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90-200(第18/33页)


    诸葛亮见到这个场景,虽然不是自己压过刘盈一头,也有扬眉吐气之感。

    他努力学习刘盈和所有让刘盈露出难言之色的人的言行,力图让刘盈也破防一次。

    对此,法正、庞统和张翼三位年长的友人,就只能对诸葛亮弟弟报以深切的祝福了。

    过了几日,张仲景终于找到借口休沐,匆匆赶来颍川。

    华佗正好还没走。

    刘盈冒充神医,与二人相谈甚欢。

    而张仲景和华佗可就不相谈甚欢了。他们差点打起来。

    对板正的张仲景而言,走“邪路”的华佗可是一点都不讨喜。

    见两人不合拍,刘盈更爱把两人凑一堆。

    久而久之,连曹操都不再被刘盈的表象迷惑,知道刘盈是个多么恶趣味的人。

    只有荀彧坚称,刘盈只是顽皮了些,本性很敦厚善良。

    郭嘉对这位好友加举主,第一次产生了“文若是不是眼神不好”的腹诽。

    他不去招惹刘盈了,但刘盈开始悄悄招惹他。每次招惹,刘盈总能把自己摘出去,好像是郭嘉带坏刘盈似的。

    郭嘉都被挑衅他的刘盈气得想和刘盈真刀实剑地干一场了。

    虽然刘盈是个勇猛小将,但我郭嘉的剑也未尝不利!

    刘盈:“来战!”

    一大一小哐哐哐打了起来。

    院门外,荀彧再次匆匆赶来,阻止郭嘉欺负晚辈。

    曹操长吁短叹,对身边人道:“真的没办法让张盈留下吗?”

    身边人道:“张修和张鲁对张盈有恩,他肯定会回关中。但张修和张鲁非雄主,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待主公平定中原,挺进汉中之时,他们一定会归降主公。到时张盈肯定也会归于主公麾下。”

    曹操再次叹气。

    平定中原啊。我的好兄弟袁绍,你究竟什么时候死?

    曹操在想袁绍,袁绍也在想曹操。

    他心高气傲,对张盈本不太在意。但他发现曹操对张盈很看好,便想挖墙角。

    虽然曹操和袁绍在打仗,两人使节交往也很频繁。

    袁绍向曹操派出使节,邀请张盈来冀州。

    曹操如今势力不如袁绍,只能恭恭敬敬对待袁绍的使节,不能阻拦袁绍向刘盈示好。

    袁绍都来接人了,刘盈当然要去看看。

    反正就算董卓活了过来,也认不出他。

    曹操很担忧刘盈会被袁绍笼络,便与刘盈促膝长谈,打探刘盈对袁绍的看法。

    刘盈笑道:“袁绍此人虽半昏半贤,但此世多庸人,他也算一方雄主。只是他的儿子皆为庸人,大概会和益州牧一样,天下群雄并立,本该坐稳了天下再分饼,他们却是外患紧逼时先内讧。什么时候袁绍死了,什么时候他的势力便散了。”

    曹操想着益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不由心痒。

    自己能不能趁着益州内讧,去把益州拿下?

    但他很快清醒,这是不可能的事。

    他与益州隔着袁绍和刘表,若不能先战胜袁绍和刘表,就不可能将势力扩张到益州。

    曹操对刘盈更加殷勤。

    无论益州牧的位置之后谁来坐,是刘焉的后人,还是刘表趁火打劫,汉中应该还在米贼手中。他与刘盈交好,将来劝服米贼投降就更容易。

    此刻,无论是曹操,还是曹操身边那一圈也被后世神化的谋士,都无人认为,刘盈自己会站在乱世逐鹿的舞台上。

    刘盈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华佗四海为家,反正无事,也准备跟着刘盈去袁绍那里瞧瞧有没有新奇的病例。

    张仲景犹豫再三,向曹操请了长假。

    曹操暂时收回张仲景的官印,待张仲景游历归来再授予。

    因张仲景的家人都在曹操势力范围内,他不担心张仲景不回来。如果张仲景及时回来,曹操就认可张仲景的忠诚,决定给张仲景一个太守之位。

    刘盈便带着两位如今还未被神化的神医,再次踏上了游学的路。

    荀彧和郭嘉把刘盈送出很远,送给了刘盈最多的礼物。

    荀彧从郭嘉暗地里塞给刘盈的小包袱里搜出药散,狠狠砸在郭嘉脸上。

    郭嘉举起双手,说自己只是开玩笑。他自己现在都吃得少了。

    刘盈在一旁鼓着掌看热闹,煽风点火。

    荀彧对刘盈叮嘱:“持身以正,你现在就很好,千万别学郭奉孝!”

    刘盈笑着点头:“好嘞。”

    刘盈骑在马上离开,走了老远回头,荀彧还在目送。

    诸葛亮眼珠子一转,对刘盈道:“你如此喜欢他,为何不招揽他?”

    刘盈还没说话,法正就先笑出声来:“曹孟德将家安在颍川,颍川的士人怎会去往他处?”

    庞统道:“张修和张鲁的号召力还是弱了很多。”

    张翼没说话。他转头看向刘盈,想听刘盈如何说。

    刘盈只是笑了笑,没加入讨论。

    后世人常传闻荀彧是大汉忠臣,才会被曹操所杀。纵观荀彧一生经历,他一直为曹操基业呕心沥血,如郭嘉等曹操帐下重要谋士,几乎都是荀彧一人为曹操寻来。

    荀彧跟随曹操时,中原最强大的是袁绍。哪怕官渡之战后,若不是袁绍暴毙,其儿皆为犬子,袁绍尸体未寒就分家内讧,曹操和袁绍的胜负也其实还未分出。

    无论是争霸还是内政,荀彧做的都是有利于曹操成为雄主的事。汉献帝蹦跶了很多次,荀彧也从未和汉献帝有太多接触。

    他唯一被后世称为“大汉忠臣”的事,也是他被逼死的引火索,就是阻拦曹操称魏公。

    刘盈当初跟随曹操,早就做好了禅让的准备。曹操的臣属都心知肚明。

    荀彧从未劝过他,还帮自己理顺禅让的礼仪。

    连自己这么英明神武的人,荀彧都没想过背曹投自己,劝自己三思。刘盈不相信当了一辈子傀儡皇帝的汉献帝,会让荀彧有多少过高的期待。

    若曹操不杀荀彧,荀彧劝阻曹操称魏公,只是他认为曹操称魏公的时机不对,会危害曹操现在的事业。

    可曹操亲手给荀彧盖了“大汉忠臣”的章,荀彧便只能成为后世称颂的“大汉忠臣”。

    荀彧从未做过不利于曹操的事,曹操却只因为猜忌便把荀彧钉死在“大汉忠臣”的木板上。

    如曹操晚年逼死自己一样。

    曹孟德啊曹孟德啊,别人都说“论迹不论心”,他晚年做事却“论心不论迹”。

    后继者就这样让你不放心吗?

    刘盈笑了笑,扬起了小马鞭。

    “说不准呢。”

    争论的友人看向刘盈。

    这个“说不准”,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