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90-200(第2/18页)

十里路就有拦路收费的,收得倒是不多,按人头来收,一人两文钱。

    这拦路收费的官府也不管,这种事也很寻常,走了人家的路给人家也是应该。

    唐皮子认命给了钱,给了钱也有好处,有什么小偷小摸人家都会管,算是花钱买了一份保险。

    回到家天色已经擦黑,唐皮子家就在县城里,他在乡下还有两亩桑田,这个归家里两老照料,只有春天才会全家回家忙活养蚕大计。

    “老唐,你可算是回来了,都等你许久了!”

    看到院子里坐着一个人,唐皮子才想起来今日家里有客人要来。

    “翠娘,抓一只鸭宰了款待客人。”

    屋里没回应,刘织户笑嘻嘻道:“不用,我带了下酒菜,可有酒?”

    他拍了拍石桌上的几个纸包。

    唐皮子立刻就知道他来定然是有要事,不然姓刘的这么爱占小便宜的人怎么可能会出血?

    他心里叹息一声,喊来了大儿子,“桑儿,去拿酒葫芦去巷子口的杂货铺打些酒来!”

    自打县里来了个百货铺,他们巷子口原来卖粮食的铺子也开始带着卖其他东西,赚不赚钱不知道,倒是方便了他们。

    以前买酒可是要去专门的酒铺,那酒铺到点关门,想买都买不着。

    这回屋里门被推开,一个少年郎一溜烟跑进厨房拿了酒葫芦,又找唐皮子要钱。

    “不要掺水的。”他捡了二十多文钱递过去。

    少年郎跑出了院子,唐皮子去找了碗筷盘子,将桌上的菜都倒进盘子里。

    两人拿着筷子边吃边聊,没一会儿酒来了,唐皮子拿着空碗拨了一些菜递过去,“拿去跟你娘一起吃去。”

    少年郎接了过去,又进厨房拿了几个馍馍进了屋,从头到尾这家的女主人就未出面。

    两杯小酒下了肚,刘织户总算是说起了来意。

    “兄弟我看了一圈就是你老唐最实在。”

    唐皮子为他添酒,听了这话嘴角抽了一下,这是说他好骗吗?

    刘织户伸手过来拍了拍他的肩,压低声音道:“唐兄弟,听说你在乡下有几亩地?”

    唐皮子喝了口酒道:“就两亩桑田,还有十几亩水田,现在官府禁止将水田改成桑田了。”

    刘织户忙问,“兄弟可有种棉花的想法?”

    他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我今年去了常州,常州那边开了一家服装厂,那机器开三天停五天,说是缺棉花,正四处找棉花,你手里既然有地有没有想过全种上棉花?”

    “现在种粮食都卖不上价,种得那点粮食交税后也没多少留在手里,还不如种棉花,你要是愿意种,你那棉花我以市价高一文的价钱收了!”

    “种棉花?”唐皮子没想到刘织户找他是为这件事。

    他还以为是为蚕茧来的。

    刘织户吃了一口卤猪头肉道:“兄弟,听说你们村还有一位大地主,家里有上万亩良田,能介绍我认识一下吗?”

    唐皮子端着酒杯迟迟没喝,他总算是弄明白了刘织户的来意,是想通过他认识刘大地主?

    “你明年不收蚕茧了?”他奇怪地问道。

    刘织户虽然种着地,可到底不是农户,他的户籍是归为织户,每年要上交织户税,这跟工匠要交匠户税一样道理。

    刘织户笑嘻嘻道:“收呀,这蚕茧要收,棉花也要收,只要是织布的材料都收。”

    唐皮子吃了两口菜,就见刘织户自顾自灌酒,他翻了个白眼就知道这人占小便宜的心思又来了。

    还有桌面上的几样菜,看着丰盛,三样素,两样荤的还是捡猪头肉猪肺这些不值钱的边角料买。

    他也没在意,只是不曾想刘织户多喝了几杯酒竟然将底子给露了。

    他醉醺醺攀着唐皮子的肩膀,“兄弟,我跟你说件事,你可不要外传,我有一远房亲戚就是常州本地人,他来信和我说江南服装厂全换成了那种大的纺织机。”

    他用力拍了拍,“还放出话来,明年有多少蚕茧多少棉花他们都收,你想想早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早占便宜?”

    “等明年我就去那乡下收蚕茧收棉花,再倒手一卖,这银子不就来了吗?”

    这话听得唐皮子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第192章

    夜深了, 家中有妇人,也别管合不合适,唐皮子敲开了邻居的门, 没多久邻居嫂子领着闺女住到唐皮子家,唐皮子和儿子一起搀扶着刘织户去隔壁借住。

    隔天一早,唐皮子起床洗漱, 刘织户因为昨晚喝得多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九月里在北边都得穿上毛袄子,南方早晨虽然也冷,等太阳出来就好多了, 甚至有时中午还热的得脱掉一件衣服。

    见刘织户没有醒, 唐皮子先回了自己家,等自己家早饭做好了, 才去隔壁将刘织户给叫起来。

    刘知户脑子还有点慢, 等一碗玉米粥下肚才回过神来。

    他放下碗叹了口气, “老唐, 你我都是有家有业, 我知道你是不放心跟我一起闯荡,要不这样, 你领着我去认识一下刘大地主, 你就安心在家多种些棉花养些蚕。”

    唐皮子有些纳闷了, “你见刘地主有什么事?他家地多, 官府每年都要去他家借粮食周转, 不可能听你一说就不种稻谷改种棉花。”

    刘织户抓了抓头皮道:“我其实是想跟他借些本金,我不是听你说你们村的刘大地主人挺和善,借银子出去收得利息也少吗?”

    “你也知道,这世道去找钱庄、当铺、大户人家借银子,不知什么时候就得吃个闷亏。”

    朝廷是下令禁止借印子钱, 但也仅限于京城看管得严了些,江南原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甚至朝廷禁印子钱这事都没传到江南来。

    光是应天城内就有不少旗人靠着发印子钱维持生活,这事根本禁不了。

    江南商业发达,从事手工业的小商户极多,他们的抵抗力也弱,一次水灾、一次旱灾就能让一生积蓄毁了大半。

    借银子周转这事是常态。

    显然刘织户看到了明年收购棉花和蚕茧再倒卖给江南服装厂的商机。

    只要借一笔本金,他能保证赚取足够的利润!

    借银子这事不是去街头上随便找个人家就能接到,这也是有门道的。

    比如不少放印子钱的只放给有家有业的还得用资产做抵押。

    很不幸,刘织户就没有什么好的资产用来抵押,他才将主意打到了唐皮子老家的那个大地主身上。

    唐皮子也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这是让他作保呀。

    说实话,两人情分还真没到这份上。

    唐皮子是老实人,对上刘织户期待眼神,想拒绝又张不开口。

    突然他灵机一动道:“要说我都搬来县城好多年了,也就过完年才回去几个月,说实话跟刘大地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