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7/15页)



    黄宗羲跑来研究,倒不是研究铁路的建造,而是研究这边管理办法。

    从防疫到不让这些人哗变,都值得研究。

    要知道自古以来针对哗变朝廷只用一个招数就是隔离,哪怕现在也如此,不允许大量人群聚集,超过两百就要上报衙门。

    可铁路蔓延千里,聚集的人有数十万之多,这还不加上沿途做小买卖和专门拉货物过来兜售的商队。

    奇怪的是这么长的路修了三年了,竟然一次哗变都未出现过,这如何不引起黄宗羲的注意?

    之前没有机会,这次到了眼前他就注意到了情况。

    经过他的观察,他发现铁路这边有一套已经成熟的管理条例。

    就如同钟表里的齿轮一样,一个齿轮合着一个齿轮井然有序。

    上工期间就认真工作,有人记纪律。

    他最开始觉得是纪律限制,之后又觉得不对,他内心满是疑惑,这些干活的人里不缺乏单身壮汉,要知道这类人一向是不稳定因素。

    几个女人凑在一起会分工合作收拾到地方,几个男人凑在一起只会逞凶斗狠然后发展出械斗选出一个带头人,带头人一挥手说我们造反吧,其他人或是脑子一热讲兄弟情义跟从,一支造反小队就拉出来了。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朝廷会禁止光棍聚集在一起。

    为了社会稳定还会鼓励寡妇再嫁,有了家就会稳定下来。

    铁路上不缺携家带口的人来做工,可光棍比例也不少,他还看见不少光棍聚集在一起密谋些什么,明明旁边管理纪律的人都听见了,也没有过来命令他们散开。

    奇怪,真是奇怪。

    黄宗羲并不知道这些光棍密谋了什么,最近接了浦口这段工程东家接到了十里外另一个工程队东家的战帖。

    双方约定了明日在浦口车站一里外的一处平地赛足球。

    他看到的这群光棍就是工程队里的足球运动员,做完工休息时间凑在一起商量计策。

    那管理纪律的人当然听见了,要不是职责所在,他都恨不得跑过来帮着参谋了。

    铁路上踢球很流行,最开始是从包头那段铁路流行起来,几个准噶尔部落的壮汉加入后,好家伙一下子帮东家赢得了比赛,把东家高兴得不行,给了赏钱。

    后来直接在内部流行开,铁路局还将各个承包工程的东家召集起来,鼓励举办类似活动,总之就一个目的,发泄这些青年的精力。

    除了比赛,铁路局这边做十天休息两天,这两天会有城里的戏班子下来唱戏,玩杂耍,就是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

    同时还会定期组织相亲活动,只要一定期限内没有犯错表现良好的青年就能得到去参加相亲的名额,请来的姑娘有铁路家属自己报名,也有从附近寻摸来符合条件的女性。

    总之一句话,看对眼了,上面会出面帮着办一场集体婚礼,家属只要带着空肚子来吃。

    同时上面还会给一对新人分一间房屋一套家具和二两喜钱。

    一套三板斧下来可以说将光棍们收拾得服服帖帖,敢闹腾的就问还想不想娶媳妇?

    最关键的是之后还要修其他路段的铁路,真闹事,以后可没法在铁路上干活了。

    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太重要了。

    圣驾抵达江宁府的消息传来,黄宗羲就明显感觉到铁路这边工程加快了,不仅人多了不少,警戒也变强了,他再想过去看,都被阻拦在外。

    “老师,快些回去吧,您要是想要看,我帮忙联系人,让您名正言顺进去。”

    弟子的意思是联系当地士绅,黄宗羲明白他的意思,铁路修建并不是朝廷派人动工,而是铁路局将整条铁路线分割后,一段段承包出去,有些比较难修的选择了工部的工匠,其他简单的交给了民间工程队。

    这些工程队需要垫资,这就拦住了一批投机取巧的人,能获得工程的都有一定实力,毕竟垫资最少半年,年尾才结一部分款,这钱先花出去没有点底根本撑不住。

    当然没有人想要压着下面修路工人的钱,铁路上的工人自己组建了一个工会,哪个工人没拿到钱会来找工会,工会这边帮着讨要。

    讨不到会告到法院那边去,根据铁路局自己出的临时条例,拖欠农民工资会有两到三倍罚款,也就是说欠一个月得多补一个月,欠半年要给一年工钱。

    不给,也没关系。

    承包时都交了保证金,只有按时验收合格才会退还。

    只要保证金被扣,铁路局这边就会联系承包商补上,到头来这笔钱还是要扣。

    因为赚得不多,又嫌弃还有一堆麻烦,导致初期接手的人在当地都有善人美誉。

    至于是不是善人,这个上面不会管,你担上了这个名号,就算是装也得装得名副其实了。

    在黄宗羲的弟子看来,承包铁路的士绅毫无疑问都是大善人,不然怎么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黄宗羲却摇摇头,“算了,皇帝既然到了江宁迟早要来这边。”

    他是隐藏身份来的这,可不好现在暴露身份。

    不然皇帝亲自开口邀请,他可没有推辞的后路。

    以前邀请他进京做顾问的是地方官员,因为不是圣旨,还有拒绝的空间。

    真当面拒绝了皇帝,那就是抗旨不遵了,黄宗羲还没有想将自己暴露出去的想法。

    ***

    跟来时只是行程匆忙不同,再次回到江宁府,宝音明显感受到这里更加热闹了。

    当然来时是三月还属于春寒料峭,再次回来已经进入四月,正是万物回春,沿途能看见不少桃树开花。

    岸边桃树绵延数里,还未下船就能欣赏到岸上的美景,缤纷多彩,有一段甚至形成了一段红云,岸上还有不少前来踏青的市民,真是一副盛世景象。

    宝音亲自指挥人来拍照,这些全都是宫廷画师,会选择合适的视角拍下来,再回京根据照片绘画成景。

    当然也有当场作画的,寥寥几笔就记录下美好景色。

    岸上的人成为景的一部分,他们又何尝没有成为岸上看景的一部分。

    船只靠岸,江宁府的众多官员已经等候,这次少了一个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就在船上,上次就随驾前往江南各地视察。

    岸边的人已经驱散开,没搞什么排面引导百姓来叩拜。

    皇帝一贯的作风就是不扰民,这一点他孙子就比不上。

    这次停留江宁有两件大事,一件是祭拜明孝陵,也就是朱元璋夫妇的墓地。

    明朝皇陵从朱棣开始都埋葬在北京,只有开国皇帝和皇后陵墓在南京。

    也幸好没在北京,不然还不得被乾隆那孙子借用修缮明皇陵为由,偷龙转凤盗取皇陵里的金丝楠木了?

    除去祭拜明孝陵以外,还有就是等待铁路开通。

    南京这边皇宫大部分还保存完好,少部分建筑毁于战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