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 50-60(第10/21页)

她不觉得她对规矩的遵守是无条件的,她守规矩, 是因为规矩能给她带来好处。

    故而常常唠叨沈穹,令他不要太过任性, 也是因为她坚信,守规矩是有好处的。

    听母亲的话,学好妇容妇功,是因为沈蓉自己也清楚,这与她自己的利益不冲突。

    只有一位贤惠宜德、名声无瑕的女子,才能嫁进最好的人家做当家主母。

    嫁给一个同样品行高洁的君子, 做他的夫人、做夫家的当家主母, 如此, 才是对她后半生利益的最大保障。

    若能万事随着心意来, 当然是很愉快的,但长远来看,能给她多少好处呢?

    沈蓉看得明白,所以绝不做那样的蠢事。

    而在少女时期,她能嫁给一个更好的人家, 同样也和父母的利益吻合。因此听从母亲的教诲, 一来树立自己孝顺的名声;二来也是投桃报李。

    她柔顺听话, 说明她即使嫁人后,也会记挂自家, 为沈家带来利益。

    因此母亲便会竭力寻找最优秀的夫君,如此而已。

    沈蓉鲜少把这样的心事说给人听。至于为什么,她并不能说得很清楚,但她隐隐觉得这似乎是不太算得上正道的。

    沈蓉将一切看得很冷清,并没有因为受到圣人教诲,而用最仁爱之心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甚至在兄弟姐妹之中,她也有所亲疏。

    如一母同胞、年岁相近,能聊得来、听得懂她说话的沈穹,即使比小弟沈寥顽劣,偶尔也惹她生气,但沈蓉心里是最亲近他的。

    至于妹妹沈芝,和沈寥一样,年岁太小。

    虽然懂事乖巧,从未惹怒她,沈蓉却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像疼爱沈穹那样,疼爱他们二人。

    更不用说她的堂妹沈荔。

    此前只是个偶尔出现在父母嘴里的名字,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又有些看热闹似的担心她养在乡下,不识礼数,未来日子恐怕不好过。

    而再之后,则是听说她要来京城,家里如临大敌。

    按说两家血亲,只要周际还要名声,就需得将沈荔养在家里。

    一个刚及笄的小姑娘,平素吃用并不算很花钱。

    周际又一心想混进上流夫人小姐的圈子,如此才好给家里孩子们说亲。

    这样说来,该怎么做应该很明显才对。

    但碍事就碍事在沈荔已经及笄,养不了多久,也培养不出什么感情,就得准备大笔嫁妆。

    且也不能太寒酸,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侄女,不是亲女,但看了婚仪,不免要嘀咕她做人刻薄。

    寄养就是这样,横竖都不对。

    所以周际才想了个不算办法的办法,把沈荔弄到府外自立女户。

    而沈蓉,她自己一开始是有些同情自己这位堂妹的。

    大伯早死,大伯母也同样不长命,很早便留下沈荔一个人,孤零零在江南乡村里长大。

    父亲母亲说,若非那乡野之地还算是民风淳朴,且江南渔米之乡,一人一口饭省下来也够她吃,否则沈荔断断是活不到上京这一日的。

    沈蓉在她来之前便想好了,这位妹妹恐怕未曾读过书,也未曾受过圣人之言,更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利益。

    且听说年岁比沈穹还大些,若是能听得进去话,沈蓉也愿意教她几分。

    若是听不进去

    沈蓉自觉也不是那等极善之人。

    但叫她没想到的,是沈荔能如此快速地融入进沈府的氛围中。

    沈蓉父亲,也就是沈荔的大伯,他在府衙内公务繁重,每日早出晚归。

    她娘周氏又是那样的性子,只派了几个嬷嬷去教导沈荔一些基本的规矩。

    衣裳有得穿便是,反正她又不出门,没人见得着。

    按说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民,并不该学得这样快,但沈蓉却无意间发现沈荔是识字的。

    她不仅识字,说话谈吐也自有一种潇洒之气。

    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叫沈蓉看来,她妹妹沈荔,似乎正能合得上这文质彬彬之形容。

    而她自己,不免有些文胜质则史了。

    她是学着规矩长大的,在规矩里懂事,从规矩里获益。

    即便再如何聪慧,也仅限于此。

    除了规矩,她不知道该从哪里讨要自己的生活。

    沈蓉反而很好奇沈荔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怎么能如此自得其乐。

    她难道不想嫁人吗?她难道不怕,自己娘亲随便将她嫁给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吗?

    要知道沈荔自己父母双亡,她母亲那头又没一个亲戚,否则她不会千里迢迢远赴京城。

    周际作为大伯母,操持把控她的婚事是应有之义,换做任何人都说不出一个字来。

    京城里只剩花架子的人家多的是,随便挑一个,就能让她有苦说不出,还碍不着自己的名声。

    沈蓉揣摩她母亲的心性,只觉得说不定一气之下,她真做得出来这样的事儿。

    但沈荔却总是出人意料,一点条件不谈就搬离了沈府不说,一转眼,又在京城开了一家自己的小饭馆。

    沈蓉原本不明白她那些恣意的底气是从何而来,如今才终于有些懂了。

    原来是因为她对沈家别无所求,所以周氏怎么待她,她不在意。

    沈荔似乎对同龄女子最热衷的婚嫁之事也无所求,因此从没试过讨好周氏,以期让她给自己挑一门顶顶好的婚事。

    更重要的是,她对别人无所求,前提是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无需乞求长辈,也能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

    但沈蓉虽能看清其中关窍,却一时想不到自己该从何做出改变。

    从赏花宴回来后,沈蓉便常常走神。

    有时她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有时她知道,却无法诉诸于口。

    恍然抬头,面前都是低眉顺目、不敢直视她的丫鬟们,即便原本想说,也没那个意思了。

    只是这日格外不同,贴身婢女从外头进来,代传话说:“小姐、小姐,二小姐到了!已经在院门口了!”

    怎得如此匆忙?

    沈蓉立刻让人请她进来。

    却没想到,沈荔一来便道:“姐姐,过些日子我可能要下江南去。有一事,除了你,我再也找不到别人可以托付了。”

    沈蓉见她说得极认真,表情也严肃起来:“你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说完又觉得不对:“你怎么突然想着要下江南了?”

    沈荔是从乔裴那儿听说,太子受皇帝所托南下,这才起了跟他们一道下江南的念头。

    其实自从周钊带来他师傅的消息,那食谱上明晃晃地记了不少好酒的秘方,沈荔就动了心思。

    酿酒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