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朝: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凤鸣朝》 20-30(第8/23页)

后来便一直留在老师府邸,做个记室兼管家,服侍师长。他闻言,犹豫了一下,如实说:

    “老师,小师妹她在亭子里避雨呢。”

    一点也没淋着。

    荀尤敬立即看向夫人:“你看她!你看她!”

    老两口在屋里斗嘴,谢澜安在亭中听雨。恩师便在咫尺之遥,说心里没几分紧张是假的。

    她侧了侧脸:“背书来听。”

    胤奚一愣后,点头开始背。

    他的嗓音琅琅清妙,有安神之效,听得出下过功夫,将那些圣贤书记得一字不差。

    他流利地背到一处,谢澜安忽然笑了声。

    胤奚停住,马上意识到自己露了马脚。

    是白天时,他拿着书打断女郎与那名何郎君说话,向她讨教的那一处。

    “这不是知道吗?”谢澜安语气轻恻恻的。

    胤奚乌溜溜的眼睛望向她。

    他的心情还沉浸在被冠了新名上头,颊边的浅粉晕迹尚未褪尽,只是在夜色下不显,神思难免不够用了。

    他很诚实:“我是故意的。”

    谢澜安儇佻眉梢,听着。她倒要听听。

    胤奚轻声说:“我见女郎对何郎君十分欣赏,纵容……我好羡慕。”

    “我纵的、是他吗?”谢澜安难得露出有点头疼且纳罕的表情,重音落在“他”字上,此刻在她身边说这些怪话的是谁?

    此时正房门开一隙,华羽打伞提灯走来,面上含笑:“小师妹,师母叫你进屋去避雨。”

    谢澜安收回心神,忙和师兄道谢一声,看向胤衰奴。

    胤奚说:“我在这等女郎。”

    她点点头,眼中短暂的玩色复归清冷,黑缎子披风灵巧地闪入夜色,迤逦而去。

    胤奚收回视线,看了眼雨帘,在心中默默温书。

    谢澜安进到屋中,明光映眼,先闻到一股浅浅的酒香。

    老师还是馋酒,师母还是喜欢织布,连那把无弦琴都还在墙上,一切都没有变。

    这久违的温馨催得她喉底发紧。她看见老师穿着件鸭壳青的长袍,背对她坐着,露出的背脊瘦削冷硬。

    谢澜安的称呼卡在喉咙,犹豫的功夫,卫淑招手,“好孩子,快来,让师母好生瞧瞧你。”

    谢澜安脱履,余光留意着老师,走到师母跟前,跽身正坐。

    “老师,师母,学生不敬,将身份大事欺瞒二老多年,愧对师长教诲。”

    卫淑在灯下细看她的面容。之前听说归听说,若非眼下亲见,她实也难以想象,从前那个有着冰清之姿的隽秀儿郎,会是这样一个娇娥。

    她轻抚谢澜安的头发,心中充满爱怜,“快和师母说说,这都是怎么一回事?”

    “前尘往事,多说只怕老师生气,不提也罢。”一物降一物最是不假,谢澜安在外头的那点闲雅气,此刻全还给老师了,低眉顺眼地面向师母,不忘稍稍侧头,“今日含灵夜访,是怕老师担心前些日里的刺杀案,所以来报个平安。”

    她姿态温顺,目光镇定:“——那场刺杀是我设的局,老师不必忧心。”

    荀尤敬的背影蓦地一动。

    卫淑吃惊不小,替他问了出来:“你设的……这究竟是为何?”

    老师面前,谢澜安永远是坦诚的学生,她道:“我设局自入险地,一是为挑动太后的情绪,令她决心北伐;二是为取得太后信任,得到骁骑营的指挥权。老师教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不遗余力地依附太后,取得信任,自然是为了——

    “除外戚。”

    天边炸响一声雷,紫电一瞬映亮荀尤敬银白的须眉。

    胤奚从小亭的檐遮下抬起头,目光追逐着东方刺破乌云的那道闪电。

    ·

    室内,荀尤敬不再喝酒,神色庄严道:“细说。”

    谢澜安如得赦令,起身趋行至老师座榻对面,再揖手跽坐。

    她望着老师的脸。

    荀尤敬是典型的北人面相,骨架疏朗,只是随着年纪上来,眼角的皮褶松垮地耷拉下去,遮住一半瞳仁,便总显得严厉冷峻。

    谢澜安时隔经年又见记忆里的老师,只觉得无比亲切,却也无过多情绪外露,侃侃说道:

    “今日南朝之积弊,一在门阀世家把持朝政,皇权不振;二为九品官人法任官唯家世是举,选才失人;三为学政不兴,朝野风气重浮华而不务实;四为土地分籍混乱,士族吞田隐户严重,以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之事屡见不绝。四民无法各司其位,国力自然无法充实。”

    她抬起头,“在这些内忧之后,才是北胡的外患。所以要解内忧,须行改革,改革则需要‘政出一家’的稳定土壤,那么先平复朝中政出多门的党争,便是当务之急。”

    事以密成,这些话她对二叔都没有说过,但在老师面前,她没有避忌。

    荀尤敬沉沉看着她,她说的这些门道,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

    当年他联合清流儒师上书,力请太后归政于皇帝,便是看出国舅公暗囤兵马,户部贪腐严重,恐有一日庾氏终要凌于陈氏之上。

    ——以庾代陈,那对大玄来说就是一场改朝换代的浩劫。

    可那一次他输了,清流被太后一党强硬地打压下去,他也沦为一个清闲的国子祭酒,再未能回到朝堂。

    这些凶险的暗流,从前他碍于谢氏不涉党争的家训,都不曾与谢澜安细说。即使他心里一直认为,只有这个灵颖慧秀,最令他骄傲的学生,最适合继承他衣钵。

    但当时少年还年少,老头子也并非不解春风,他每每看着含灵神气清韶,灼然玉举的风姿,便不由觉得,若他两袖间有流云清风常伴,也是很美好的一生了。

    可这孩子隐忍得真狠哪,他没想过,风光之下会藏着渊深晦影。

    他也没想到从前只作风月文赋的谢玉树,说得出这样一番见解。

    “太后内用母家,外用司马,势力庞然,你能怎么动?”荀尤敬面无表情地问。

    “含灵近身出入内省,掌兵司事,便有机会乘隙而为。”谢澜安颔首,露出一截藕白的颈,目光含锋,“我在等,一个契机。”

    荀尤敬:“什么契机?”

    谢澜安微顿,那张弦搭箭的眸色又松泛下去,含糊地唔一声:“还在等。”

    荀尤敬从小把她调理出来,哪里看不出这是有主意了却不说,暗自运了运气,没有追问,只道:

    “那么你力主北伐,表面上是顺从太后之意,实则是为了将大司马调离太后身边,以免对付外戚时,太后召他来助力?”

    老师果然是老师,一语中的。谢澜安张了张嘴,荀尤敬不知不觉间改为正对着谢澜安而坐的姿态,倾身低喝:

    “太险了!”

    谢澜安眼神微动。

    “军战大事不是儿戏,内忧外患,怎么能同时出现,为求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