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凤鸣朝》 70-80(第8/22页)
,大帅若不是为了给侄女儿引见他们这班人,何必一封封书信送到各个城关,将他们齐聚于此?守信阳的唐袖石,驻舂陵的刘时鼎,新野的比肩,郧阳的孙占鳌,丹江口的厉大椿……这些人分散在各郡拱卫着荆州,往年连过年也凑不到这么齐。
谢小娘子一来,全给招呼过来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谢二爷这是给那位在朝当官的谢娘子铺路呢。
如同提起北府就绕不过褚家军,荆州在谢逸夏手里经营这么多年,早已被刻上了一个谢字。朝廷但凡要换个刺史统领荆州,不说谢逸夏会不会表态,他手底下这帮心腹第一个翻穰子。所以理所当然地,他们认为下一任入主荆州的也会是谢家人。
谢丰年是诸位将军眼皮子底下长起来的,机灵,结实,有冲劲,除了年纪还小没什么毛病。然而在南北战势瞬息万变的当下,年轻便是变数。
谁都知道拓跋氏野心勃勃,未必肯等谢小公子平安成人,接过父亲的班,再行挥师南下。
一部分将领理解大帅的未雨绸缪,谢澜安的诸多事迹流传到西府,废太后,削世家,自家旁支犯了人命案说认就认,壮士断腕,那可不是个寻常人。
但也有人对谢大帅此举背后的用意持怀疑态度,只是装傻不提罢了。
正喝着茶,帐帘挑起,赶了大半日路程的谢澜安带着四名近卫入帐,谢丰年跟随在她身后。
谢澜安呵出口的气儿还是白的,入帐先看见满座黑压压的人,怔了一下。
随即她迈步上前给叔父行礼,清淩淩的嗓音:“二叔贵体康安,别来一切都好?”
有资格坐进这里的,不论官衔高低只论杀胡人的军功,所以没有人站起身。但在看到来人的那一刻,这些大老粗都不约而同放轻了呼吸。
女子一袭湛青到底的素氅,那张脸,比主帅名声在外的美姿容不遑多让。双眸璨然,步履飒然,没有脂粉味道,凛凛一派清贵之气。
陈郡谢氏真是一脉相承的好风骨啊。
谢逸夏从沙盘后抬起眼,注视着谢澜安,又看向她身后。
玄白允霜他认得,贺宝姿他也有耳闻,只有胤奚,他入府时谢逸夏住在东庐山,随后便出京回任,两人没打过照面。
自己生得顶漂亮的人,很难再被什么样的容貌惊艳。谢逸夏见胤奚第一眼,注意到的是他和谢澜安如出一辙的装扮,都是高领的素青氅,把脖子拢得严严实实。
荆州有这么冷吗?
谢逸夏起身,没有向谢澜安介绍任何人,轻轻一挥鹅毛扇,“走吧。”
“去哪?”一口气未歇的谢澜安问。
谢逸夏披上轻毳,冷却的茶香冲散他眼里的闲逸,“带你看看真正的战场。”
驻扎营后面有片地势广阔的山地,谢澜安跟随叔父转过营帐,还未行至,脚下先感到马蹄轰隆的震响,有如地动。她身后的那些将领神色习以为常。
谢逸夏领谢澜安登上观武阙楼。
没有任何缓冲,一幕铁蹄疾冲滚风动雷的震撼场景,闯进谢澜安眼底——那是一个悍迅如黑云压城的骑兵方阵,正挟带惊雷之势,向对面面积几乎五倍于它的步兵阵列疾冲!
谢澜安一时竟不确定,这是叔父在演武,还是真实的对战。
因为太快了!
这群至少有千人之数的骑兵,眨眼间席卷而至。骑兵一刹那的撞力可破坏十倍步兵的方阵,南北交战的历史中,便有胡人派两骑猛将持长槊,硬生生凿穿一千北府兵的恐怖记录,何况是眼前的一千重骑对五千步兵?
谢澜安手心不自觉抠紧栏杆,却见一字排开的步兵队首纹丝不动,在她眨眼的须臾,她捕捉到步兵队首齐刷刷亮出一样兵械,闪动的寒芒晃过她的眼尾。
双军交触,步兵最终没有真正亮刃,骑队也没有将对阵踏成肉泥,两方交错而过,随着骑手回勒辔头控制军马的千马齐嘶声,山谷间爆发出震耳的欢呼。
“大帅!大帅!大帅!”
从山谷的位置并不能看清观武楼上的人,但西府兵将都知道今日大帅会亲临观武,是以在完成了一次算不上差的练阵后,众兵便忍不住向主帅齐声呐喊。
邀功谈不上,炫耀是一定有的。
因为这并不是一场娱乐表演,每个人都清楚,在不躲避骑兵冲撞过来的瞬息,那是真正的生死一瞬。
谢澜安无声松开手掌,转头看向二叔:“这是克制骑军的战术?”
北朝大君骑射起家,野蛮如兽,南人在他们手里吃过不少亏。
一旁的刘时鼎笑呵呵接口:“女公子眼力不俗。不错,骑军对步兵有碾压之力是兵家常识了,但步兵反制骑兵,确实有一个契机,也只有唯一的一刹机会,便是在骑军冲至眼前时不眨眼不后退,用加了钩镰的枪头绊倒敌军马腿,以此阻断骑军的先头冲势,而后再迅速变阵,将溃乱的骑军包围。”
谢澜安脑中迅速推演出一幅图景,目光烔炯:“变阵冲轭……”
刘时鼎眼神一亮,谢逸夏转望她道:“说说,怎么想到用冲轭阵?”
谢澜安夺过二叔手里的鹅毛扇,临空一撇一捺,画了个交叉:“冲轭阵的交叉阵型,可以快速将溃散骑军包围,四面皆主攻而非辅攻的特点,能主动出击应变,不给对方再聚再冲的机会。”
随着她挥动羽鹅扇,山谷中的兵阵见令变阵,果如她所言,作四面交叉,围拢骑军,其后向内绞紧,激起一片惶惶马嘶声。
谢逸夏含笑捋须。
他身后那些保持沉默的将领交换个眼色。
谢澜安很快便想明白了,二叔演练这个战阵,不止淬练步兵,同时也在加强他的骑军,也就是让矛与盾碰撞,骑军要更快,步军便要更稳,砥砺切磋,事半功倍。
然而话说回来,受到更大压力的一方还是步兵,因为目不眨眼等待骑兵的冲撞,说得容易,那种迎面扑来的威势,就好比你眼睁睁盯着一群饿狼扑来而不能逃跑,真正需要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勇气。
说到底,比起北朝占据河洛平原,背后还有草原马场输送战资,南朝鱼梁之乡,还是缺马啊。
谢逸夏没拿回扇子,在侄女的沉默中轻飘飘道:“阵法都是小聪明,听说了你在浮玉山设八卦阵剿匪的事,回头,让丰年带人和你的兵玩玩。”
他看似和谢澜安说话,目光却看着谢澜安身后的胤奚。
之所以留意这个年轻人,源于小儿子有一次提起这人,表情那叫个一言难尽,活像生吃了一只耗子,以及澜安年前寄给他的书信上,留了三行位置,添上此子剿匪立功的注脚。
以谢逸夏对侄女文学功底的了解,一句话能说清的事遣文三行,笔墨用多了。
胤奚在谢二爷审视的目光下,沉稳颔首。这小小阙楼上名将如云,没有他说话的份。
谢澜安回过头说:“我二叔的意思,如果他有十万猛骑,他也可以肆无忌惮冲别人的阵,管它什么钩镰枪什么阵法,能挡得住前赴后继的凿阵?都一边凉快去。正正之旗,堂堂之阵么,谁不知道家底厚的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