看起来是个能自己想到开荒种黄精之策的官员,可是,他调任后的第一年没想到,偏偏在老二过去避暑之后想到了,自家老二又是默默做事的脾气……

    打发了左相,永昌帝又把严纶叫了过来,让他看徐东阳的折子。

    严纶仔细看了两遍,沉吟道:“真能种起来的话,确实是个富民的好法子,既不占用农田,又无须砍伐树木坏了灵山的名山秀景。”

    永昌帝:“朕只是奇怪,灵山县衙离灵山镇有二十多里,中间隔了一整座灵山,徐东阳平时忙于公务,休沐日只有一天,他不去灵山南面的主峰登高赏景,怎么会想到绕路去灵山北峰查看黄精长在哪里?”

    但凡徐东阳试种黄精的山峰位于灵山南麓,永昌帝都不会怀疑什么。

    严纶:“皇上的意思是,徐东阳这奏折所述不实?”

    永昌帝看着他道:“你可能不知道,去年六月到八月,惠王一直在灵山镇避暑,回来时还给朕带了他们自制的九制黄精。”

    严纶:“……”

    永昌帝:“你想办法去试探试探惠王。”

    严纶:“……是。”

    将奏折揣进袖口,严纶回到工部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处理手头的事,晌午才端着自己的食盒去了惠王爷的公房。

    尚书大人来了,青霭、飞泉就去膳堂吃了。

    严纶一边吃一边跟惠王爷聊,快吃好了,严纶忽然拿出徐东阳的折子,放到惠王爷面前,神秘一笑。

    赵璲:“……这是?”

    严纶:“种黄精的事,王爷何必装糊涂,徐东阳不想贪功,在折子里给足了提示,皇上都看出来是王爷指点他的了,不信王爷自己瞧瞧?”

    赵璲微微皱眉,取出帕子擦擦手,再去拿奏折。

    还没拿到,严纶忽地抢回奏折,笑着跑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